内黄县属于哪个市
内黄县位于河南省北部,隶属河南省安阳市。北邻河北省魏县,东接濮阳、清丰,南接滑县、鹤壁浚县,西连安阳、汤阴。内黄地处黄河故道,因黄河而得名,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接下来具体说说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河南省部分县、县级市被各个地级市反复争夺的故事,例如汝州市、长垣市、舞阳县、鹿邑县等等。今天,我们聊聊河南省的滑县、内黄县,目前,2个县都隶属于河南省安阳市管理。但是在近现代历史上,安阳、濮阳、新乡3个地级市,围绕内黄县和滑县,进行了反复争夺。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聊聊河南省的具体情况。河南省是我国中部六省之一,同时也是我国的粮食大省、人口大省。按照2020年七普的统计数据,河南省总人口9900多万,仅次于广东省、山东省,排名全国第3位。除了西部、南部、西北部的部分山区以外,河南省的大部分地区以平原为主,非常适合耕种。从古代历史上,河南就属于重要的产粮区域之一。
因此,出现了“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说法。目前,河南省仍然是重要的粮食、蔬菜供应地。目前,河南省下辖了17个地级市。分别是:郑州市、开封市、洛阳市、许昌市、新乡市、南阳市、周口市、商丘市、平顶山市、三门峡市、驻马店市、信阳市、安阳市、濮阳市、鹤壁市、漯河市、焦作市。此外,还有一个省辖市很特殊,那就是济源市。
其中,省会城市在郑州市。近年来,郑州市的发展非常迅猛,超越了一系列的老牌省会城市。内黄县、滑县都隶属于安阳市管理,属于安阳市的下辖县。不过,从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的几十年内,围绕着滑县、内黄县的归属,新乡、濮阳和安阳3个地级市之间,展开了反复争夺和调整。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众所周知,我国行省制度起源于元朝。历经元明清三朝的细化和调整以后,进一步形成了内陆各省的基本框架。在清朝雍正皇帝登基之前,内黄县、滑县等地,一直隶属于直隶省的广平府、大名府管理,并不隶属于河南省。雍正皇帝的宠臣田文镜主政河南以后,发现了一个问题,河南省各地的漕粮,基本上是卫河运往京城。
从河南省北部的卫辉府出发,需要从直隶省的滑、浚、内黄三县经过。但是,这一段河段年久失修、河堤急需修理,而且各地的官卡设立也不一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雍正三年,田文镜上奏:“ 臣仰肯皇上俯念漕粮攸关,将浚、滑、内黄三县改归彰德、卫辉二府,就近分隶管辖,庶事统一,彼此不致掣肘…… 。”
田文镜是雍正皇帝的3大铁杆心腹之一,面对田文镜的上奏,雍正皇帝随即批准了田文镜的要求。按照清朝历史文献记载:“ 雍正三年,从豫抚田文镜之请,改拨三县属于河南,内黄改隶彰德,滑、浚改隶卫辉。我朝厘定旧制,由直隶大名改属河南彰德,审形势之宜,得臂指之使,称尽善矣 。”就这样,内黄县划入了彰德府,浚县、滑县划入了卫辉府。
1912年,统治了200多年的清朝灭亡以后,我国进入了军阀混战的复杂时期。河南省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各地军阀相互争夺,对河南各地的经济造成了很大的破坏。河南各地先后遭受了旱灾、黄河改道等灾害,百姓们的日子很苦。一转眼到了建国初期,随着大规模战争的基本结束,我国进入了战后重建、发展经济的新时期。
在河南省内,出于建设的需要,组建了一系列的专区和地级市,例如新乡专区、陈留专区、潢川专区等等。出于治理黄河的需要,1949年5月,我国组建了平原省。平原省由河南省黄河以北地区、河北省南部5个县、山东省的西部共同组成,总计划分了6个专区。其中,濮阳专区组建以后,下辖了11个县,分别是:濮阳县、滑县、内黄县、清丰县、南乐县、范县、濮县、长垣县、封丘县、观城县、朝城县。
由此可见,这一阶段,内黄县、滑县隶属于濮阳专区管理。1952年,随着治理黄河的工作基本结束,平原省被撤销。在划分6个专区的过程中,濮阳专区下辖的濮县、范县、观城县、朝城县等4个县,划入了山东省管理。此时,濮阳专区调整为7个县。1954年,濮阳专区被撤销,包括内黄县、滑县在内的各个县,都划入了安阳专区管理。
1958年,在河南省新一轮的区划调整过程中,安阳专区被撤销,原本下辖的各个县(包括内黄县、滑县),全部划入了新乡专区管理。新乡专区合计下辖了4个县级市、24个县,管辖范围达到了鼎盛时期。当时,河南省的黄河以北地区,基本上都隶属于新乡专区管理。在五六十年代,我国的交通、通讯水平有限,管理多达20多个县,管理难度非常大。
从各方面来说,根本达不到这样的水平。因此,1961年,安阳专区重新组建,基本上恢复了1958年之前的区划格局。其中,滑县、内黄县重新隶属于安阳专区管理。60年代末期,全国所有的专区更名为地区,安阳专区更名为安阳地区,管辖区划不变。
70年代末期,我国经济进入了持续高速发展阶段。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各省下辖的各个地区,陆续进行了各方面的区划调整。1983年,安阳地区被撤销,组建了安阳地级市、濮阳地级市。起初,原安阳地区下辖的滑县、长垣县、濮阳县、内黄县、清丰县、南乐县、范县、台前县,划入了濮阳地级市管理。这一阶段,濮阳地级市的管辖范围很大。
80年代,作为刚刚组建的地级市,濮阳市的综合实力有限,还无力带动多达8个县的全面发展。为了发展经济的实际需要,1986年,濮阳市的长垣县,划入了新乡市管理。内黄县、滑县,重新划入了安阳市管理。
在30多年时间内,围绕滑县、内黄县的归属,河南省的安阳市、濮阳市、新乡市,展开了反复争夺。最终,两个县都隶属于安阳市。顺便说一下,当年,直隶省的滑县、内黄县、浚县划入河南省的同时,作为交换,河南省彰德府的磁县,划入了直隶省管理。
内黄县位于河南省北部,隶属河南省安阳市。总面积 1146平方千米,总人口 76万。
一、历史沿革
商朝时期的相邑
1、商为相邑,河亶甲都此。战国魏黄邑。
西汉时期内黄、外黄位置图
2、西汉置内黄县,治今内黄县城西北,属魏郡。东汉、三国魏因之。东魏天平初废。
3、隋开皇六年(586年)复置内黄县(治今县西),属相州;大业年间改属汲郡。
4、唐初属黎州,贞观十七年(643年)改属相州,天祐三年(906年)属魏州。
5、北宋移今址,属大名府。金、元属滑州。明属大名府。清雍正二年(1724年)属彰德府。
6、1913年属豫北道,1914年属河北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7、1949年属平原省濮阳专区。1952年属河南省濮阳专区,1954年属安阳专区,1969年属安阳地区。1983年改属濮阳市,1985年属安阳市。
二、地名来历
内黄县自汉高祖时置县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上虽然曾被撤销,但时间很短,而且从古到今名称一直没有变化。《后汉书·地理志》在内黄县下有这样的记载:“清河水出,有羛阳,有黄泽。”内黄县境内有一个黄河河道变迁留下的被称为黄沟或黄泽的大水洼。班固在《汉书·沟洫志》中描述黄泽时引用贾让给汉哀帝的奏言:“内黄界中有泽,方数十里,环之有堤,往十余岁,太守以赋民,民今起庐舍其中。此臣亲所见者也。”汉代,人们把黄河以北称内,黄河以南称外,又因魏郡在黄河之北,内黄县隶属魏郡,所以命名为内黄。
《汉书·地理志》 注引应劭曰:“陈留有外黄, 故加内云。清乾隆《彰德府志》:“黄以黄泽名。魏以河南为外,河北为内,故陈留有外黄,此名内黄。”
三、古迹及景点
1、三杨庄汉代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三杨庄南部,是一处西汉晚期规模宏大的汉代村落遗址。
遗址遗存14处汉代庭院及道路、湖塘、农田等遗迹,出土了大量汉代遗物。它首次再现了汉代农业乡里的真实景象,为研究汉代的基层社会组织结构提供了绝好的实物资料,也为黄河河道变迁等黄河水文史方面的研究提供重要的考古资料。堪称“中国庞贝古城”。2005年遗址被评为“2005年度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06年5月被*务*核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商中宗陵。是商朝第十代王太戊的陵墓,也是中国唯一的一处商代地上王陵。商中宗陵汉代建陵,唐代继修,宋代开宝七年重修,明、清又多次增建。1986年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陵区内现存宋开宝七年(公元974年)《大宋新修商帝中宗庙碑铭并序》,螭首龟趺,通高6.45米,宽1.6米,厚0.59米,是河南省不可多得的大型古碑之一,其雕刻精湛,书法刚劲,碑文记述丰富,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3、大兴寺塔。位于内黄县城西南17.5公里处,因地属裴村,俗称裴村塔。该塔建在大兴寺遗址上,东南倚大沙岗,西傍鸬鹚坡(今称老塔坡),四周万亩森林环护,该塔建于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距今将近1400年的历史。经过多次**和洪水冲击,仍巍然屹立。
4、无梁殿。位于内黄县城西南25公里高堤乡嘴头村西。原为玄武帝庙大殿,因建筑无梁而得名,它不仅有极高的考古价值,而且对研究建筑物的抗震、抗洪有着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二帝陵。是上古时代“五帝”中第二帝高阳氏颛顼和第三帝高辛氏帝喾的陵墓,2000年晋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它位于内黄县城南30公里的梁庄镇境内。
四、历史名人
1、冉闵,字永曾,小字棘奴,魏郡内黄人,汉族。十六国时期冉魏政权的建立者,公元350-352年在位。350年称帝,建立冉魏政权。最为今人所知的是屠杀胡人的命令,即杀胡令:“内外六夷,敢称兵杖者斩之!”他是拯救了汉民族的抗胡英雄;在大混战中,羯族与匈奴在血腥的民族报复中被基本杀绝。
2、商鞅(约前395年—前338年),汉族,卫国(今河南安阳市内黄梁庄镇一带)人。战国时期*治家、思想家,先秦法家代表人物。商鞅应秦孝公求贤令入秦,说服秦孝公变*图强。孝公死后,受到秦贵族诬害以及秦惠文王的猜忌,车裂而死。其在秦执政二十余年,秦国大治,史称“商鞅变*”。
3、魏徵,唐代魏郡内黄(今河南内黄西北)人。祖籍巨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县西),一说馆陶(今属河北)人。早年值隋末战乱,曾投瓦岗起义军。历任官职:太子洗马、太子詹事主簿、谏议大夫、尚书左丞、秘书监、侍中、太子太师、知门下省事。
图文丨来源:网络
内黄县位于河南省北部,隶属河南省安阳市。北邻河北省魏县,东接濮阳、清丰,南接滑县、鹤壁浚县,西连安阳、汤阴。内黄地处黄河故道,因黄河而得名,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是春秋时期*治家商鞅、东晋十六国时期冉魏皇帝冉闵、唐代大诗人沈佺期的故里,楚霸王项羽夺军救赵、“破釜沉舟”之地,民族英雄岳飞童年生活成长的地方。境内的三杨庄遗址是2005年全国考古十大发现之一,2006年被*务*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中国庞贝古城”,2010年并列入国家首批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
中文名称
内黄
外文名称
Neihuang County
行政区类别
县、小城市(Ⅰ型小城市)
所属地区
河南安阳市
下辖地区
7镇10乡2街道
政府驻地
人民路西段
电话区号
0372
邮政区码
456350
地理位置
河南省北部
面 积
1146平方千米
人 口
76.34万人(2011年)
气候条件
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二帝陵,三杨庄遗址
机 场
安阳豫东北机场
车牌代码
豫E
GDP
133.3亿元(2012年)
名 人
商鞅、冉闵、沈佺期
森林覆盖率
42%
特色名吃
内黄灌肠、扒糕、羊头、大枣
旅游观光
内黄县故道槐林
内黄县故道槐林
内黄槐林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以防风固沙为主要目的的植树造林活动,现已形成12万亩规模,集中在县南二帝陵区和县西老塔坡。槐林环抱,二帝陵和唐塔显得更古朴典雅。三春时节,槐花盛开,幽香扑鼻,槐花既是野餐美味,可蒸可调,也是蜜源,赶蜂人汇集在这里,蜂群嘤嗡,以酿制的槐花蜜而闻名。夏秋时节,蝈蝈潜伏草丛,鸣唱此起彼伏。
千年枣园
千年枣园
千年古枣园在六村乡千口村,紧临汤濮铁路。古枣园占地面积500亩,树龄大多在1000年以上,树围在170㎝左右,古枣树树冠开张,树势雄伟,虬髯盘旋,一棵挨着一棵。其中枣树王胸围190㎝以上,几个侧干的直径也达120㎝。**战争时期,日伪军在千口一带搜捕刘汉生、王从吾等早期*产*人,对红色沙区**根据地疯狂扫荡,千口村外围的枣树被毁,中间的枣树幸免于难。直到如今,外围重新栽植的枣树和内圈的古枣树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现古枣树仍长势喜人,成了战争风雨的见证。
内黄县大兴寺塔
内黄县大兴寺塔
大兴寺塔位于内黄县城西南17.5公里处,因地属裴村,俗称裴村塔。该塔建在大兴寺遗址上,东南倚大沙岗,西傍鸬鹚坡(今称老塔坡),四周万亩森林环护,该塔建于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距今将近1400年的历史。经过多次**和洪水冲击,仍巍然屹立。无梁殿位于内黄县城西南25公里高堤乡嘴头村西。原为玄武帝庙大殿,因建筑无梁而得名,它不仅有极高的考古价值,而且对研究建筑物的抗震、抗洪有着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内黄县二帝陵
内黄县二帝陵
以上就是内黄县属于哪个市?的详细内容,希望通过阅读小编的文章之后能够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