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是什么意思
当你说“接受”时,意味着什么呢?从汉语解释来看,接受有“承受”和“采纳”的意义,“接受是人的一种认同类行为”。从接受的英文词acceptance来看,词根cept是“拿”和“取”的......接下来具体说说
文:老友手札 普通心理咨询师
“接受、适应、改变、从自己找问题……做你们这行的是不是除了用这些敷衍我,就不会其他的了?”
有时候想想,咨询师把这些词挂在嘴边的几率确实蛮高的,也难怪有些朋友在接触了多位咨询师之后会有这样的质疑,以及对这些词的厌恶。
心理辅导与心理干预都是要解决问题的,如果总是重复着这样的词汇,初听确实会带来一些好的感受,可听得多了难免让人烦,并且也会因为“接受、接受、接受,每次你都在说接受,我也知道要接受,可到底怎么接受、我哪儿没接受,你倒是告诉我啊”,而慢慢滋生出了质疑。
很多朋友都认为“心理咨询师张张嘴就能赚钱,真是轻松的工作”。如果见谁都是重复“你要接受”、不断的照本宣科,那确实是一份轻松的工作,但真正的咨询并不是只包含“你要接受”,同时也大概率有“在你身上有哪些‘不接受’的表现”、“你可能是因为什么而不接受”、“如果我们要改变,就需要改变哪些因素,而眼前我们可以怎么做”,以及“如何去试着接受”。
而谈到“不接受”的原因,可能你会马上想到“不想”、“不愿意”与“接受不了”。
没错,对于一些朋友来说,他们“做不到接受”的原因,确实是因为“现在某些东西在他的人生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就比如:
两个相爱的人,因为现实因素而被迫分开了,双方都很无奈最终迎来的结局是离散,所以,虽然两个人和平分手了,可在各自独处的日子里,过去的细节、对方的体温、美好的回忆都在不断的拉扯着两个人,并使得他们想要和对方联系,却又最终放下手机、使得他们虽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却又难以面对现实。
对方、与对方的种种在各自的世界里均拥有异常沉重的份量,这时候两个人连“不去回忆”都做不到,何况是接受分开的现实呢。
但与这个例子相关的,还有另外一种情况:
“现在对父母的怨恨已经严重影响到你了,你确定不打算做一些改变么?”
“老师你说的我都明白,但是想起来过去他们是怎么对我的,我的心脏就开始抽疼。我也知道这样下去不好,可我不想放,我希望仇恨能一直激烈着我往前走、往前走,然后总有一天我要站在他们面前说‘没有你们,我只会过的更好’。”
“你的心情我很理解,我也明白这些情绪其实也在支撑着你,但是,就这个问题我还是想和你有更多的探讨。”
可能你并没有经历过类似的情况,但是我想你一定经历过“本来挺想要的东西,可过两天没感觉”的状况。是的,有些东西存在的时候会带给我们动力、会支撑我们去追求,而有些朋友之所以不愿意接受、不愿意放下,其实也是因为“他们担心接受了之后,自己就没动力继续了”。就好比,我是因为不想被人说丑,所以才疯狂的减肥、塑形、美颜,现在你跟我说让我接受自己、接受这样的自己,难道我要一辈子丑下去吗?
确实没有谁愿意一辈子丑下去,所以,我也支持做一些改变。
“那你不就自相矛盾了么?”
前面提到了“因为本来就很重要,所以不愿意接受、不愿意放下”,接着提到了“因为想利用这些东西自带的‘动力’,而不愿意接受、不想放下”。但我想你也看到了,那些“自带动力”的东西本身也带有“重要”这个属性,同时,两者也存在着“接受、放下其实就代表着失去”的含义,如失去彼此(重要的那部分)、失去动力。
但我觉得这里的思维太局限了。
即便选择了接受,这份重要还在、这个人也还在,不是么?
即便选择了接受,我们也还可以去改变,不是么?
我不觉得这两者是矛盾的,但可能因为在我们的认知中“接受了就代表着‘再也不见’、‘老死不相往来’”,所以我们才如此排斥、可能因为我们本就是一个对自己缺乏控制力,没办法给自己支撑、给自己动力的人,所以从小到大都是依附于“基于疼痛产生的动力”来让自己有所改变,而从没“主动改变过”,所以才觉得“接受了就等于不改变了”。
当然,这里其实还应该再稍微延伸一下。
在中国式的感情中两个人分手或者离婚之后,基本上就成为了仇人,这多半是因为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存在着太多的矛盾、隔阂与辜负,所以虽然分开了,但只要一联想到对方,我们就联想到了曾经种种的不好,而后继续将一些不好的东西放在对方身上。
我其实蛮理解这种状况的,但是很显然,无论是感情中的哪一方,分开之后都需要各自处理好上一段感情对自己的影响,这样自己才能轻松、才能在再次面对对方的时候免受过往的折磨。
而无论是因为问题分开,还是被迫分开,两个人都需要处理好这段感情和分开本身对各自的影响,但有时候我们确实太过任性了,所以想通过“不接受这个结果”来避免自己面对这些。
可说实话,即便是分开了,那未来也还有可能再次在一起,生活中分分合合的例子又不是没有,但对于那些不愿意面对、不愿意放下的朋友来说,感情与分开本身对他们的影响会持续存在,以至于再次在一起的时候,会将影响映射在相处中,让“久别重逢”变得特别辛苦。
同时,我觉得“接受是改变的靠前步”。
当我们利用仇恨、诱惑、欲望等为动力的时候,我们确实会收获前进的动力。可无法避免的是,当我们沉溺在仇恨中,自身也会变得丑恶、当我们持续追求诱惑与欲望的满足,便会逐渐失去自我,成为它们的奴隶。
所以你看,当我们选择借助这些动力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把人生的掌控权交了出去。而我想,你并不希望自己的人生往这个方向发展。
当然了,因为一开始掌控我们的本来就是本能与欲望,所以这种模式延续到二十几岁、三十几岁倒也不奇怪。故而不能轻率的就把“没有握住人生的主动权与掌控权”的责任放在自己身上,但随着我们的成长,还是要一步步的去把这些拿回来,因为这是利于自己发展的。
就比如:
我是为了避免自己“丑”,而努力变美,那本质还是认为“自己丑”。虽然通过努力确实会带来一些“美”,但“认为自己丑”的内在会让我们十分敏感与自卑,他人稍有不同意见,我们就可能遭受非常大的打击;而接受自己、接受自己就是这样,却会让自己内心相对平和,能够平和的面对生活中的不同意见,这样自己不敏感、不自卑,始终都是轻松的,不也挺好的嘛,再者,只要自己肯努力就能变美,那为什么不将“轻松”与“努力”结合起来,非得“用丑来激发自己”呢?
因为不愿意面对消化“分开”所带来影响的苦,所以我们选择“不接受”,而这里其实也同样,我们为了不去面对“接受真实自己”的苦、不允许自己暂时丑、不允许自己有丑的时候,同样选择了“不接受”。
可这些苦,只有吃下去才会变成动力、垫脚石、铠甲与轻松。而一个不被这些拖累的“自己”,才能够更好的掌控自己、掌控自己的人生。你觉得呢?
关系都是一种给予和接受,给予产生接受,接受又产生给予,上升之物必下落,输出的也必定会有回归,实际上给予与接受是同样的东西,在我们现实的生活中时常都会体现给予与接受,中国人是礼仪之邦,很是讲究礼尚往来,常来常往,那么当你在给予与接受当中所怀的意愿是最为重要的。你的意愿应该是为给予和接受者创造出快乐,因为快乐是生命的支撑,当给予是无条件和真诚的,那么你得到的回报也成正比的,所以我们在给予和接受的时候一定是要产生快乐的感觉,
关系是与人俱生
关系与人俱生,我们人时刻的是生活在各种各样的关系中的,生活中有生活关系,工作有工作关系,人与人之间是相互联系,但又是*的个体,我们人一生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人与人之间又与各色各样的人打交道互相交往,因而每个人的关系也是变化的,没有一种关系是永远不会变的,一个人从出生后自少年、青年、中年、老年。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积累了许多的知识,每一个人积累的知识不一样,每个人的理解方式方法不一样等那么每个人所处的圈子都是不一样的也就变相的体现了每个的关系圈不一样。关系也是一直处于变化中的,很多时候还变的很无常、很复杂、很曲折。
举一个简单例子有一天我接了一个朋友打的电话,他告诉:他和他的一个朋友合伙做生意,本来是很好的朋友关系,但是在合伙做生意的过程中他们产生了很多分歧,也许本不是什么涉及原则的问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刚开始可能大家不怎么去计较,慢慢的他们关系就越来越谈了,直到最后他们合伙就散伙了,这个本来是一个很好的关系,结果因某些因素他们的关系也就慢慢的产生了变化。这里有很多朋友肯定会说那么这朋友不可靠,很多时候不是以一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生活中很多时候想法不一样必定会产生分歧。这就应了<红楼梦>里有句话“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宴席”
你想收获什么 ? 请你就给予什么
当你说 “接受 ”时,意味着什么呢?
从汉语解释来看,接受有“承受”和“采纳”的意义, “接受是人的一种认同类行为”。
从接受的英文词acceptance来看,词根cept是“拿”和“取”的意思,ac有强调之意,ance名词后缀,有“状态”之意,所以接受是 一种主动行为所产生的状态 。
接受的含义除了这些字词解释,每个人对于“接受”的看法和体验不同,赋予接受这个词的含义不同。
接受有时是一种 勇气 ,不接受常常来源于内心深处的恐惧或不敢面对。比如害怕别人的看法,不愿面对脆弱失败的自己,不敢承认自己的有限。所以接受的反义词常常是“拒绝”。
接受意味着“ 暂停 ”,打破原有的思维、想法、感受和行为链条,这意味着有机会进行选择。因此,接受不是硬撑着自己而不顾身体感觉执意前行,假装强大。
接受暗含着 允许如其所然 的自由,不被“应当、应该、必须、一定”等限制性信念所捆绑。因为万事万物是发展的,无常的,每个事物都有其存在的理由。
接受并不是被动接受无法容忍的东西,也不是隔绝自己——“停止感受”,更不是听天由命或者懦弱无能地放弃选择的权利,而是平和地感受当下。
接受邀请我们“ 全然地去体验生命的财富 ,即使事物可能是在它们最糟糕的境地中”,在当下的这一刻让自己的想法、感受及身体感觉温柔地在一起,保持正念。
如果我们对自己的每一个当下都能接受,我们将诚实且开放地活在自己的每一个时刻里。下面我们来读古波斯著名诗人鲁米(Rumi)的一首诗《客栈》,去体验文字中那种简单而又深奥的意义。
《客栈》
做人就像是一家客栈。每个早晨都是一位新到的客人。快乐、沮丧、卑鄙,一瞬的觉悟来临,就像一位不速之客。欢迎和招待每一位客 人!即使他们是一群悲伤之徒 ,来扫荡你的客房,将家具一扫而光。
但你还是要款待每一位宾客。他或许会为你打扫,并带来新的喜悦。
即便是阴暗的思想、羞耻和怨恨,你也要在门口笑脸相迎,邀请他们进来。
无论谁来,都要感激,因为每一位都是由世外派来,指引你的向导。
——鲁米(Rumi)
细细品读这首诗,似乎在暗示我们,做人要像客栈,来的客人不论是谁,不管如何,就好比我们的生活空间里一次次与他人相遇,客人会来了又走,走了又来,我们永远可以在自己的原则下用非常相同的方法去“工作”——活在当下,善待自己和他人。
我们内心世界也是一样,各种情绪、想法和身体感觉来来往往,总是在不停地走进我们的内心,我们能做的就是接受它们,温柔不加评判地观察,善意地对待,防止我们在痛苦经历面前渐渐变得受限。
以上就是接受是什么意思?的详细内容,希望通过阅读小编的文章之后能够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