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天养成一个规律叫什么定律
我们都知道习惯的力量,也知道习惯对成功还是失败有多重要的影响,那么,习惯是不是可以养成和改变的?有没有一些好用的方法呢?01 养成好习惯的"21天法则"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对于"......接下来具体说说
【365日醒吾身】之023腊月廿九
《21天定律,习惯的养成》
烨子\/悟
21天定律也叫21天法则,是通过21天的正确重复练习,养成一个好习惯的一种方法。
据研究,大脑构筑一条新的神经通道需要21天时间。所以,人的行为暗示,经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而90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
心理学中的21天定律是在行为心理学中,人们把一个人的新习惯或理念的形成并得以巩固至少需要21天的现象。分为三个阶段:
1、1-7天左右。此阶段表现为“刻意,不自然”,需要十分刻意地提醒自己。
2、7-21天左右。此阶段表现为“刻意,自然”,但还需要意识控制。
3、21-90天左右,此阶段表现为“不经意,自然”,无需意识控制。
烨子说:
1、一个新理念或新习惯的形成需要21天(或重复21次),是与旧习惯、旧理念的干扰有密切关系的,这也可以说是产生21天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
2、学校教师在改变学生的理念、习惯时,一定要遵循 21天效应的规律,不能盲干。因此,下列三点尚需引起重视。一是要按照三阶段的形成特点进行理念、习惯的改变工作;二是要有耐心,新理念、新习惯的形成需要21天,甚至更多天;三是在这21天里需要不断地重复练习,不习不得。
教育,就是养成好习惯。
可好习惯怎样才能养成呢?
科学研究表明,学生养成一个好习惯,需要坚持三周的时间,也就是21天。
先复习再写作业,是个好习惯,谁都清楚,但是,你能坚持21天这样做吗?
给自己列一张21天的表格,把自己要养成的好习惯写上,坚持一天,标明一天 。
当21天全部标明的时候,你成功了!
在养成好习惯的靠前个阶段,也就是1—7天的时期,踌躇满志,勇敢开始。
到了这个时期,你一定感觉到了累。思想上开始动摇,真是不想坚持了。许多人都是在这个时期放弃的。
到了8—14天的时候,每每自己想放弃的时候,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你熬过了今天,就是较好的自己。
可以在那张有21天表格的纸上,写下一句鼓励自己的话,大声读一读,坚持下来 。
好习惯已经渐渐养成,每天不那么做都觉得会缺少点什么。
好习惯已经全面进入自己的潜意识,你也尝到了好习惯带来的甜头吧!
当那张有21天表格的白纸已经被你画上21个色彩的时候,好习惯已经成为了你的一种生活方式,你和它融为了一体 。
恭喜你,你成功了!
明天的太阳照耀的,是一个全新的你 。
请关注“禾页老师”,一起交流教育话题。
我们都知道习惯的力量,也知道习惯对成功还是失败有多重要的影响,那么,习惯是不是可以养成和改变的?有没有一些好用的方法呢?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对于"习惯养成",曾留下一段颇有见解的定义:"人的行为总是一再重复。因此,卓越的不是单一的举动,而是习惯, 人是被习惯所塑造的,优异的结果来自于良好的习惯,而非一是的行动" 。
正所谓习惯构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当一个个习惯叠加起来,它就变得牢不可破,难以被轻易改变。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孩子做事情都喜欢拖拉磨蹭,假期作业总是拖到临近开学时去完成,叫来吃饭也是在电视机前久久不愿离开,经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马上就来。"其实这种懒散与拖延症也是一种可怕的习惯。
据研究,养成一个习惯需要21天,就是说,一个习惯的形成,一定是一种行为能够持续一段时间,他们测算是21天。当然,21天是一个大致的概念。根据我们的研究发现,不同的行为习惯形成的时间也不相同,一般需要30~40天,总之是时间越长习惯越牢。
我们是习惯的动物,我们百分之九十五的行为是通过习惯养成的。坏习惯就像一条太多漏洞的破船,任你想尽办法,也无法阻止它下沉,那么你为何不弃船逃生呢?
习惯就是习惯,丢弃它并不容易!任何人都无法把它一下子抛出窗外,而你要像下楼梯一样,一步一阶,慢慢去改。要改变你的坏习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实行21天法则。
主张幸福主义的哲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习惯改变,人格就会随之改变;人格改变,命运就会随之改变。 英国诗人德莱顿也说过:"首先,我们培养习惯;后来,习惯塑造我们。" 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也6说:"卓有成效是一种习惯,习惯的养成必须依靠反复实践。"
阅读《不抱怨的世界》(A Complaint Free World)一书,美国知名牧师威尔·鲍温发起了一项"不抱怨"活动,邀请每位参与者戴上一个特制的紫手环,只要一察觉自己抱怨,就将手环换到另外一只手上。以此类推,直到这个手环能持续戴在同一只手21天为止。
为什么是21天呢?书中说,母鸡要花21天才能孵好蛋。人需要经过21天才能将一项新的行为培养成习惯。这就是"21天法则"。
据研究,大脑构筑一条新的神经通道需要 21天时间。所以,人的行为暗示,经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而90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实验游戏。
将手掌张开,十指交叉合起来。重复一次,再重复一次,再重复一次。打住,看一看是你的左手大拇指在上,还是右手大拇指在上?即使再重复几次,还是不是同样的结果?肯定是。这表明了什么?
结论一:人是按习惯行事的。
继续进行游戏,现在请刻意反过来交叉双手。如果刚才左手拇指在上,就改成右手拇指在上;反之亦然。有什么感觉?不自然。这又表明了什么?
结论二:改变习惯是一个不舒服的过程。
再继续游戏,请按照刻意反过来的交叉动作,稍稍用力重复一次,再重复一次……重复21次。现在有什么感觉?是不是感觉自然一点?
结论三:习惯是可以改变的,只要不断重复。
心理学家研究指出,如果你不断重复一个行动,坚持21天以上,就会形成习惯;如果坚持重复90天以上,就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坚持重复365天以上,你想改变都很难。同理,一个想法,重复21天或重复验证21次,就会变成习惯性的想法。这就是养成好习惯的"21天法则"。
习惯的形成大致分三个阶段:
靠前阶段:1~7天。这个阶段的特征是"刻意,不自然"。你需要十分刻意地提醒、说服自己改变,在改变的过程中,你会觉得不自然,不舒服。
第二阶段:7~21天。不要放弃靠前阶段的努力,继续重复,这时跨人第二阶段。这个阶段的特征是"刻意,自然"。你已经觉得比较自然,比较舒服,但是一不留意,还会回复到从前。因此,你还需要记得提醒自己改变。
第三阶段:21~90天。这个阶段的特征是"不经意,自然"——这就是习惯。这一阶段被称为"习惯的稳定期"。一旦跨入这个阶段,你已经完成自我改造,这项习惯就成为你生命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会自然而然地为你"效劳"。
好习惯、坏习惯均是如此,在不断的重复中慢慢形成。
找出你最想养成的一个好习惯,每天记日记、每天锻炼身体都可以,尝试运用下面的"21天法则"行动技巧。
据研究发现,影响21天效应的主要因素有如下方面
1、旧习惯、旧理念对新习惯、新理念形成的干扰。
当两种习惯、理念在形式上有很大的相似性,但其中某些因素都要求相反的内容时,就会发生干扰。
实践表明,旧习惯、旧理念越是巩固,新习惯、新理念的形成就越容易受到干扰。因此,在旧习惯、旧理念干扰下学习一种新习惯或新理念,就会时常出现某些顽固性的错误。这些错误来自旧习惯、旧理念中的成分。可见,一个新理念或新习惯的形成需要21天(或重复21次),是与旧习惯、旧理念的干扰有密切关系的,这也可以说是产生21天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
2、理念与习惯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
这一点前面已经谈及,它需要三个阶段才能形成。如用美国凯尔曼(1961)的研究,它也需经三个阶段。
靠前阶段,顺从。即表面接纳新理念、或开始新习惯,在外显行为上表现出尽量与新的要求一样,而在实质上未发生任何变化。此时,最易受到外部奖励和惩罚的影响,因为顺从可获得奖励,不顺从就会遭到惩罚。可见,新理念、新习惯的形成一开始多数是受到外在压力影响而产生的,自发的是极为少见的。
第二阶段,认同。认同是在心理中主动接纳新理念、新习惯的影响,比顺从更深入一层。因此,此时意识成分更加浓厚,不再是被动的无奈的,而是主动地、有意识地加以变化,使自己尽可能接近新理念、新习惯。
第三阶段,内化。此时新理念、新习惯已完全融于自身之中,无任何不适之处,已彻底发挥新理念、新习惯的作用。
一般而言,这三个阶段对非特异的理念、习惯只需21天便可形成,这是大量实验与实践的结果。
3、新理念、新习惯的形成需要不断地重复,即使简单的不断重复也是十分有效的。
21 天效应不是说一个新理念、新习惯只要经过 21 天便可形成,而是21天中这一新理念、新习惯要不断地重复才能产生效应。
这也是现在许多广告不断播报的原因所在。当然,这里所讲的21条是对新理念、新习惯的中等程度而言的,强度低的、简单的新理念、新习惯的形成就可能会形成的快一些,强度大的、复杂的新理念、新习惯就可能形成的慢一些,这些都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我们的大脑喜欢安于现状,它会抵抗变化,就像每天在熟悉的公园大道上慢跑散步,但有一次心血来潮决定换一条没有人迹的林中小径穿过公园,大脑就会产生警觉,会觉得危险,自然地去排斥。所以把坏习惯纠正,就等于是换一条新的林中小径前行。
所以这世界上并没有永远无法改变的坏习惯,只有每个孩子愿不愿意踏出想要改变的靠前步!
养成一个好习惯是需要长久和周期性的去训练,就像下楼梯一样一步一台阶,慢慢去改正,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运用"21天法则"。
我们经常听到别人说:"我拖延的习惯不好。""我有睡懒觉的坏习惯。"听起来挺有自知之明的,可是,为什么那么多人明明知道自己的坏习惯,却丝毫不打算改变呢?坏习惯就像慢性病——早晚会致命,只不过不是马上,而可能是几年、十几年、几十年后。所以,很多慢性病患者明知自己的疾病是不良生活习惯造成的,比如缺乏运动、生活不规律、吸烟等,却宁愿保持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完全不顾身体实际上在以加速度恶化。"不马上致命"恰恰是坏习惯最可怕之处。坏习惯明明在起作用,情况明明在恶化,当事人却觉得"没事儿"或者"问题不大",当然缺乏改变的动力。
康奈尔大学的教授做过一项有名的实验。他们把一只青蛙冷不防丢进煮沸的油锅里,青蛙在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用尽全力跃出使它葬身的油锅,跳到地面,安然逃生。
半小时后,他们使用一个同样大小的铁锅,在锅里放满冷水,然后把那只死里逃生的青蛙放在锅里。这只青蛙在水里自在地来回游动。实验人员偷偷在锅底点燃木炭,慢慢加热。
青蛙不知究竟,仍然在微温的水中享受着,等锅中的水温已经要把它煮熟,它才有所觉察。但一切为时太晚,它已经全身瘫软,呆呆地躺在水里,最终葬身锅底。
如果你没有动力改变自己的坏习惯,请扪心自问:你是要成功,还是要失败?不改变,就意味着失败;要成功,就别无选择,立即改变。
性格,其实就是一堆习惯的组合体。
没有改变不了的习惯,只有你不想改变的习惯。
没有改变不了的性格,只有你不想改变的性格。没有改变不了的命运,只有你不想改变的命运。
站在人群顶端的成功人士说:"一个人连性格都不愿意改变,怎么可能成功?"
一家跨国集团的创始人年事已高,他准备退休,当务之急就是从三个儿子中挑选接班人。他思来想去,觉得大儿子学识、为人、才干都很出众,是最合适的人选。于是,他把大儿子找来,准备和他好好谈谈。谈话一开始,父亲坦诚地表示对大儿子的欣赏和信任。但老人也坦白地说,他唯一的忧虑是大儿子抽烟的习惯。因为根据他的经验,一般抽烟的人到四五十岁,健康就会走下坡路。而四五十岁正是一个男人发展事业的紧要关头,如果这个时候健康出问题,自然难以担当重任。他还有更深层的顾虑:"我很怀疑,一个人如果像连抽烟这种不良习惯都不能克服,那他怎么能委以重任呢?"
大儿子一直在全神贯注地听父亲说话,手里正点着一支烟。他听了父亲最后一句话,内心受到强烈的震撼。他知道从这一刻起,自己必须下决心,并立即付诸行动。他一言不发,把手中的烟在烟灰缸里使劲一拧,从此再也没有吸过一支烟。
从这个真实的故事中,你可能已经看到,要戒除一个坏习惯,必须真正领悟这个坏习惯的危害性。
直到今天,还有很大一部分家长把孩子视为"掌中宝",对孩子过分溺爱。如果家长对孩子的坏习惯也一并"关心呵护",不愿去帮助孩子改变的话,那么这对孩子的成长将会是百害而无一益的,放纵孩子的坏习惯就会让坏习惯变得自然而然,这些坏习惯必将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羁绊。
让自己清楚地了解到新习惯带来的好处,因为感情远远比理性的强迫更有动力。
1.把它当成一个试验。像一位科学家一样,把培养习惯当一次尝试,而不是一个跟自己较劲的心理斗争。这将有助于你客观看待自己的改变过程,随时调整和正确对待结果。
2.将计划写在纸上,并告诉你的家人或者朋友,给自己制造一种"外在压力"。
3.保持简单,从而更容易坚持。建立一个新习惯,较好只给自己提几条具体要求。
4.坚持,但不要追求完美。一步一步地做,不要指望一次性全部改变。
成功,就是简单的事情反复地做。有人之所以不成功,不是因为他做不到,而是他不愿意去做那些简单而重复的事情。
所以,只要你开始行动,并坚持下去,就会取得意料之外的效果。
如果你有睡懒觉的习惯,但"确实起不来",只是因为你内心并不觉得睡懒觉有多严重。那你较好在纸上计算一下,自己每天因为睡懒觉浪费多少时间;这些时间你的同事或竞争对手在做什么,能产生多大的效益,较好具体到金钱;你有没有因为睡懒觉耽误什么事,如果那件事进展顺利,可能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机会?
好习惯养成非一朝一夕,罗马城也不是晚上之间就能建成。养成好习惯,戒掉坏习惯,认定一个目标去坚持完成,这不仅是每位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上需要去做到,孩子们的家长在"21天法则"中也一样会获得收益。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做一件事情能够坚持21天以上,就可以形成或改变一个习惯!
以上就是21天养成一个规律叫什么定律?的详细内容,希望通过阅读小编的文章之后能够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