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于困境逃脱不了的人叫什么
孤独的时候,特别适合读姆罗热克。我最近,深有感触。读斯瓦沃米尔·姆罗热克的《三个较长的故事》这部小说集的时候,我正在等待驾照科二的考试,大概三个小时过去了,考试官还在清理考场上的指......接下来具体说说
鲁滨逊是丹尼尔·笛福所著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主人公,他的人物性格特点是他的个性坚毅、智慧勇敢以及在困境中展现出的逃生才能。在整个故事中,鲁滨逊经历了一系列的艰难困境,但他凭借着他的勇气和聪明才智,成功地逃脱了困境,生存下来。
1. 坚毅: 鲁滨逊的坚毅是他能够在荒岛上生存下来的关键因素之一。他在被漂流到荒岛上后,一开始感到孤独和绝望,但他没有放弃,而是努力寻找食物和水源,搭建小屋和船只。他经过长时间的努力,逐渐建立起了自己的生活体系。他的坚毅不仅体现在他对生存的渴望,还体现在他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的态度上。他不屈不挠,永不放弃。
2. 智慧: 鲁滨逊是一个聪明才智过人的人,他的智慧使他能够从各种困境中找到解决办法。他利用岛上的资源,制造工具和武器,解决了食物和安全的问题。他还通过观察和学习岛上的动植物,掌握了一些生存技巧。他的智慧还体现在他对自然环境的理解和他在建设小屋和船只时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上。
3. 勇敢: 鲁滨逊在面对危险时展现出了惊人的勇气。他面对野兽和敌人的威胁时毫不畏惧,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去保护自己和他人。他在建设小船的过程中也要面对巨大的风险,但他毫不气馁,始终保持着冷静和勇敢的心态。他的勇敢不仅体现在面对外部威胁时,还体现在他主动面对自身的困境和恐惧时。
在《鲁滨逊漂流记》这个故事中,鲁滨逊展现了一个个性坚毅、智慧勇敢的困境逃生者的形象。他的坚毅使他能够在困境中保持乐观和积极的态度,不断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他的智慧使他能够利用周围的资源和自然环境,找到生存的方法。他的勇敢使他能够面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始终保持勇往直前的精神。鲁滨逊的人物性格特点在故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给读者展示了一个坚强、聪明和勇敢的人的形象。
鲁滨逊的人物性格特点也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和反思。他的坚毅告诉我们,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我们不能轻易放弃,而应该坚持不懈地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他的智慧告诉我们,知识的积累和创造力的发挥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他的勇敢告诉我们,面对困难和危险时,我们应该保持冷静和勇敢,勇往直前。鲁滨逊的人物形象启发了很多人,成为了很多人心中的榜样。
总之,鲁滨逊的人物性格特点体现了他作为一个困境逃生者的顽强和勇敢,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深刻的启示。他的坚毅、智慧和勇敢是我们在面对困境时可以借鉴和学习的品质。我们可以从鲁滨逊身上汲取力量,面对困难时保持积极的态度,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保持勇往直前的勇气和冷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困境中生存下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如何培养坚毅、智慧和勇敢的品质?
- 培养坚毅的品质,可以通过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来锻炼意志力。尽量寻找自己的内在动力和目标,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坚持不懈地追求。
- 培养智慧的品质,可以通过广泛阅读和学习来增长知识,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与不同的人交流和互动,接触多样化的观点和经历,也是培养智慧的重要途径。
- 培养勇敢的品质,可以通过面对自己的恐惧和挑战来逐渐培养勇气。克服内心的犹豫和恐惧,展开积极的行动,勇敢面对不确定性和风险。
先秦诸子百家中,大多偏重对社会*治伦理的探讨,唯独庄子思考的重心是个体的生命价值和精神家园。庄子生活在诸侯争雄称霸、各国战乱不休的战国年代。面对动荡的社会,各家各派都在寻求医治社会弊病的良方。
孔子以兴仁扬义为救世之方,孟子以仁政爱民为治国之道,墨子以兼爱非攻为平乱之术。然而这一切只有远益而无近利,并不能解决各国君主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所以孔子周游列国而到处碰壁,孟子之言被认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墨子那种苦行僧似的言行,也未曾见用于世。
当时被君王所看重并采纳者,唯法家、兵家与纵横家之术,即司马迁所谓“以攻伐为贤”。然而法家、兵家与纵横家只可争得一时之利,并不能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也谈不上人性的圆满与完善。
老庄在*治上主张“无为而治”,这是他们提出的“道生万物”和“道法自然”的哲学命题在*治上的必然逻辑结论。
“无为而治”并非简单的消极无为,面对“礼崩乐坏”的现实,道家也是想救世的,只是反对任何具体的社会改*理论和方案,主张绝圣弃智、绝仁弃义、恢复素朴,因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道家的*治哲学实际上是对统治者的不善作为和强制干涉政策的一种反动,“无为”其实应该是“善为”。然而,时值战国诸侯争霸,各国纷纷想实现富国强兵之梦,唯恐求强求霸而不及,怎会耐烦聆听道家这番“慢腾腾”的哲学?
于是,庄子由老子的救世转向救人,他所关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在乱世中安顿生命,就是作为主体的个人如何摆脱种种束缚,获得完全的精神自由和开放*的人格。
庄子透过战国时代的社会纷乱,深刻地洞察了人性的弱点和人生的困境。战争和权力不仅残害了生命,而且扭曲了人性。面对社会文明的进步和财富的积累,人性中的罪恶如自私、贪婪、狡诈等也日益*胀了,人们终日忙碌于追名逐利,不自觉地陷入了“人为物役”的状态,迷失了人生的真正归宿。
庄子认为人生面临三大困境:
靠前,死亡的自然之限。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人注定要死亡,这是人生的大限。人有生必有死,死是人生的终结,人生便是趋向这个终结的一个历程。
在生命的历程中,死亡的因子无时无刻不隐伏在人的身上,因此人们常常恐惧死亡,但这只是对于“别人的死亡”的感觉,自己却从未经过;一个活人,永远没有与人同死的经验。死是个人的事,不能由任何人来取代,每个人都必须面对它,没有其他人可以帮助你。
正如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所说:这时候你便陷入完全孤立无援的境界,恐惧之情出现是可想而知的。庄子对大限的必然到来,表现出一种深深的悲哀,然而他不是悲观主义者,而是在对生命短暂的深沉的慨叹中蕴涵着对现世生活、生命的积极肯定。
庄子强烈要求从这种人生困境中超脱出来,这种超脱不是企求人的感性生命存在的永生,而是以达观的态度对待生死,认为生死的变化就像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那样最自然不过了,所以应坦然处之。
庄子说:“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也。⋯⋯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过着健全的一生,乃是享受圆满的死亡;肯定生,乃所以肯定死;死的价值,有赖于生来肯定,死的意义有赖于生来赋予。你若有能力来掌握你的生,你也有权力来埋葬你的死。⋯⋯由此可知庄子的生死观念决不是消极的,更不是出世的。”
第二,必然与自由的冲突——社会之限。 人的存在是社会和历史的,个体的人必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
“天下有大戒二:其一,命也;其二,义也。子之爱亲,命也,不可解于心;臣之事君,义也,无适而非君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是之谓大戒,是以夫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夫事其君者,不择事而安之,忠之盛也。”
“大戒也可以看做是两个大‘桎梏’或者‘枷锁’,存在于人的生命之中。不过这枷锁不是人自己安置上去的,而是命运,是天。只要你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从降生的那一刻起,你就被套进这桎梏之中,无法逃避。这是与生俱来的,无法选择,因此也无法抗拒。认识到这一点是很无奈的,特别是对一个追求自由的人来说,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认识到限制正是追求和获得自由的前提。”
既然忠孝是不可逃脱的义务,那么“自事其心者,哀乐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行事之情而忘其身⋯⋯”就是说外在的必然不可改变,那么就既来之则安之,顺世知命,追求心灵的自由。
第三,情与欲——自我之限。 庄子认为,人的生活的充分展开和精神自由的获得,除了受到自然大限和社会时命的制约外,还有一重自我设置的障碍——哀乐之情和利害之欲。庄子认为,哀乐之情是人与生俱来的,不可能去之。“哀乐之来,吾不能御;其去弗能止。悲夫,世人直为物逆旅耳!”
“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不外化”,意思是说得道者行动能顺随万物的运动(所谓外化)而心神宁静(所谓内不化),而世人则一时乐一时悲,心理因外物的影响而变化不定,简直成为外物寄居的地方。
同样,庄子认为利害之欲也是人之所不能免,为人的本性所固有。“夫声色滋味权势之于人,心不待学而乐之,体不待象而安之;夫欲恶而避就,固不待师,此人之性也。”
如何剔除人们心中的贪欲?老庄认为人生的幸福在于知足常乐、安于所得,对待功名利碌应视如过眼烟云,来则取,去则舍,超然外之。 若能做到清心寡欲、自得其乐和适可而止,就能抵消由于不满足给人带来的痛苦,“无天怨,无人非,无物累”,人摆脱了欲望诱惑的束缚,也就在思想上解脱了自己,从而“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康德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不过是工具和手段,只有人才是唯一的目的。“人,实则一切有理性者,所以存在,是由于自身是个目的,并不是只供这个或那个意志利用的工具。”只有人才是目的的思想,庄子早就有之。
在庄子看来,个人生存的意义与目的,显然不在于任何外在于人的东西。个人并不是被任意驱使的工具,不仅不是他人任意驱使的工具,甚至不是自己情欲或意志的工具。个体本身即具有*的价值与意义,存在本身即是存在的价值。人自身的存在与发展,就是人的*高目的,就是人生的终极意义。
在中国历史上,庄子最早发现并确立了个体存在的*性与自主性。 而个体意识的混沌,个性的匮乏,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点,也是它的顽症和惰性。相比较而言,庄子突出个性,突出个体的*性和自主性,就显得难能可贵了。
既然庄子把人自身的存在与发展看做是人的*高目的,必然会对那种“人为物役”的现象发出强烈的抗议!“故尝试论之,自三代以下者,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也。⋯⋯伯夷死名于首阳之下,盗跖死利于东陵之上,二人者,所死不同,其于残生伤性均也。”
“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成功,茕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 ”庄子深深悲叹人生一世劳碌奔波,心为物役,空无意义。
尽管从大夫到小人,从盗跖到圣贤,他们各自为不同的外物所役使,或为名,或为利,或为家族,或为国事而奋斗、牺牲,但他们就残害自己个体的身体生命、就损害个体的自然本性而言,则完全相同,是同样可悲的,都是“人为物役”,失去自由。
庄子本人把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洒脱,看得比物质上的富有与满足更为重要。 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
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太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卿相之位是多少人所梦寐以求的,而庄子对如此之尊位却不屑一顾,将做官为相比之为郊祭之牺牛。他宁肯做游戏于污渎之中却逍遥自在的小猪,也不愿做没有半点自由的牺牛。
庄子不仅蔑视功名富贵,并且对那些趋炎附势、贪图世俗利碌之士极尽嘲讽,如宋国人曹商、诤友惠施。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深受“学而优则仕”的影响,常常感叹怀才不遇,生不逢时。多少人官场失意而遁于道、释,可又有几人真正领悟到庄子的心迹?
中国知识分子缺乏*人格,上下几千年,又有几人不为地位、权势、名利所动,而只醉心于艺术与科学?此乃艺术与科学的不幸,也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不幸。在中国,知识分子的出路与归宿似乎只有一条,就是投身*治,逐于仕途。
“学而优则仕”,不仕又何优?社会如是看,知识分子亦如是看。所谓怀才不遇,所谓生不逢时,不过是仕途不顺、官场失意的代名词。相比而言,庄子的这种率真洒脱的人生观,就非常难得了。
有人认为庄子的思想是一种消极无为的人生哲学,容易使人“心若死灰”、“身若槁木”,无欲无求,造成了一种顺天知命的民族惰性。其实这只是一种表面认识,是对庄子的狭隘理解。 老庄思想的最深刻之处,在于他们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早期就揭示了文明发展的副作用,尤其是人性异化的现象,并对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老庄并不完全反对我们人类文明向前发展和人们追名逐利,而是反对我们人类一味往前走,无限度地追求人文创造乃至财富、成就、功名、利欲,结果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人为外物所役,精神委顿。
庄子的人生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他认为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一切应以是否有助于人性的圆满与完善为尺度。在庄子看来,人生靠前要义就是心灵的自由。“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蓄乎樊中。”
草泽中的野鸡觅食寻水尽管很艰难,但它也不愿意被蓄养在笼子中,因为保持天然的自由状态比免受饥渴之忧更重要。庄子在此高扬动物的自由,目的是为了比拟人的自由,为了给人的自由提供一个理论的支点。
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东西在阻碍着人们实现自由,如仁义道德、世俗价值、名位利碌、政教礼法等。要实现自由必须摆脱这一切奴役人性的樊篱。庄子本人手持钓竿谢绝楚王的千金之聘、宰相之位,还把国相的尊位比为“腐鼠”,把君王的宠爱视为文服牺牲,宁愿穿破衣、打草鞋,像猪一样自由自在地游戏于污泥中,“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还有他与惠施游于濠梁之上,感叹儵鱼出游之从容,以及庄子梦见自己变为栩栩飘舞的蝴蝶, ⋯⋯这一切一切都表现了庄子对自由逍遥的向往与赞颂。《逍遥游》作为《庄子》一书的首篇,正好体现了庄子思想的主旨与其人生境界。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文明愈来愈发达,技术对生活的干预也越来越突出,与此同时,也造成了物对人的统治。
人创造了物,本该是要物为人服务,而现在人却为物而奔忙,物与人的关系被颠倒了。人如同上足了发条的钟表,终日身不由己、无休无止,没有思想地做着机械运动。物,不仅成为统治人的东西,而且连人本身也成了机器和碎片。庄子高举逍遥游旗帜,其根本意义就在于对抗物对人的统治。
毋庸讳言,和任何传统思想文化一样,庄子的思想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他因崇尚自然高远,鄙弃狭隘功利而走上极端,主张绝对虚无,反对一切作为,甚至进而反对一切人类文化、知识和技术的进步,否定文明的价值。
“子贡曰,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既然机械技巧使人心智变得不纯,那么怎么办?答案是回到最原始的远古社会里去。
“当是时也,山无蹊隧,泽无舟梁⋯⋯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民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卧则居民,起则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与糜鹿共处,耕而食,织而衣,无有相害之心,此至德之隆也。”庄子否定并舍弃一切文明和文化,要人们回到无知无识、浑浑噩噩的原始状态,认为只有那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但历史并不随这种理论而转移。从整体来说,历史并不回到过去,物质文明不是消灭而是愈来愈发达,技术对生活的干预和在生活中的地位也如此。尽管这种进步的确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历史本来就是在这种文明与道德、进步与剥削、物质与精神、欢乐与痛苦的二律背反和严重冲突中进行,具有悲剧的矛盾性;这是发展的现实和不可阻挡的必然。”
其次,他因反对权威和社会等级、批判社会弊端而放弃社会责任,片面追求*意志而忽视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群己关系的必要性。他所追求的绝对自由主要是个体性的和精神上的,对确立外在的基本自由权利、制约权力扩张并没有提供可操作的规范原则,因而其追求的个体自由并没有真正的保障而极易滑入放浪形骸、玩世不恭的混世态度,等等。
不过,虽然庄子思想有一定的消极性和虚幻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已成了历史博物馆中的思想化石,就像任何一家、一派之言,既有其片面而深刻之处,也有矫枉过正的一面,但都包含了具有持久生命力的真理因素。
他所主张的自由逍遥,不仅在古代社会对文人的文化心态起到过深远的影响,而且对于生活在紧张忙碌、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中的我们,仍不失为清心剂、醒脑丸。
我们也许做不到“不随物迁,游乎尘外”,但我们至少应该在为功利奔波之余,去体味一下“回归自然”的感觉,去欣赏人生路途上的风景;在失意之时,保持一份宁静与平和的心境。总之,一切以心灵自由为主体,用审美的态度度过人生,这就是庄子人生哲学的最大魅力与价值。
来源:《哲学动态》
原标题:庄子人生哲学辩正
作者:王新婷
●你的时间正在被资本与技术的共谋侵占
●陈嘉映:哲学的语言是大白话好,还是晦涩的好?
●周濂:当公共知识分子变成“公知”
●中国乡村青年的犬儒主义
孤独的时候,特别适合读姆罗热克。
我最近,深有感触。
读斯瓦沃米尔·姆罗热克的《三个较长的故事》这部小说集的时候,我正在等待驾照科二的考试,大概三个小时过去了,考试官还在清理考场上的指示痕迹。因为是第二次考科二,我格外的紧张,心里面好像总是吊着一口气,不能完全让自己放松下来。
为了避免自己陷于无聊的疲惫,我随身带了姆罗热克的《三个较长的故事》。
斯瓦沃米尔·姆罗热克的《三个较长的故事》包含:《骡子手册》、《我亲爱的低等生物们》、《莫妮萨·克拉维尔——爱情故事》。
和现在的快餐作品有很大的不同,这本书整体上段落都很长,期间充斥着大量的细节描写,如果我正青春年少,估计一定是按捺不住,会弃书而逃。然而, 正因为我的孤独,连手机都不想看的我,竟然真的把作者的文字读进了心里。
《骡子手册》是一部“教科书体”的小说。小说的主人公,在学校读书的时候成绩平庸。他思考,是否有这样的一个学科,是他特别擅长的,且至今尚未被人发现的。于是他创立了“骡子学”,并最终成为了一名著名的骡子学家。
他开始不断明确骡子学的研究对象,以及研究成果。有人反对他用骡子学去命名一门学科,认为这是对骡子这种忠厚老实动物的不公平。可尽管如此,在很多人的口中,骡子就是用来骂人的。
骡子最大的特点是: 它专吃琐碎,每天有成千上万琐碎的东西,在它们永远填不满的嘴里消失。
探究骡子在我们生活中的价值,也就是探究骡子的思想理念。
这位骡子学教授,开始用做实验的方式,来了解研究对象。
于是,我们不断发现骡子:
如果有人问骡子:你为什么这样做呢?
骡子会回答: 那又怎么样?
是的,他们从来都不会有特别的智慧。那又怎么样?这是经典骡子学的基本问题之一。
于是,我们真的能不断地发现骡子, 他们自私自利,占尽便宜,而又觉得理所当然。
如果说姆罗热克的作品到此结束了,那么,我们看到的顶多也就算场滑稽剧。
然而,更为深刻的是,骡子样本,竟然指向着腐朽的政府官员。他们是国家的蛀虫,那些不作为的官员,他们有着让人惊叹的敷衍技巧,居然可以这样不承担任何责任,不做任何决定,不伤害任何人。(尽管初衷如此,但结果一定是伤害了某些人的利益)
更让人不寒而栗的是: 还有更多的人对自己的生活无能为力,而又担心他人说自己随波逐流。于是便发出孤独的叫喊,想要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最后却只能逃避。
这种孤独感,我体会过。斯瓦沃米尔·姆罗热克之所以如此了解这种孤独,也是因为他坎坷的个人经历。
斯瓦沃米尔·姆罗热克,1930年6月26日,生于波兰南部的博任齐纳镇。二战爆发时,斯瓦沃米尔·姆罗热克年仅9岁,尽管那时候他还不能参与到战争中去,但战争的残酷和伤痛,却持续地影响着他的作品。这种阵痛,甚至决定了斯瓦沃米尔·姆罗热克这一生的创作走向:他关注现实,关注祖国,关注破碎的东欧,关注人性。
他用近乎荒诞的文字,构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他自己的法则,在他的文字下,我们所有熟悉的规则都经过了修正,加以夸张甚至扭曲了某一部分,连价值观的层级和秩序也都颠倒错乱了。可这正是作者的艺术独到之处。
他是20世纪波兰最为重要的剧作家,正是他,开创了一种独特的荒诞风格,也因此改变了波兰现代文学的基调。他的小说常常具有超现实的意味,擅长用荒诞的比喻来映衬人物在现实生活中的处境。
司汤达曾说:“小说,是一面镜子,鉴以照之,一路行去。”在一切都破灭下去之后,他决定用自己的作品映照波兰人民的残酷现实。
《莫妮萨·克拉维尔——爱情故事》中,我没有看到任何爱情的痕迹。然而,作者却起了一个这样的标题,着实具有反讽的意味。
他没有写爱情,那他又写的是什么呢?
在威尼斯丽都的海边,主人公遇到了一个女人。这个女人,正是闪闪发光的大明星莫妮萨·克拉维尔。她由两位先生陪同着,正在前往怡东酒店的路上。他的帽子上的丝带惊扰了莫妮萨·克拉维尔的马,陪同的先生便请求他摘下帽子。
这样的邂逅,本是萍水相逢,但莫妮萨·克拉维尔却对他发出了去怡东酒店的邀请。
来自于上流社会的橄榄枝,对他来说,充满了无尽的诱惑。这诱惑甚至远远大于这个女人对他的吸引力。而莫妮萨·克拉维尔的这种出乎寻常的邀请,让他陷入了深深的自恋,他认为莫妮萨·克拉维尔爱上了自己。
其实,这不是一个爱情故事,这是一个波兰人在面对西方文明时自卑心的表露。
“其实我一直有一个希望,一个有时候难以坚持下去的希望——哪怕我贫穷又平凡、不善交际、年轻、来自一个遥远且不知名的国家,但我内心还是期待着某个可以让我出人头地、匹敌伟大世界的机会。不仅要匹敌,还要超越这世界。对于每一个像我这样并处在相似境遇中的人,为自己的尊严而战是最困难的一件事。战斗的方式有很多种,而如果无法战斗,就有必要藐视。”
因为自卑,所以不奢望拥有。觉得自己不配,就只能去藐视。
读这段文字的时候,我总想起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这两个人的性格都有点蹩脚,却都能在精神上取得某种仅能说服自己的胜利。
他去参加宴会,但始终没有见到莫妮萨。他喝醉了,最终展现出了内心的愤怒。“被打掉了,先生,为了自由被打掉了,我的民族的苦难!”他大声呼喊,可是,他的民族的苦难没有人关心,他的呼喊,无人回应。
他成了莫妮萨的绯闻男友,报纸上说,他是一个年轻的俄罗斯人,莫妮萨没有辩解,他便顶着俄罗斯人的头衔砸碎了艺术家KMB豪宅里面的很多艺术品,却无人敢追究,还有拍手称赞,夸这样的破坏是有眼光。而他也发现了莫妮萨的无奈,在闪光灯下永远无法真实活着的痛苦。
终于,有同伴认出了他。他不是一个俄罗斯人,他也不是知名女星的男友,一切最终都如一场梦。
这就是斯瓦沃米尔·姆罗热克笔下的爱情故事,读来是如此沉重。它甚至没有触及到爱情的表皮,然而,我却感到,人格都无法*的人,是无法拥有爱情的。
所以,斯瓦沃米尔·姆罗热克是孤独的。我理解他的孤独。
《我亲爱的低等生物》是我最不忍心去谈及的一篇,因为斯瓦沃米尔·姆罗热克实在是看得透彻,有些人就是这样,为了显示自己的高贵,偏去选择不如自己的伴侣。
《我亲爱的低等生物》中,主人公是一个从学生时代起,就对美有着极致追求的一个人,到最后,他成为了一名美学教授,却最终娶了一位“纯粹由缺点构成的、外貌丑陋、心肠恶毒、目光狭隘、愚蠢痴呆”的女人。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本不该如此的,对不对?
刚开始,我也不理解。但随着文章的一步步剖析,我竟然发现这样的结果又是多么的合乎情理!
这正是作者的厉害之处,他因为想获得世俗的成功,嫉妒害怕自己的失败,进而放弃了对美的追求,转而选择与丑陋的“低等生物”们谈情说爱。
这又会是一种怎样的孤独呀!
纵使世俗生活再成功,也难掩内心的荒凉。这又可见,不能人格*的可悲。
人的一生,注定扎根于童年和少年。读序言的时候,我很认同这一点。
斯瓦沃米尔·姆罗热克,生于小国,历经飘零,国人尊严尽丧,一生都在追寻精神的*,却又惶惶不得。斯瓦沃米尔·姆罗热克走出波兰,却始终心系波兰,他深切地爱着自己的国家,却又一直在逃离故土,最终长眠于法国。
和斯瓦沃米尔·姆罗热克同时代的米兰·昆德拉,贡布罗维奇,米沃什等等,他们最终,也都走出了自己的故土,成为了“世界性的人”。
孤独的人,是让人敬重的。孤独是一种力量,让人一直在寻求突破的方向。一个民族固然如此,个体更应该自强。
合上斯瓦沃米尔·姆罗热克的这本《三个较长的故事》,我想,这几个故事确实很长,够得上品味一生。
以上就是处于困境逃脱不了的人叫什么?的详细内容,希望通过阅读小编的文章之后能够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