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股价为什么跌这么多啊
016年5月9日,京东公司也公布了2016年第一季度财报。在“私有化回归A股可能受挫”的消息影响下,中概股股价一片惨绿,下跌。这其中,京东股价一度下跌9.76%。接下来具体说说
10月13日,京东港股和美股股价双双大跌。其中,港股开盘价109港元/股,截止发稿已大跌11.21%至104.5港元/股;美股昨日开盘价29.95美元/股,收盘大跌8.27%至27.83美元/股,两线飘绿。
消息面上,今日一份网传“京东2023Q3简报和Q4展望”截图显示:①集团整体业绩预计最低增长0-5%,但Q3只预计实现了0-1%;②零售业务预计同比增长-1%-0,原因很多;③对Q4业绩展望“能见度不高”,持保守态度。
另外,今日网上一则“刘姓商人涉嫌违法被抓”的消息迅速传播,且多见于京东相关新闻动态下。随后,@京东发言人 紧急辟谣该消息不实,并做报警处理。
京东美股价格暴跌近16%,市值蒸发近1000亿人民币 ,开盘大幅低开15.9%,盘中最大跌幅近19%,收盘时股价跌幅收窄至15.82%,这恐怕也是京东历史上最大的单日跌幅了,股价收于52.5美元/股,总市值也跌至819亿美元(约5200亿人民币)。
今日港股价格也同样大跌,开盘跌幅13.7%,盘中最大跌幅近18%,收盘时跌幅收窄至11%,这是京东在港股上市以来最大单日跌幅,股价收于211港元/股,是上市以来的最低价。从*高价算起来,京东的股价已经腰斩,美股价格也同样从高点腰斩了。
是什么原因导致京东股价发生如此大幅下跌?主要有两大利空导致,其一是内因,是业绩的下滑;其二是外因,是美国再次对中概股下黑手,让5家中概股上了“退市名单”。
在美股开盘前,京东发布了2021年第四季度财报以及2021年年报,财报发布后,盘前股价就大幅下跌了,这是导致京东股价大跌的直接原因。
这份财报到底有何利空,让其股价如此下跌?
2021年四季度营收2759亿,同比增长23%,营收增幅是放缓的,因为前三季度的营收增幅是29.6%,四季度营收增长的放缓也导致全年营收增幅放缓至27.6%。
营收的放缓还不是最重要的,净利润的亏损才是更让人担忧的,四季度亏损52亿,而2020年同期为盈利243亿元,这也导致2021年全年亏损36亿,而2020年为盈利494亿。
京东亏损多年,好不容易在2019年和2020年搞盈利了,现在又变成亏损了,这对投资人来说是不太淡定的。
京东四季度亏损的原因是什么?其实并非是经营性亏损,而是股权投资造成了公允价值变动导致的,去年四季度以来,股市往下调整,这导致不少上市公司股价下跌。
相比营收增幅放缓以及非经营性亏损,更让人担忧的是其活跃用户的增长放缓,2021年第四季度的年度活跃用户数量为5.697亿,同比2020年四季度的4.719亿大幅增长20.7%,四个季度增加了0.978亿的活跃用户,这个增幅是十分喜人的,但是第四季度仅增加了0.175亿,只贡献了18%的用户增长。
京东也开始遇到其他互联网企业一样的难题,那就是用户增长的放缓,截止目前已经发布公告的几家互联网平台的公告显示,去年第四季度的用户增长都大幅放缓,京东还不算是最严重的。
第二个利空的消息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将5家中国公司列入了《外国公司问责法》的暂定清单,这意味着这五家公司可能率先被“强制退市”,这五家公司分别是百济神州、百盛中国、再鼎医药、盛美半导体、和黄医药。
《外国公司问责法》是一把悬在中概股头上的利剑,滴滴早前也因此决定从美股摘牌退市,《外国公司问责法》为何对中概股有如此大的利空影响?
这部法律其实就是用来打压中国企业的,让中国企业无法在美股上市融资,早在2020年12月美国两院投票通过,当时的总统特朗普签字生效。在2021年2月通过修正法案,确定了其实施细则。
首先赴美上市的外国公司必须证明不受外国政府控制和拥有;
其次是要遵守美国上市公司会计师监督委员会的审计标准;
第三是在年度报告中为自己以及其任何合并的外国经营实体提供某些额外的披露;
最后就是如果连续三年未提交美国上市公司会计师监督委员会要求的报告,将被摘牌。
我们都知道中国企业在美国上市基本都是采取VIE的架构,也就是协议控制的方式,上市主体是在某个小岛注册的空壳公司,真正的运营实体是在中国境内的企业,运营资质在中国境内的运营实体公司手里,但是在小岛注册的上市主体公司并未直接持有中国境内公司的股份,只是通过协议控制的方式拥有境内实体公司的收益分红权,并未取得其真正的控制权。
阿里、京东等都是这样的架构模式,这套模式从新浪发明以来,已经用了二十多年了,美国当年认可这个模式,现在是掀桌子不认了,境内的实体公司的审计底稿是不能出境的,这是我监管的要求,但是美国现在出台的这个法律是要求上市公司提供的,这和我们的监管政策是相悖的。
如果双方不妥协,那么最后的结果就是摘牌退市,这也是为什么去年以来在美上市的企业纷纷回到香港上市,就是提前准备。
每次这个法案的推进都会导致中概股跌一波,现在是首次将5家企业上了清单,未来会不会更多,根据这部法案的要求,三年时间是过渡期,2021年已经过去一年了,那么最快2024年将迎来靠前批被摘牌退市的企业。
这次是首次将企业上名单,是实质性推动退市节奏,如果真的按照这个节奏推进下去,那么最后的结果就是摘牌退市,因为这些中概股企业是不可能违背中国监管要求去符合美国的要求的,更不可能为了符合美国的要求而出卖中国的数据信息和国家利益。
所以,回港股也许是较好的选择,前两天蔚来汽车也回到香港上市了。
2016年5月9日,京东公司也公布了2016年靠前季度财报。在“私有化回归A股可能受挫”的消息影响下,中概股股价一片惨绿,下跌。
这其中,京东股价一度下跌9.76%。打铁还需自身硬,京东股价暴跌,倒不是受“中概股回归可能受挫”的影响,而是经营数据曝光后引发的市场波动。
那么,除了一如既往的亏损之外,京东的2016年靠前季度财报,还透露出哪些更坏的消息?
首先,还是得说亏损——2016年Q1,京东亏损9.098亿元,去年同期为7.102亿,亏损扩大,基于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亏损2.054亿元,而去年同期为2.056亿元。倘若以目前京东的经营数据来看,要在2016年实现单季盈利,也是机会极小。
但亏损并非股价重挫的原因——京东此次数据曝光出最为重要的是问题是:京东增速放缓,放缓,还是放缓。
2016年Q1,京东核心GMV(不含拍拍)同比增速55%,比较上一季度(2015年Q4)下滑了24个百分点,而过去四个季度中,京东核心GMV同比增速分别为92%、76%、79%、55%,下滑趋势一目了然。
核心GMV之外,京东开放平台下滑趋势更为明显,上一季度京东开放平台GMV增速为103%,2016年Q1,增速仅为63%,下滑了40个百分点。核心GMV与非核心GMV的下滑合力之下,进一步带了了京东收入的放缓,2016年Q1收入增长了54%,上一季度数据为66%。
从品类上来说,京东的业务也在放缓:核心电子与家电业务增速从2015年Q4的66%增速下降到了2016年Q1的54%,日用以及其他类目GMV,则由上季度的92%下降到2016年Q1的56%。
在没有盈利的前提下,赚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倒是合情合理,只是,一旦失去增速后的京东,对于资本市场而言,它便不再吸引投资者——这也是京东股价大跌的另一个原因:京东此前最重要的投资者老虎基金等,高位套现,大幅度减持。
2015年靠前季度,老虎基金持有京东15.2%股权、今日资本持有京东6.5%股权、高瓴资本持有11%,不过,根据京东公布的股权结构来看,过去一年,高瓴资本持股下降到了8.9%,减持2.1%,套现至少7亿美元。而老虎基金与今日资本,已经在京东主要股东行列中消失——也就是说,老虎基金至少抛售了13%的京东股票,今日资本至少抛售了5%的京东股票。
无论是老虎基金、今日资本,抑或是高瓴资本,都是伴随京东成长的最重要的投资者。重仓京东的投资机构,纷纷离场,悉数高位抛售京东股份,其原因究竟为何?
京东股价重挫,还有个原因,或许是便是,它与阿里巴巴电商交易的差距越来越大了。
如果仅仅是比较GMV增速,或许会被表面数字所迷惑,2016年靠前季度(自然年)京东实现GMV1293亿,去年同期为878亿,同比增长47.3%,与之对应的是,阿里电商GMV实现交易额7420亿,较2015年靠前季度(自然年)的6000亿,增长23.7%。
如果从增速上来看,京东47.3%,高于阿里的23.7%。不过,另一组数据解读起来却是不一样的:2015年(自然年)靠前季度,阿里电商GMV超过京东5122亿(6000-878),到了2016年(自然年)靠前季度,这一差距拉大到了6127亿(7420-1293)——从交易规模来说,京东越来越被阿里甩在后面。
如果只是京东对天猫,这样的差距,也是越来越大:2015年(自然年)靠前季度,天猫GMV为2190亿,京东878亿,京东相距天猫1312亿元;到了2016年(自然年)靠前季度,天猫实现GMV2930亿,京东则为1293亿,天猫高出京东1637亿元…
即便不算入淘宝交易额,仅是天猫,也是在交易额绝对数上继续扩大领先优势。
以上就是京东股价为什么跌这么多啊?的详细内容,希望通过阅读小编的文章之后能够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