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宝莱李延亮去哪了
日前,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了一份上海市二中院的《康宝莱(上海)管理有限公司与李延亮劳动合同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判决书称,上诉人康宝莱(上海)管理有限公司因与被上诉人李延亮劳动合同纠......接下来具体说说
中新经纬7月13日电 据华尔街日报中文网报道,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宣布,康宝莱前中国区总裁李延亮(Jerry Li)未回应SEC对其提起的诉讼后,被曼哈顿联邦**法官下令支付民事罚款约55万美元。
报道称,2019年SEC和美国联邦检察官分别对李延亮提出指控,指他在寻求拓展康宝莱业务过程中行贿。SEC指控称,这些违法行为发生在2006年至2016年。
报道提到,对于李延亮是否会支付罚款,SEC未予回应。李延亮仍未被美国监管部门逮捕。他也没有委派律师在SEC的案件中为自己辩护,不过SEC称2020年底向李延亮在上海的住所发送了法律文件。
据媒体早前报道,李延亮系中国直销业老人,1997年入职安利,2003年加入天狮,次年底入职康宝莱。2007年,李延亮取代钱港基,成为康宝莱中国区总裁。
2017年5月李延亮突然被免职,彼时报道称,业内人士认为,李延亮被免的原因,应该是与美国总部发生分歧。
媒体从知情人士处确认,康宝莱中国区总裁李延亮突然被免职,接任者为康宝莱国际全球研发副总裁郑群怡。这一人事变动,堪称近年直销业的大事件,李延亮已执掌康宝莱中国十年。
李延亮1968年出生于山东烟台,1990年毕业于山东大学,200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EMBA,获硕士学位。11997年入职安利,2003年加入天狮,次年底入职康宝莱,2007年,李延亮取代钱港基,成为康宝莱中国区总裁。
康宝莱公司成立于1980年,是一家全球领先的营养和体重管理公司,它已在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分公司,产品销往世界各地。
康宝莱为全职或兼职的创业者提供创立直销事业的机会,他们有望靠此获得经济*。康宝莱是中国和全球销量靠前的营养代餐品牌。康宝莱代餐产品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高达91%,并已连续7年市场份额保持在80%以上,远远领先于其他品牌。
2013年,国际知名对冲基金经理人比尔·阿克曼发布调查报告,直指康宝莱涉及传*业务,通过发展下线会员获取非销售盈利。与此同时,不少曾参与过康宝莱直销的中国直销员纷纷指责康宝莱让他们损失惨重。业内人士指出,由于市场环境不成熟,国内直销企业均涉嫌传*行为,直销企业经营混乱,反传*工作开展困难。
2012年12月底,阿克曼就发布了一份300多页的报告,指康宝莱以误导性的财务信息掩盖公司业务本质,其业务除了靠销售产品盈利外,还涉及发展会员赚钱的模式,存在金字塔式传*骗术,并且大肆做空康宝莱。在历时三年的争斗中,媒体津津乐道于比尔·阿克曼与康宝莱首席执行官迈克尔·约翰逊各种交锋。
在艰难的形势下,李延亮与管理团队果断采取行动,一是全面终止市场会议;二是禁止经销商宣讲“商机”。
不讲商机讲产品,不办会议办户外运动。根据公司产品特点,康宝莱鼓励市场人员组成的营养俱乐部举办户外运动,爬山、五公里跑,广受好评。2014年4月到6月,康宝莱中国没有举办一场招商会议,业绩却创历史新高。
在其掌舵中国业务期间,康宝莱中国直销业绩一路高歌,据直销机构估算去年业绩为61.9亿元人民币。得益于此,康宝莱美国公司股票也一路高歌,尽管遭遇艾克曼的做空,康宝莱市值达68.37亿美元。
一位草根出身的职业经理人和他的团队,不仅在动荡中实现了公司业绩的持续增长,还被提升为全球五大直销企业之一的靠前位本土高管。李延亮和他的团队为困顿中的中国直销行业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证明事业导向以外的努力也能成功。
日前,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了一份上海市二中院的《康宝莱(上海)管理有限公司与李延亮劳动合同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判决书称,上诉人康宝莱(上海)管理有限公司因与被上诉人李延亮劳动合同纠纷一案,不服上海市黄浦区人民**(2018)沪0101民初15570号民事判决,向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提起上诉,上海二中院维持一审**作出的康宝莱公司向李延亮额外支付经济补偿482,242元的原审判决。
至此,李延亮与前东家的官司告一段落,但其间的故事,远没到结束的时候。
一、
李延亮是谁
此李延亮并非那个籍贯洛阳、神乎其技的中国神级吉他手李延亮,但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较之不遑多让。
李延亮是直销行业里资格最老的那批人之一,7年的安利开疆、7年的天狮拓土,13年的康宝莱生涯,他的职业履历在2007年任康宝莱中国区总裁后达到巅峰,在李延亮掌控下,康宝莱中国的业绩在13年间翻了10多倍。
2007年,康宝莱中国区前任总裁钱港基离职,同年12月19日,李延亮坐上了康宝莱中国区总裁的位置。此时康宝莱中国区全年的业绩才8亿元左右,李就任后,康宝莱每年的业绩都在往上蹿,2016年,康宝莱中国区的全年业绩甚至达到了75.2亿元,相比2007年,业绩增长了近十倍。
“不管你用不用代餐产品,但现在你的生活中是不是充斥了它们的影子,身边总有人会用,对不对?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其实也是李延亮的作用。”资深业内人士@小宝昆昆康熙告诉花朵财经(F-Finance),代餐品近年来的深入人心,与“消费升级”、“健康概念”等的关系其实不大,而直销企业在其中的作用是巨大的,李延亮及其长期服务的康宝莱中国,作用更是无法替代。
尽管作为一个销售代餐产品的直销企业,康宝莱的口碑和诸多同行一样,在中国称不上好,但康宝莱中国的亮眼业绩,使康宝莱总部越来越重视中国,将之视为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
正因李延亮创造了销量奇迹,2017年5月他离职时,业内人被震得瞠目结舌。
但当时也很快就被曝出,李的离职,不得已。
二、
生死之际驱功臣
2016—2017 ,一众跨国直销行业的中国区大佬“被离职”。他们包括如新大中华区总裁范佳慧、嘉康利中国区总裁黄海涛……而这场大戏在李延亮的被离职时达到*高潮。
2017年5月23日 ,康宝莱宣布李延亮不再担任其中国区总裁和全球副总裁,业内哗然。
有传言称,康宝莱从 2016年6月 就开始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调查,调查重点是中国区反腐败。
美国证交会调查自家企业在国外的赠送财物行为,这事儿国人可能觉得很难理解,但对于重视诚信的美国股市来说并不稀罕。美国反海外腐败法也叫反海外贿赂法,简称FCPA。该法于1977年制定,期间经过三次修改,旨在限制美国公司向国外政府*员赠送财物的行为,并对在美国上市公司的财会制度做出了相关规定。
当年年底,康宝莱的法务被罢免,紧接着李延亮就被离职。
跨国直销企业在中国通过“打通关节”取得合法地位和在华销售允可的相关“传说”,本来就在几十年间潜滋暗长,李延亮被离职,直销业内多持同情态度,认为是美国总部在证交会调查的压力之下,找了替罪羊。
此外,还有一种声音,说是由于2016年底康宝莱换帅后,新CEO Rich Goudis与李延亮“合不来”。
“对于各直销企业来说,中国市场都是最特殊的市场,国情、体制、消费者心理等多方面的差异,使得美国人对中国高管又倚赖又害怕,但还必须重用,一个美国人去印度当总裁也许搞得定,但来中国可能就得吃瘪。”一位直销行业分析人士告诉花朵财经,康宝莱中国在2017年以前,享受着“中国区提留款”的待遇,有相当一部分收入不需要上缴总部,但是美国总部一直以来很不爽这种地方权重过大的现象,于是与李延亮产生了强烈的冲突,冲突的结果,是胳膊没扭过大腿。
请注意,严格来说,上述原因均属猜测,从宣布李延亮去职至今,康宝莱官方从未宣告过理由。
这在外界看来,属于“不讲道理,驱赶功臣”。
而从李延亮此后的所作所为来看,心中也确实是积攒了许多愤懑。
三、
另起炉灶的李延亮
被离职大半年后,2018年初,李延亮宣布加盟了几乎不为人知的汉德森,同时有数十名康宝莱旧部追随李延亮,告别了康宝莱。
据说,李延亮当时还亲自撰写了一部《康宝莱挖人攻略》,让新东家和猎头们能更加精准地从老东家撬墙角。
去年的3月16日,汉德森被商务部直销管理系统公示获得直销牌照,业内称之为“闪电获牌”。
汉德森的产品,包括氨基葡萄糖胶囊、维生素C含片等10种保健食品,与康宝莱一样,都专注于“代餐”“减肥”。
而在康宝莱看来,李延亮的行为是严重违反职业道德的,于是双方开始了口水战、舆论战以及法庭之战。
本文开头的判决文书,即是这场争议的余波。
双方在法庭上的争议,围绕着李延亮究竟有没有触犯去职保密条款。
康宝莱向法庭提出,康宝莱公司在中国上市H24产品的商业计划和策略系商业秘密,李延亮故意向康宝莱公司竞争公司即其现在服务公司汉德森公司泄露了康宝莱公司的商业计划;如果没有李延亮的招揽和劝诱,不会有近150多名人员跟随李延亮离开康宝莱公司;公司已通过李延亮律师多次催促李延亮要求签署与广东省康宝莱公益基金会法定代表人变更有关的文件,其拒绝配合完成变更手续的态度和意图是相当明确的。
然而法庭认为这些指控均“没有直接证据”或“不能归责于李延亮”,康宝莱应按照劳动法向李延亮支付欠薪。
四、
康宝莱中国的“后权健时代”
李延亮等直销老饕,代表着过去那个传直销行业对规则缺乏敬畏,为了利益横冲直撞,所忌者少的特殊时代。
那并非李延亮或者具体哪个人的错,但所有从业者也都有错。
直销的行业污名,在2018年—2019年达到了顶峰,自媒体的鼎盛,为直销行业带来了至今最大的危机:过去可以轻易摆平的一些负面新闻,现在动辄全国皆知,任谁也没有实力去摆平全中国的所有媒体和自媒体。
这是直销从业者心照不宣的一个事实。
也正因此,跨国直销巨头们也开展了一系列去污名化的尝试,比如行业老二的安利中国设立了线下体验馆,而康宝莱在李延亮离开之后,学步安利,开设了营养俱乐部。
康宝莱的营养俱乐部,除了同样肩负过去全部由直销员们肩负的为消费者“定制减肥计划”外,还组织各类亲子活动、美食派对、插花等活动,力图传达“美好的生活方式”。
“直销巨头们的想法、说法都是类似的,推动行业;淡化污名;消除误解等等,但这些活动并未改变直销的模式。”行业观察员@rebaccall 告诉花朵财经,尽管康宝莱们试图通过传达美好生活方式的办法来改变自身口碑,但直销依然是直销,“买产品,参加活动,还是要成为它们家的销售代表,为‘上家’提供业绩,而进了直销的门之后,自己也要想办法找‘下家’,这个模式是不管哪一家直企都并未改变的,如果改变了,那也不是直销企业了。”
这是一个魔咒,直销走到今天,成败皆由其链式反应、几何化扩散的模式而来,人性的原罪被模式鼓励、扩散至极端,再加上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过去若干年来缺乏强力有效监管的现状,这才有了今日人们心中面目模糊,阴影烟雾中笼罩着撒旦面孔的直销。
“后李延亮时代,意味着鱼与熊掌不可得兼。包括康宝莱在内的跨国直销公司,要名声,还是要业绩?放在以前,这题很好选,业绩靠前就是了。但是如今的情势是,没有名声,将失去一切。”
李延亮到底有没有罔顾“职业道德”,出卖老东家利益?这个问题,在直销行业整体的“职业道德”抉择的面前,忽然显得不值一提。
以上就是康宝莱李延亮去哪了?的详细内容,希望通过阅读小编的文章之后能够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