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银行股票值得长期持有吗
88万持有民生银行16.88万股,三年还剩58万,净亏损30万,每年倒贴了10万进去,不是说银行股适宜长线投资吗?难道3年还不够长,就是存三年期大额存单当时利率4.5%,也该盈利2......接下来具体说说
民生银行每股净资产11.50元,可是股票价格只有3.42元。
民生银行的股票价格在不断的创出历史性的新低,民生银行的股票价格已经连续性的下跌了13年之久。
比较有意思的是,民生银行它的股息率也达到了6.1%。
民生银行的总股本是437.8亿,总市值是1501.7亿元,流通股本是354.6亿,流通市值是1216.4亿。
更有意思的是,民生银行的分红派现一直保持相对的稳定,但是它的股票价格却出现了持续性的下跌,连续性的阴跌,大幅度的下跌。
民生银行累计派现的金额达到了1152亿。他2020年的分红派息是每十股派发现金红利2.13元,2021年仍然是派发现金红利2.13元。
可是他的股票价格有5.10元左右,一直下跌到3.27元左右。
由于分红派息相对的比较稳定,他的股票价格持续性的下跌,也因此它的股息率出现了大幅度的上升的情况。
分红派息的股息率已经达到了6.1%以上。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它的每股净资产达到了11.50元,可是他的股票价格是3.42元左右。每股净资产是股票价格的3.38倍。
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之下,民生银行的股票价格还在持续性的下跌,连续性的阴跌,而且不断在创出阶段性的新低,也不断的创出历史性的新低。
随着他的股票价格逐步的下跌,持续性的下跌,他股东的人数也呈现出阶梯式的递减的状态,在2021年,它的股东人数是43.57万户。
在2022年靠前季度,他股东的人数是42.79万户。
可是到了2022年第三季度,他股东的户数只有39.83万。
股价的连续性的下跌,持续性的下跌,但是他股东的户数也呈现出阶梯式的递减,逐步的减少。
也就是说,它的中小股东和比较小的散户越来越少,明显的呈现出股东的户数,股东持有的数量相对的越来越集中的一个现象。
它的户均持有的股票数量在上一个统计周期增加4.64%的情况之下,在本期之内仍然出现了持续性的增加,增加的幅度是2.68%。
可是,民生银行的经营业绩在最近几年出现了持续性下降的态势,2019年的同比增长的利润是6.94%。
但是在2020年,他的经营利润下降的幅度达到了36.25%。
2021年的经营利润仅仅增长了0.21%。
在2022年前三季度,归属母公司的利润同比下降达到了4.82%,营业的总收入下降的幅度高达16.87%。
尽管民生银行经营业绩出现了阶段性的下滑,但是它的无形资产仍然保持相对的稳定。
2019年的无形资产是47.07亿元,同比下降1.03%,2020年的无形资产是49.38亿元,同比增长4.91%。
2021年的无形资产是52.86亿元,同比增长7.05%。在2022年前三季度,无形资产是52.83亿元,同比增长4.16%。
最近几年支付的税费也出现了一定的波动,2019年支付的税费是188.3亿,同比下降19.18%。
2020年的支付税费是313.8亿,同比增长66.67%。2021年支付税费是261.8亿,同比下降16.58%。
尽管在二级市场上,他股东的人数越来越少,但是它的股票价格仍然是持续性的下跌,股票价格也是越来越低。
一方面,民生银行在二级市场上的股票价格跌跌不休,持续性的下跌绵绵不绝。
另外一方面,他在分红派息,特别是每年度的分红派息的金额始终保持相对的稳定,以至于股利率相对的越来越高。
面对这种情况,是机会越来越多了,越来越近了。还是陷阱越来越深了?
作者| 贾乐乐
编辑| 嘉辛
2022年11月开始,银行板块迎来一波行情,在此之前,银行板块几乎是单边下跌,到10月末,银行(申万)指数已经下挫了22.6%。
这一波反攻,把全年跌幅拉升到10.47%,个股普涨,但也有明显的分化。
招商银行、宁波银行涨幅居前,均超过了30%,中农工建这些大行涨幅靠后,5%左右。这倒也符合市场对于招商银行优等生、大行更求稳的定位。
涨幅比较小的全国性银行还有民生银行,两个月涨4.55%,如果以市净率来看,民生银行0.3倍的PB(以2023年1月9日的收盘价计算),在A股42家上市银行中居于末位。
拉长时间来看,民生银行股价走弱已经很长时间了,现在股价已经回到了九年前,从进击的“小微之王”到跑不动,民生银行经历了什么?为什么民生银行估值吊车尾?跌了这么久,民生银行的风险释放完了吗?
在讨论民生银行之前,我们先把银行的生意模式捋清楚。
银行的业务一般分为以下几种:
靠前项也是最基本的,存贷款业务。 低息从个人客户或者公司客户处揽储,高息进行放贷:消费贷、房贷、信用卡、经营贷等等。
中间的利差是银行的利润。
不是所有放出去的贷款都能收回来,根据贷款的质量,银行将贷款进行五级分类管理:正常类、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发现坏账苗头可以做降级处理。
银行也难以判定贷款何时变成真正的坏账,因此会对在坏账发生之前就计提贷款减值准备,其中一部分会根据贷款类别计提不同比例。计提减值的过程叫做拨备,拨备的金额越高,当期的净利润就越低。
因此, 贷款质量好,银行能够坐收利息,质量不好,利息收不到,可能连本金也收不回。又因为贷款收回的难预测性,银行又被称作是“收益前置,风险后置”的行业。
第二项是投资业务,吸收储户存款之后,除了放贷款,银行也可以用钱进行如购买国债等投资业务。
第三项是同业业务,主要发生在银行与证券、保险等其他金融机构之间,比如银行间的拆借、外汇买卖等。
第四项是中间业务,比如代销理财产品、基金、保险,进行资金托管等业务,银行收取手续费和佣金,交易量是做大中间业务的基础。
由四项业务构成的营业收入可以分为利息净收入、手续费和佣金净收入、投资收益和其他。
归结起来, 银行的业务就是借别人的钱赚自己的钱,比拼的就是谁的资金成本更低、获取收益的能力更强、风险控制的弦绷得更紧。
银行是经营风险的行业,稳定比获利更重要,这与一般企业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并不完全一致,因此在诸多行业中,银行的估值常常比较低。
银行业的估值方法,一般采用PB,而不是更常见的PE,因为银行属于高杠杆、资本密集型行业,利润可以通过更高的杠杆来撬动,再加上风险滞后性以及盈利能力受货币政策等的影响大,PE并不适用。
民生银行历史PB,来源:东财choice
而银行的资产(发放的贷款、购入的金融资产等等)比较容易变现,负债(吸储、向央行的借款等等)的价值也容易衡量,净资产基本等同于内在价值,因此金融机构多用PB进行衡量。
当前的银行股,多数是破净的。
破净意味着,公司的市值低于其拥有的净资产,即使当即破产,作为投资者也能分到更多,因此买入破净股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安全边际的投资方式, 最早是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提出,被称为捡烟蒂理论。
其实早些年,银行并不是常态化破净,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曾经都有过四五倍的PB。
但随着经济增长的速度降下来、利率一降再降,银行业赚钱变得更有挑战性。叠加上市公司变多,资金趋向于快速赚钱,拉动银行股形成行情需要的资金体量较大,银行股自然难以像风口上的赛道股一样,能有快速上涨、幅度可观的行情。
回到民生银行,为什么会估值垫底,上涨幅度垫底?
90年代,中国经济蓬勃发展,要求金融体系更加市场化,而当时的银行都是由国家投资或者地方财政、国有企业投资组建的。
1993年的首届泰山会议上,泰山会的会员们提出民营企业贷款难是最大的问题,并产生了一个想法:创办一家为民企服务的银行。
在这个想法下,1996年,民生银行成立了,这是靠前家民营企业发起设立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这也决定了民生银行与其他行不在一个平等的竞争线。
初期,民生银行拉存款非常难,扫马路、扫楼都是基本操作,高管也要带头搞业务,酒桌上拼酒拉存款的事也有发生。
正因如此, “狠”“狼性”后来成为了民生银行的标签。
从2009年起,民生银行着力推行小微金融战略,凭借在小微金融上的创新,比如以“打破抵押物崇拜和报表崇拜”的力度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民生银行成为了“小微之王”。
众所周知,招商银行是零售之王,也是银行里的优等生,其实2009年到2012年,民生银行也有着高ROE和高PB,“小微之王”的风头能并不逊于招行。
2011年,民生银行当时的行长说利润太高,有时候自己都不好意思公布。
骄傲的业绩止步于2014年。
这一年开始,实体经济下行的压力显现,民生银行的中小微贷款业务开始收缩,贷款余额减少,占发放贷款和垫款的比例也在下降。
另一项出问题的贷款是在地产行业。
地产行业无疑是前些年发展最快的行业,民生银行自然不会放过这块利润,在全国性银行中,民生银行对地产业的贷款占贷款及垫款总额的比例也偏高,比如2014年,这一比例达到了12.8%,比“涉房风险高”的平安银行都高,更别提五大行了。
民营企业出资设立,且股权分散,导致多家民营股东进行关联贷款,是民生银行一直以来的问题。
踩雷泛海集团,就是叠了关联贷款和房地产的双BUFF,此外,民生银行还踩了泰禾、恒大等地产的雷。
资本市场上,保千里、辉山乳业、庞大集团、康得新等的债务危机中,也总是少不了民生银行的影子。
风控,同样是民生银行的弱势。
由于风险的滞后性,民生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不断上升。也就是不良贷款(次级、可疑、损失)的占比在提升。
股权问题、业绩问题以及风控引来监管罚单,都是民生银行股价走弱的原因。
2020年,民生银行管理层大换血,新董事长高迎欣坦言,将加速处置过去遗留的不良资产,夯实资产质量。将原本属于正常类的贷款,下调到关注类甚至不良类,将不良类资产迅速甩出,都是夯实资产质量的方法。
在这一过程中,会出现以下情况:计提更多的贷款减值准备,利润下滑。
2019年——2021年,由于发放贷款和垫款产生的减值损失分别为608.5亿元、769.9亿元和586.6亿元,增速分别为39.5%、26.5%和-23.8%。
于是我们看到,民生银行的利润已经连续三年没有起色。
而利润下滑又会影响资本充足率,进而限制杠杆率、负债和资产的扩张。 为避免这个怪圈对银行经营影响过大,不良资产不能卖了完事,坏账的转出与核销也不能太快,清洗历史包袱需要时间。
那么,当前的民生银行,风险释放完了吗?
息差影响收入,不良资产影响利润,看银行的盈利能力必须看这两方面。
民生银行的净息差持续下降,从2020年的2.14%,降低到2022年前三季度的1.56%。在已披露数据的39家A股上市银行中排第36位。
净息差下降,和两方面因素相关:吸储的成本和放贷/投资的收益。
民生银行的短板在于前者。
按照东财choice的统计,2022年上半年,民生银行计息负债的成本率为2.42%,在业内属于偏高的位置,光大和兴业在2.3%左右,平安为2.16%,招商银行还不到1.6%,这说明民生银行低息揽储的能力有欠缺。
相较于网点多、信用高的大行,民生银行确实缺乏优势。
2023年,民生银行的低净息差会改善吗?
从负债端来看,当下,居民存钱意识强,2022年存款呈现出明显的定期化趋势,拉高了银行吸储的成本。居民恢复消费信心、企业恢复投资信心尚需要一定的时间。
从资产端来看,当前贷款利率下行,加上年初房贷利率据此重新定价,会拉低2023年资产端的收益。
因此,2023年整体不会是高息差的环境。但多数银行认为下半年会好于上半年。
再来看资产,分为规模和质量两个方面。
规模方面,近三年,民生银行的扩张速度缓慢。
银行的资产中大部分是风险资产,一般而言,风险高的资产收益也高,可以简单理解为更能赚钱的资产。风险加权资产中最重要的是信用风险加权资产。
截至2022年6月末,民生银行的信用风险加权资产为5.26万亿,相比于2019年底,规模只增加了11%,同时期,平安银行规模扩张34%,建设银行、兴业银行、光大银行在26%——29%之间。
这期间,民生银行的信用风险资产增增减减,尚未呈现出明确的回升态势。
质量方面,民生银行多个指标表现较差。
2022年前三个季度,民生银行的不良率在1.74%左右,2021年则在1.8%左右。横向对比,民生银行又是倒数。
上文我们提到了拨备,如果拨备足够多,而实际坏账较少,则有利于未来的利润,拨备就相当于一个业绩的蓄水池。
截至2022年9月末,民生银行的拨备覆盖率(拨备对于不良资产的覆盖率)为141.6%,监管要求的是120%—150%。这一方面说明整体不良资产的规模太高,另一方面说明,业绩没有后备军。
当然,民生银行这几年的改*也不是没有成效,贷款类资产的质量出现了一些好转的信号。
上文提到,当银行发现一项贷款有坏账苗头的时候,可以做降级处理,向下降级叫做迁徙。
2020年以来,正常类贷款和关注类贷款迁徙率有明显的下滑趋势,次级类也有下滑。
其中正常类贷款的迁徙率在2022年上半年已经降至1.55%,关注类贷款迁徙率也已经降至低于行业中位数(以A股上市银行计), 这说明这两类资产的夯实取得了成效,风险正在出清。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从外部经济环境到股东层面的股权分散纷争不断,再到经营风格,经营风险长时间积累如同雪球越滚越大,民生银行背负的历史包袱也越来越重。
风险的释放也非一日之功。
当下的民生银行,即使管理层大幅换血,即使该爆的雷已经爆了不少,一些指标仍然擦边合格或者处于行业下游,不受投资者欢迎也在所难免。
88万持有民生银行16.88万股,三年还剩58万,净亏损30万,每年倒贴了10万进去,不是说银行股适宜长线投资吗?难道3年还不够长,就是存三年期大额存单当时利率4.5%,也该盈利22.5万了。
实际这位投资者主要是投资时间选错了,他在民生银行股价6元附近进去的,当时看重民生银行盈利不错,净资产高,市盈率低,民生银行近三年盈利都是在340亿左右,净资产11.50,市盈率4.61倍,市净率0.30,现股价3.44,跌破净资产8.06元,是银行股里破净*高的股票。
可谁知买入后民生银行股价一直下跌,三年里已跌41%,民生银行2020年股息率4.65%,2021年股息率5.46%,2022年5.46%,由此算来把每年的股息收益算进去也是亏,而且还亏得不少。
不过买银行股还是选择那四家大行,业绩稳定,业务广,管理规范,负面少,民生银行与房地产过于紧密,不良率持续增长,基本面不如从前,当然就现在的股价已经接近十年新低。
这个位置不可能割肉吧,所以只有硬扛着,等大金融行情来了,总有上涨的时候。价值投资买银行股吃股息并不是所有的银行都可以介入,这里是股市,该有的风险银行股一样有,由于股价大部分时间在底部犹豫,造就它们抗风险能力比部分股票强一点而已。
以上就是民生银行股票值得长期持有吗?的详细内容,希望通过阅读小编的文章之后能够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