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改造政策什么时候提出的?

即使房地产不会经历今天这样的局面,房地产转型或者说探寻新的发展模式也是必然的大趋势,只不过市场冷静期更加速了新模式的确立,让我们更加明确创新模式的重要性。无论经济还是房地产,都在从......

城中村改造政策什么时候提出的

接下来具体说说

国常会通过城中村改造重磅政策,释放了什么信号?

中央层面对于城中村改造出台重磅政策。7月21日,据央视新闻报道,*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指出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实施城中村改造是改善民生、扩大内需、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城中村改造政策什么时候提出的?

城中村改造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有助于解决居住、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此前,部分地区已经在逐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如今中央层面出台新政,在业内人士看来,这对于地方的城中村改造工作将形成有力的引领与推动。更重要的是,通过公共服务均等化、全覆盖,不仅能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能真正释放消费潜力和内需。

超大特大城市有哪些?

包括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天津等

根据《指导意见》,要坚持稳中求进、积极稳妥,优先对群众需求迫切、城市安全和社会治理隐患多的城中村进行改造,成熟一个推进一个,实施一项做成一项,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事实上,关于城中村改造,在此前的高层会议中,曾被着重提及。

今年4月28日召开的*局会议明确提出,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在6月份举行的第十四届陆家嘴论坛上曾表示,强化对投资的融资保障,支持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建设。

在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看来,*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指导意见》,是对4月28日举行的*局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在当前迫切需要推进稳增长、扩内需的经济形势下,推进城中村改造无疑是题中之义。

在超大特大城市推动城中村改造,能够将供给侧改*和高质量发展对接起来,将供给侧改*和需求侧管理对接起来,解决城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

由国家统计局2021年提供的《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图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超大、特大城市人口基本情况》显示,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按照城区人口排序,全国现有超大城市7个,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成都、天津。特大城市增至14个,分别是武汉、东莞、西安、杭州、佛山、南京、沈阳、青岛、济南、长沙、哈尔滨、郑州、昆明、大连。

李宇嘉表示,新市民、年轻人和外来人口主要集中在超大特大城市,特别是在城中村,而城中村又是这些城市发展最薄弱、短板弱项最突出的区域。通过公共服务均等化、全覆盖,不仅能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能真正释放消费潜力和内需。

“城中村改造,一方面是修复内需和消费潜力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是引导和释放内需的必然选择。对于房地产来说,城中村改造能够构建先租后买的消费新格局、新模式,也能够逐步让新市民、年轻人和外来人口升级自己的住房消费,从而为商品房市场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李宇嘉说。

城中村如何改造?

建议先行试点、一村一策

我国的城市发展已经进入到城市更新的阶段,城中村改造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改善城市界面、提升居住品质,还能绿色公共配套设施不足、消防用电安全等问题,更能为房地产开发投资形成增量。

在此之前,城中村改造在各地已经逐步推进。今年,深圳住房建设局印发了《深圳市城中村保障房规模化品质化改造提升指引》,2023年-2025年,深圳将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46万套(间)、建筑面积超过2000万平方米。2023年,深圳计划推进4.9万套(间)城中村规模化品质化改造提升项目。

从深圳来看,城中村改造的体量较大。据深圳人才安居集团此前披露,已经摸排167个城中村、3万个楼栋、超3000万平方米潜力改造空间。

在厦门,《厦门市城中村现代化治理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已经印发,其中明确,按照“一年试点、两年攻坚、三年全覆盖”的时序安排,自2023年启动试点,利用3年时间实现108个行政村治理全覆盖。此外,行动方案还指出,坚持社区服务改*提升,开展“一村一策”策划、规划,制定实施方案,分批分步骤生成城中村治理项目。

在广州,7月17日,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关于征集《广州市城中村改造条例(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这是广州市首次针对城中村改造进行的立法工作,也是全国推荐将出台的专门针对城中村改造的地方性法规条例。

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认为,广州的城中村数量庞大,它们的更新改造,是着力解决“大城市病”,实现产业形态优化、居住功能提升、城市文明跃升,推动广州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2023年-2025年,上海计划安排新启动30个“城中村”改造项目,每年新启动10个改造项目。

那么,城中村如何改造?对此,李宇嘉认为,新时期的城中村改造绝不是大拆大建,而是“留改拆增”,以保留利用为主,根据实体经济和居民、企业的需求,部分改变功能,拆除的主要是危房和公共短板确实特别严重的地方。同时,还要增加公共服务设施。

李宇嘉进一步表示,城中村改造要突出公益性,主要是解决公共短板缺失严重的问题,提升居民居住质量,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保留“低成本、区位优”的租住和居住空间,保留城中村原有的、烟火气浓厚的生活气息,通过小修小补,保留原有产业业态,适当提升和发展创意文化、消费、物流等新产业,提升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降低生产生活的空间成本。

此外,李宇嘉还指出,城中村改造必须坚持“一村一策”,加强城市体检先行,民生诉求比较强烈的城中村优先改造,同步加强专项规划和计划的编制。

钱从哪儿来?

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参与

值得关注的是,城中村改造需要大量资金,钱从哪儿来?

根据《指导意见》,要坚持城市人民政府负主体责任,加强组织实施,科学编制改造规划计划,多渠道筹措改造资金,高效综合利用土地资源,统筹处理各方面利益诉求,并把城中村改造与保障性住房建设结合好。

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大对城中村改造的政策支持,积极创新改造模式,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努力发展各种新业态,实现可持续运营。

对于引入社会资本,李宇嘉建议,城中村改造还是要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主要吸引市场主体参与,涉及公共服务设施补短板的资金,需要国企为主导,通过公共资金包括政策性金融工具、专项债、财政以奖代补等方式来解决。为了吸引市场资金进入,一方面需要公共资金投入,解决短板和弱项的问题,创造市场资金进入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需要在用地出让方式,审批流程优化,空间功能的调整和转换等方面做出规划和政策创新。

李宇嘉还表示,要鼓励多方投资主体以经营性收入,包括停车场、临街商铺、饭店食堂等形成的收入,弥补和覆盖改造成本。房地产销售收入并不占主导,只是其中一部分。

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也认为,鉴于民间资本的重要作用,后续各类民间资本也可以积极发力。尤其各大房企,要关注此次改造中的新机会和新要求,积极主动在相关领域中找到发力点和盈利点。

新京报记者 段文平

国家通过了城中村改造等文件,释放了哪些信号?

即使房地产不会经历今天这样的局面,房地产转型或者说探寻新的发展模式也是必然的大趋势,只不过市场冷静期更加速了新模式的确立,让我们更加明确创新模式的重要性。无论经济还是房地产,都在从高速向高质发展转变,这也决定了我们的方向会有调整。

城中村改造政策什么时候提出的?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购房需求更多向居住品质回归。当不再搞大拆大建时,存量房时代来临,“高杠杆、高负债、高周转”模式难以为继,房地产正在发生深刻转变,寻求变革,从“有没有”转向解决“好不好”的问题转变。

除了房企,所有的参与者都在经历这种变革阵痛,新的房地产业发展模式在逐步建立之中。除了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等都将成为未来房地产长效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鼓励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

据央视新闻,7月21日,国常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会议指出,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实施城中村改造是改善民生、扩大内需、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该《意见》对于仍处于低位运行的房地产行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说给出了新的方向。按照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共有7个超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和14个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0-1000万)。

超大城市包括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成都、天津,特大城市包括武汉、东莞、西安等。这也就意味着,接下来,未来将有大概21个城市率先承担起城中村改造大任,同时将成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回暖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住建部等7部门部署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

与此同时,住建部也在7月18日发布消息称,住建部等七部门近日印发《关于扎实推进2023年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通知》,部署各地扎实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计划实施,靠前谋划2024年改造计划。

据了解,我国2000年前老旧居住小区近16万个,涉及居民超过4200万户,建筑面积约为40亿平方米。按照规划,2023年我国计划改造5万个以上老旧小区,力争让2000万居民获益。

毫无疑问,无论是城中村改造还是老旧小区改造,在国家政策强力赋能下,都将带动多个细分产业领域持续释放需求,市场体量与商机不断扩容,产业链发展将迎来新高峰。

城中村改造政策什么时候提出的?

改善民生是最基本的出发点,而另一个重要意义就在于,还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于家装家居、建材,包括房地产上下游的行业都会带来比较明显的拉动效应。

因为老旧小区改造不同于以往的棚改,所以不会有新的量的增加,对房地产新房市场的直接拉动作用有限。这也就意味着房地产正在伴随着调整逐步由增量向存量市场转变。

不可否认的是,随着老旧小区改造,物业服务也会升级,有助于引入更多需求,从而利于稳定房价。同时,对于租赁市场的改善也起到积极作用。

商务部等13部门发布促进家居消费政策

7月18日,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13部门印发的《关于促进家居消费的若干措施》对外公布,共提出4方面、11条政策举措。方案提出,推动业态模式创新发展、支持旧房装修、开展促消费活动。

当前家庭装修中出现一个新变化,即海量的存量房、二手房正在成为家庭装修的一个新增长点。前不久,居然之家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汪林朋也表示,“在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之后,80%左右的业务来自二手房消费,所以家居行业与房地产行业的兴衰已经没有多大关系。”

虽然我不完全赞同他的观点,当房地产新房市场受到影响后,家居市场不可能没有大的影响。但他说的也有一定道理,如果能够抓住存量房市场的机会,同样可以赢得市场机遇。

我想这也是国家花大力气部署引导家居消费的重要原因。

城中村改造政策什么时候提出的?

房地产作为家居行业上游产业,二者密不可分。当房地产下行趋势来临时,能够加大力度支持城中村改造、老旧小区改造以及促进家居消费等部署,既是民生,又是经济发展新引擎。

相比一些专家呼吁救房地产,我倒认为房地产不能独善其身,经济大环境好才能让房地产好,国家将家居消费和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进行了结合,有利于带动就业,推动行业消费升级,逐步修复就业和购买力,房地产才有希望。这是一个循环系统。

以上就是城中村改造政策什么时候提出的?的详细内容,希望通过阅读小编的文章之后能够有所收获!

版权:本文由用户自行上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供存储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了解详情>>

发布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