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大脑是什么意思
刘锋(本文发布与2022年10月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会刊)城市大脑是21世纪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世界数字生态向类脑结构演化并与智慧城市结合的产物,世界统一的数字神经元将人、物、系统和组织......接下来具体说说
本文发表于2022年·2月下旬的《中国建设信息化》,作者杜青峰 刘锋 任伟阳
1 前言
2015以来,城市大脑的概念和定义首次提出后。随着城市大脑领域在理论研究和产业实践上的探索和进展,城市大脑已经成为前沿科技领域和智慧城市建设领域的新热点,到2022年,全国已经有数百个城市宣布建设城市大脑的规划。同时数千家大中型科技企业开始进军城市大脑领域,提出了不同的“泛城市大脑”建设方案。
城市大脑的产生和建设不仅仅是工程问题,更是一个基础科学问题。21世纪以来,前沿科技领域出现了包括世界数字大脑、城市大脑在内的大量新概念新技术,这说明产业界必然出现新的规律在驱动新世纪的科技发展。如果要开展城市大脑建设和制定城市大脑的建设标准,就需要找到其背后的科学规律,形成坚实的理论基础并以此为指导。避免方向性错误产生的过大探索性成本和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
2 城市大脑的15个定义介绍
作为一个新生事务,如何理解城市大脑在学术界和产业界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知。很多城市和科技企业根据对城市大脑的不同的理解,按照不同的技术框架开展建设,产生的城市大脑定义超过15个以上(如下面列表所示)。
1. 城市大脑是互联网大脑架构与智慧城市建设结合的产物,是城市级的类脑复杂智能巨系统,在人类智慧和机器智能的共同参与下,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边缘计算、5G、云机器人和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的支撑下,数字神经元网络和云反射弧将是城市大脑建设的重点。城市大脑的作用是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解决城市运行中面临的复杂问题,更好地满足市民的不同需求。城市大脑的发展目标不仅仅局限在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当世界范围的城市大脑连接在一起,城市大脑最终将形成世界数字大脑,为人类协同发展提供一个类脑的智能支撑平台。
来源:《2021城市大脑全球标准研究报告》
2. 城市大脑(也叫城市智能中枢)是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数字孪生等技术,提升城市现代化治理能力和城市竞争力的新型基础设施,是推进城市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城市全域运行数据进行实时汇聚、监测、治理和分析,全面感知城市生命体征,辅助宏观决策指挥,预测预警重大事件,配置优化公共资源,保障城市安全有序运行,支撑政府、社会、经济数字化转型。在城市治理、应急管理、公共交通、生态环保、基层治理、城市服务等方面提供综合应用能力,实现整体智治、高效协同、科学决策,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来源:《2022城市大脑发展白皮书》
3. 城市大脑是基于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通横向各部门、纵向各层级的业务壁垒,充分推进城市数据资源网络共享、集约整合、高效开发、全面赋能,支撑城市运行生命体征感知、公共资源配置优化、重大事件预测预警、宏观决策指挥的新型基础设施。
来源:《关于城市大脑未来形态的思考》《学术前沿》2021 年第 9 期
4. 城市大脑是面向城市治理和服务现代化需求,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城市数据资源汇聚融合和运行态势全域感知,驱动业务流程优化和再造,实现城市治理能力提升、产业结构优化和管理模式创新的综合平台,是城市新一代的数字基础设施、现代化治理和服务的智能中枢。
来源:《城市大脑规划建设与应用研究报告 2020》2020 年 10月
5. 城市大脑是基于城市生命体理念,以系统科学为指引,将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的数据( 包 括政务数据、企业数据、社会数据、生态环境数 据、互联网数据等) 汇聚起来,用云计算、大数 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构建的平台型人工智能中枢。通过对城市进行全域的即时分析、指挥、调动管理,实现对城市的精准分析、整体研判、 协同指挥,从而更加智能地管理城市。
来源:朝阳区“城市智慧大脑”建设理念,https://www.sohu.com/a/496618346_276597
6. 城市大脑,是指由中枢、系统与平台、数字驾驶舱和应用场景等要素组成,以数据、算力、算法等为基础和支撑,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推动全面、全程、全域实现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数字系统和现代城市基础设施。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杭州城市大脑赋能城市治理促进条例》
7. 城市大脑是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的城市数字化运行的基础设施,是数字政府、数字社会和数字经济的载体,汇集政府、企业和社会等数据,进行融合计算,感知城市生命体征,实现对城市全域的精准分析、整体研判、协同指挥、科学治理。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DB3301/T 0273-2018《城市数据大脑建设管理规范》
8. “城市云脑”建设将在城市治理、民生服务、经济发展三大重点领域推进数据的应用,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推动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产业发展现代化,助力打造新型智慧城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问题导向,建设“上下贯通、左右衔接 , 全市一体、高度集成 , 数据共享、业务协同”的城市云脑,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手段,全面整合城市资源要素,数字化、网络化、平台化、智能化地“搞活一座城”。
来源:山东省青岛市《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青岛市城市云脑建设的实施意见》
9. 生态城的城市大脑在最初“运营中心”的基础上,又增设了“数据中心”“安全中心”和“标准中心”,逐步实现多脑并行、各司其职,集数据赋能、智慧赋能、标准约束、安全保障于一体。
来源:中新天津生态城对城市大脑的理解
10.城市大脑要搭建的是整个城市的人工智能中枢,是一个对城市信息进行处理和调度的超级人工智能系统,能将散布在城市各个角落的数据连接起来,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和整合,对城市进行全域的即时分析、指挥、调动、管理,从而实现对城市的精准分析、整体研判、协同指挥。
来源:“长沙城市超级大脑”项目对城市大脑的理解
11. 城市大脑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 能终端 (物联网) 三个核心构件组合体,为城市 交通治理、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网格防控、医 疗卫生、环境保护、城市精细化管理等构建的一 个人工智能中枢。
来源: 南省发展改*委下发的《2020年河南省数字经济发展工作方案》
12. 城市大脑是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基于城 市所产生的数据资源,对城市进行全局的即时分析、指挥、调动、管理,最终实现对城市的精准 分析、整体研判、协同指挥
来源: 《群众》《决策资讯:城市大脑》
13. 城市大脑是基于城市所产生的数据资源,实现数据互联互通, 对城市进行全局的即时分析,有效调配公共资源,不断完善社会治理,推 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来源: 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城市大脑·未来生活”主题分享论坛》
14. 城市大脑是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为城市交通治理、环境保护、城市精细化管理、区域经济管理等构建一个后台系 统,打通不同平台,推动城市数字化管理。
来源:《中国安防行业网》
15城市大脑是支撑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全 新基础设施,核心是利用实时全量的城市数据资 源全局优化城市公共资源,即时修正城市运行缺陷,实现城市治理模式突破、城市服务模式突破、城市产业发展突破。
、来源:《阿里ET城市大脑》
3 城市大脑是否具备理论基础的三种情况
分析上述学术界、产业界提出的城市大脑定义,从是否具备理论基础主要存在三种情况:
靠前种是以互联网大脑模型作为理论基础,提出21世纪互联网为核心的科技生态从网状向类脑演化形成的互联网大脑模型是城市大脑产生和建设的基础。
第二种是以城市生命体作为理论基础。提出城市是具有新陈代谢、自适应、应激性、生长发育和遗传变异等典型生命特征的复杂巨系统,城市大脑是这个城市生命体的一部分
第三种是没有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将城市大脑作为城市级的人工智能系统,或者人工智能中枢系统,但没有指出各种技术按照什么架构来实现。城市大脑的靠前种理论基础互联网大脑模型认为,21世纪以来种种迹象表明,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世界科技生态正在从网状向类脑结构演化,各种前沿科技可以看做是互联网大脑模型中各神经系统发育的产物。
4.城市大脑定义分析
4.1基于互联网大脑模型的城市大脑定义
由于世界科技生态的类脑化进程,互联网大脑模型与各个领域也不断结合形成新的概念和技术,与科技企业结合产生了谷歌大脑、百度大脑、阿里ET大脑、360安全大脑;与产业结合形成了工业大脑、农业大脑、航空大脑等,与智慧城市建设结合形成了城市大脑、城市云脑等。因此在2015年1月论文《基于互联网大脑 架构的智慧城市建设探讨》首次形成城市大脑的概念和定义中提出:城市大脑是互联网大脑架构与智慧城市建设结合的产物,是城市级的类脑复杂智能巨系统。
这种城市大脑定义中的“大”与大数据的“大”含义相同,是结构和覆盖范围庞大的城市级类脑系统。各种前沿科技是作为脑结构中的各个神经系统联合让城市变得更智慧。同时当世界范围的城市大脑通过互联网大脑架构连接在一起时,城市大脑最终将形成世界数字大脑。
基于互联网大脑模型的城市大脑概念通过参考脑结构最重要的两个结构,神经元和神经元构成的反射弧,提出了1+N的城市大脑建设模式和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其主要包括两个重要技术特征:
靠前是建立世界统一的数字神经元网络,为世界范围的人、物、系统建立映射的程序单元,也称为数字神经元,它们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连接、组合、交互,从而实现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互联互通,第二是多种数字神经元按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进行组合,形成的云反射弧的技术链条,可以灵活的解决城市、地区,行业的具体问题和具体需求。
图1 基于互联网大脑模型的城市大脑架构图
4.2 基于城市生命体的城市大脑定义
城市大脑的第二种理论基础城市生命体理论是从生命体的视角认识城市,借鉴生命体的认知帮助理解城市。例如,人有大脑,城市也有大脑;人有心脏,城市也有心脏;人有细胞单元、组织单元、子系统、生命体,城市也具备这些要素,这是从其构成来理解城市生命体。与此同时,也可以从功能来理解城市生命体,如生命系统所具有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应激性、自适应性、遗传与变异等功能,城市也具备类似的功能和特征。
以生命体、有机体来讲城市,是城市知识的观念变革,它改变了过去城市作为增长机器、钢筋水泥、生态花园等观点,强调城市也具备生命体、有机体的特征,城市存在生命周期,它有可能孕育、生长、成熟、死亡等(引用: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李文钊的观点)。
基于城市生命体的城市大脑认为城市大脑是平台型人工智能中枢(如2所示),将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的数据汇聚起来,用云计算、大数 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构建通过对城市进行全域的即时分析、指挥、调动管理,实现对城市的精准分析、整体研判、协同指挥,从而更加智能地管理城市。
图2 基于城市生命体的城市大脑架构图
5.城市大脑的两个理论基础对比分析
在城市大脑的两个基础理论中,互联网大脑模型提出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5G、区块链、云机器人构建城市的神经系统,而在城市生命体理念中除了肌肉、血液、心脏、细胞等,也必然包括城市生命体的神经系统和大脑的构建,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提出新的电子媒介构建了人类社会的神经系统,这说明要实现城市生命体的神经系统也必然要使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5G、区块链、云机器人等等技术来实现。因此城市大脑的两个理论基础在为城市大脑做理论支撑时,内涵是一致的。但也存在两个区别和不同(如图3所示):
图3 基于不同理论基础形成的城市大脑示意图
靠前个区别是,互联网大脑模型理论认为,互联网大脑是一个世界级的智能系统,城市大脑是互联网大脑的子集,在互联网大脑的整体框架下,城市大脑可以沿着省级大脑,国家大脑向世界数字大脑平滑演进。而城市生命体理论因为理论本身的边界问题,无法将城市大脑放在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内进行研究,也无法解决城市大脑向省级,国家和世界范围扩展的理论构建问题(如图3所示)。
第二个区别是,互联网大脑模型提出了城市大脑不仅仅是人工智能系统,而是链接了人、机器和智能系统的“庞大的”类脑复杂智能巨系统,通过世界统一的数字神经元将人、机器和智能系统链接在一起,而通过云反射弧机制将不同的数字神经元组合起来进行联合工作,可以在小到乡镇/社区、中到城市/省,大到国家世界范围内灵活的应对人类的需求和问题。目前基于城市生命体理论提出的城市大脑定义,认为城市大脑是城市的中枢神经或“大脑”,重点体现了城市大脑的管控功能,但没有解决如何将乡镇/社区、城市、国家和世界范围的任意要素链接起来的技术结构。也没有提出如何灵活的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解决任何问题的技术机制,我们认为这个本身并不是城市生命体理论的问题,而是相关研究者和项目实施者需要进一步解决城市大脑(城市大尺度大范围的脑系统)与城市管理神经中枢的关系问题。从图一所示基于互**脑模型的城市大脑定义认为城市智能中枢本质上是在城市大脑的数字神经元网络中,AI管理系统(神经元)支撑下的城市*高管理部门对应的数字神经元群体组成的城市数字管理神经团,负责对管辖区域进行统一管理,这一点将在未来进行详细阐述。
6 结语
作为理论基础,无论是互联网大脑模型还是城市生命体也都处于不断发展过程中,基于它们形成的诸多城市大脑定义也同样处于探索中。在建设城市大脑和制定城市大脑的建设标准时,需要对城市大脑的不同理论基础做更深入的讨论,形成更广泛的共识。避免因为理论基础的薄弱甚至没有理论基础,导致在建设城市大脑和制定相关标准时产生方向性错误和重大探索性成本。
城市大脑是指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将城市各种数据进行采集、整合和分析,从而实现城市运行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
刘锋
(本文发布与2022年10月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会刊)
城市大脑是21世纪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世界数字生态向类脑结构演化并与智慧城市结合的产物,世界统一的数字神经元将人、物、系统和组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实现万物互联,云反射弧机制实现数字神经元的协同工作,解决城市和人类社会的问题与需求,完成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万物交互。城市大脑的研究与发展对实现TCP/IP、万维网之后第三次世界数字科技的全球标准,对构建军事领域的类脑信息系统新架构都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前言
2009年1月,IBM公司首次提出“智慧地球”概念,由此延伸的智慧城市概念极大推动了世界各国城市的现代化进程。“智慧地球”战略提出IT产业的下一阶段任务是将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到各行各业之中。智慧城市就是在智慧地球大框架下形成的城市智慧化建设方案,也将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到城市建设之中。
此后,智慧城市迅速成为城市建设的热点,世界范围千个城市宣布了自己的智慧城市建设计划。但是,一直以来智慧城市的发展方向并不明晰,智慧城市在国际上也缺乏统一的建设标准、技术标准、行业标准,导致城市各部门的信息系统自成体系,城市的市政、交通、医疗、教育、安防等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系统从软硬件接口规范、网络传输标准、数据交换标准等各个方面都无法统一。
智慧城市出现的这些问题,从根本上说是由于智慧城市的基础理论和建设框架工作没有很好地完成。智慧地球和智慧城市提出在诸多前沿科技的统一支撑下让地球和城市变成更为智慧,但这些前沿科技按照什么架构组合在一起,按照什么规律建设能让城市变的更为智慧,产业界并没有找到合适的答案,因此如何让智慧城市产生智慧将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二、城市大脑的提出
种种迹象表明,21 世纪以来,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世界前沿科技生态呈现出越来越多的类脑特征,由此,互联网大脑模型的技术框架在2008年被建立(如图1所示)。各种前沿科技可以看作是互联网大脑中各神经系统发育的产物,例如云计算对应中枢神经系统;物联网对应感觉神经系统;云机器人对应运动神经系统;边缘计算对应神经末梢;大社交网络对应类脑神经元网络;移动通讯和光纤技术对应神经纤维等。
图1 互联网大脑模型图
互联网大脑模型与各个领域结合也不断产生新的成果,当它与科技企业结合就产生了谷歌大脑、百度大脑、阿里ET大脑、360安全大脑等;与产业结合形成了工业大脑、农业大脑、航空大脑等;与智慧城市建设结合形成了城市大脑、城市智能体、城市神经系统;与智慧社会的构建结合就形成了世界数字大脑。
其中,城市大脑在中国已经成为智能产业和智慧城市领域新的热点,到2022年,在中国有近500个城市宣布建设“城市大脑”,中国的科技企业阿里、华为、百度、腾讯、科大讯飞、360、滴滴、京东等数百家科技企业宣布进入城市大脑领域,提出自己的泛城市大脑建设计划。
2015年城市大脑被提出后,逐步形成如下成熟的定义。城市大脑是互联网大脑架构与智慧城市建设结合的产物,是城市级的类脑复杂智能巨系统,在人类智慧和机器智能的共同参与下,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边缘计算、5G、云机器人和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的支撑下,数字神经元网络和云反射弧将是城市大脑建设的重点,它们的发展同时促进城市各神经系统包括城市智能管理中枢、城市视觉神经、城市听觉神经、城市躯体感觉神经、城市运动神经、城市记忆、城市神经纤维等系统的成熟。城市大脑的作用是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解决城市运行中面临的复杂问题,更好地满足覆盖人群的不同需求。城市大脑的发展目标不仅仅局限在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当世界范围的城市大脑连接在一起,城市大脑最终将形成世界数字大脑,为人类协同发展提供一个类脑的智能支撑平台。
城市大脑定义中的数字神经元是指在互联网的应用层为城市大脑涉及的每一个人、物、系统建立世界统一的程序单元,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连接、组合、交互,从而实现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互联互通。按照类脑的城市大脑框架,这些程序单元被称为城市大脑的数字神经元,而众多数字神经元结合在一起就形成城市大脑的基础结构——数字神经元网络(如图2所示)。
图2 数字神经元结构图
城市大脑定义中的城市云反射弧是通过多种数字神经元的组合形成的技术链条,对应解决城市和人类社会的具体问题和具体需求。与脑科学的反射弧相同,城市云反射弧也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如图3所示)。
图3 云反射弧示意图
城市大脑是21世纪全球科技生态的类脑化变化的产物,通过世界统一的数字神经元网络和可跨层级交互的云反射弧机制,为智慧城市和智慧地球产生智慧寻找到一种新的技术结构或者解决方案。这个新技术结构究竟如何构成和运转,我们将在下面进行详细阐述。
三、城市大脑总体结构和城市智慧的产生
互联网大脑模型有三个最重要的特点(如图1红线所示),它们分别是:(1)具有世界统一的类脑神经元网络,实现万物互联;(2)人类群体智能和机器群体智能基于互联网大脑架构形成一种新的混合智能形态;(3)通过云反射弧机制实现信息的跨节点传递和数字神经元的协同工作。
根据互联网大脑模型的三个重要特征,形成了城市大脑的1+2+N的建设模式,其中,1是世界统一的数字神经元网络,负责连通人、设备、程序和组织;2是人类智能与机器智能共同形成城市大脑的智能驱动力,同时要求人类智能权限要总体高于机器智能;N是N条云反射弧,是基于数字神经元网络,将不同的数字神经元按照类反射弧机制组织起来联合工作,对应解决解决城市和人类社会的各种问题,满足人类社会各成员的需求。
在1+2+N的建设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城市大脑的总体建设架构(如图4所示),它由五个功能层次组成,分别是问题与需求层、云反射弧层、神经元网络层、管理控制层和技术支撑层。
图4 城市大脑总体结构图
在城市大脑的总体框架图中,云反射弧层、数字神经元网络层是城市大脑建设的核心;问题与需求层是云反射弧层、神经元网络层服务的对象;管理控制层、技术支撑层为云反射弧层、神经元网络层和管理控制层的正常运转提供基础支撑。因为本架构中提出的数字神经元和云反射弧机制具有世界统一的属性,可以在不同社区、乡镇、城市、省/地区和国家之间互联互通,因此在架构模型的左侧体现了这种可跨城市、跨地区应用的特征。
通过数字神经元网络和云反射弧的运转将促进城市大脑中的各神经系统的发育。如映射摄像头的大量数字神经元将构成城市大脑的视觉神经系统,映射声音识别设备的大量数字神经元将构成城市大脑的听觉神经系统,映射气敏、温敏、力敏设备的大量数字神经元将构成城市大脑的躯体神经系统,映射机器人、智能汽车,无人机、智能机床设备的大量数字神经元将构成城市大脑的运动神经系统,映射不同层级城市管理者和辅助决策AI系统的大量数字神经元将构成城市大脑的智能管理中枢。
智慧城市、智慧地球的智慧从何而来,自然界已经给出了参考模型,科学研究已经证明,生物脑特别是人类大脑,是产生智慧的重要结构。种种迹象表明,互联网正在从网状结构向类脑结构进化,其与智慧城市结合形成了城市大脑的架构和机制。城市大脑产生智慧的路径(如图5所示)是通过构建世界统一标准的数字神经元网络和“N”条可以在社区、乡镇、城市、省、国家和世界范围运行的云反射弧,实现对世界的认知、判断、决策、反馈和改造,共同应对来自大自然的各种挑战和风险,满足人类社会的广泛需求。
图5 城市大脑产生智慧的路径
四、建设城市大脑的国际战略意义
近50年来,IT相关的智能产业有三次重要的标准制定机遇。靠前次发生在互联网产生之初,1974年,美国科学家卡恩与瑟夫共同开发了TCP/IP协议,为不同的计算机,甚至不同类型的网络间传送信息包制定了统一的标准。TCP/IP的产生也为21世纪的传感器、机器人、无人机、智能汽车等智能设备平滑、无障碍地进入互联网奠定了基础,为物联网、边缘计算、云机器人、工业互联网特别是城市大脑的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
第二次发生在互联网诞生20年后,互联网已成长为世界科技、军事、政府机构中信息共享的巨大网络,但由于技术架构的问题,互联网的信息像被锁在一个个箱子里一样获取时需要密码和钥匙。1989年,在欧洲核物理实验室工作的物理学家伯纳斯·李建立的万维网标准成为实现互联网信息共享的解决方案。万维网标准的制定对后续的科技生态产生了巨大影响,云计算、大数据等都与万维网有关,甚至区块链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为对抗万维网引发的互联网中心化趋势。
第三次则发生在互联网诞生50年后,各种网络应用层出不穷,出现了各种消费级、行业级、政府类网络应用。由于存在企业壁垒、行业壁垒、地区壁垒、国家壁垒,这些网络应用同样出现了各种孤岛现象,无法互联互通。应该说,城市大脑出现本质上是解决网络应用层的孤岛问题。通过世界统一的数字神经元和云反射弧机制的构建,将各种服务于人类社会的应用打通,使得城市首先作为一个整体为城市各阶层民众服务。然后扩展到国家,扩展到世界范围,当世界各国的城市都开始建设城市大脑并能够互联互通,一个应用层的大统一架构——世界数字大脑将逐步形成。
五、城市大脑在军事领域的应用
互联网首先就是作为军事设施诞生的,它是为了对抗核战争导致的通讯中断从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的ARPAnet发展而来。
到21世纪,互联网大脑模型的形成和城市大脑的发展、研究与军事的结合所形成的军事大脑也必然对未来战争形态产生重大影响,可以说,未来国家间战争的对抗会体现为两个或若干军事大脑之间的对抗。我们可以基于城市大脑的研究进展,将军事各要素进行类脑化组合,形成如图6所示的军事大脑的结构图。
图6 军事大脑架构图
在这张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军事大脑系统的构成有如下特点:
(1)将军事要素中人和人的组织(军事决策、军事集群、军事后勤等等)加入到互联网大脑模型中;
(2)将军事相关的音频传感器、视频监控、遥感卫星、导航卫星、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军事机器人、导弹、坦克、战机,军舰等等元素加入到互联网大脑模型中,形成军事大脑的军事听觉神经系统、军事视觉神经系统、军事躯体感觉神经系统、军事运动神经系统。
(3)突出军事社交网络是实现军事类脑神经元网络的技术基础,提出将实现军人与军人的社交发展成为军人(机构)与军人(机构)、军人与军事设备、军事设备与军事设备的军事社交网络,我们将其命名为“军事大社交”网络。
(4)依托军事类脑神经元网络架构,形成军事超级智能的左右大脑架构,一方面,军人、军事机构、支撑机构链接起来形成军事大脑的右大脑——军事云群体智能,另一方面,军事传感器、军事视频监控、军事机器人、战机、导弹、战舰、卫星、太空武器链接起来形成军事大脑的左大脑——军事云机器智能。军事云群体智能与军事云机器智能的结合是军事大脑实现的基础。
(5)体现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关键技术在军事大脑中的位置,同时,由于军事感觉神经系统、军事运动神经系统、军事类脑神经元网络、军事神经纤维的形成,使得军事大脑产生类同与人类神经反射的现象,我们将这个新机制命名为军事云反射弧。军事云反射弧的构成和梳理将是军事大脑未来研究的重中之重。
由此,我们可以基于互联网大脑模型的定义形成军事大脑的定义:军事大脑就是基于互联网的大脑模型与军事各要素结合所形成的军事类脑复杂巨系统架构。军事大脑具备不断成熟的军事类脑视觉、军事听觉、军事躯体感觉、军事运动神经系统、军事记忆神经系统、军事中枢神经系统、军事自主神经系统。军事大脑通过军事类脑神经元网络(军事大社交网络)将与军事有关的军事机构各要素(包括但不仅限于军人,军事AI系统,军事设备,军事支撑资源)和战争环境各要素(包括但不仅限于河流、山脉、动物、植物、太空)链接起来,从而实现军人(机构)与军人(机构)、军人(机构)与军事设备、军事设备与军事设备的交互,军事大脑在军事云群体智慧和军事云机器智能的驱动下,通过军事云反射弧,实现对战争态势的认知、判断、决策、反馈和行动。
六、总结
以上就是城市大脑是什么意思?的详细内容,希望通过阅读小编的文章之后能够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