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产业链有哪些
(报告出品方/作者:广发证券,戴康,郑恺)一、稳增长周期的五个节点,如何观察地产?我们在 2.10《稳增长右侧,价值成长如何选择?》中提出:从政策感知、到效果确认,历史上每轮稳增长......接下来具体说说
房地产: 具体是指土地、建筑物及其地上的附着物,包括物质实体和依附于物质实体上的权益。又称不动产,是房产和地产的总称,两者具有整体性 和不可分割性。
主要包括:
土地
建筑物及地上附着物
房地产物权
法律意义上的房地产: 本质是一种财产权利,这种财产权利是指寓含于房地产实体中的各种经济利益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各种权利,如所有权、使用权、抵押权、典当权、租赁权等。
1)位置的固定性;
2)使用的耐久性;
3)资源的有限性;
4)物业的差异性;
房地产行业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房地产开发流程长,产业链环节众多。按照商品房开发流程,我们可以将房地产产业链分为上游、下游两个部分:
【上游产业链】开工建设阶段的土地、建筑原材料、设备和施工服务。
【下游产业链】主要服务于竣工交付阶段的商品房装修。
房地产产业链
从商品房开发流程来看,地产周期的时间先后顺序应该是 “拿地-新开工-销售(预售)-施工-竣工-交房装修”;
而从逻辑关系来看,地产周期的时间先后顺序应该是 “销售-拿地-新开工-施工-竣工-交房装修” ,因为只有销售好,才会有开发商积极拿地,才会有开工、建设、竣工等后续环节,反之也亦然,房屋销售是分析地产周期的逻辑起点。
房地产流程及其对应的数据指标
一级市场:政府出让土地予开发商的市场(也称土地市场)
二级市场:开发商出售商品房予消费者的市场(也称“一手房”市场)
三级市场:消费者将已购商品房再转的市场(也称“二手房”市场)
拍卖:指在指定的时间、公开场合,在土地管理部门授权的拍卖主持人的主持下,竞投者按规定的方式应价,由出价*高者获得土地使用权的行为。招标:指由土地管理部门公开招标或邀请符合条件的投标人投标,经评标后确定的中标人取得土地使用权的行为。协议:指由土地管理部门代表市政府与土地使用者,以土地的公告市场价格为基准,经过协商确定土地价格,并将土地使用权让予土地使用者的行为。
房地产项目开发全程 运作程序图-1
房地产项目开发全程 运作程序图-2
房地产项目开发全程 运作程序图-3
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各项费用占比
影响建安投资的主要因素是新开工情况和施工进度。
影响土地购置费的主要因素是影子银行监管力度、房地产销售和土地库存。
施工面积计算公式
房地产投资增速计算公式
房地产投资支出可拆分为土地购置费用与建安成本的和,其增速变化主要取决于土地购置费增速、施工面积增速及单位面积施工成本增速变化情况。
(报告出品方:中信证券)
1.1 政策预期决定地产股走势
从历史复盘看,在政策放松周期,地产板块和龙头地产股的超额收益都非常显著。
1.2 产业链业绩与新开工面积相关性较高
从历史复盘看,地产新开工面积带动产业链需求如防水、水泥等材料,两者相关性较高,但新开工以房屋正式开始破土刨 槽(地基处理或打永久桩)的日期为准,因此对建材需求的带动效应稍有延迟一季度左右。随着房屋销售面积总量持续增长,消费建材龙头公司通过全国产能布局、渠道、品牌、资金等综合优势 不断提升自身份额,业绩规模不断上升,企业市值也随之增加,同时企业市值变化与房屋销售面积波动保持相对一致。
2.1 政策收紧阶段已过去
2020年起,中央和各地陆续出台收紧政策,包括集中供地、三道红线、二手房指导价等,但政策的收紧阶段已经过去。
2.2 *务*金融委召开会议,防范房地产企业风险和向新发展模式转型
3月16日,召开*务*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专题会议,关于房地产企业,要及时研究和提出有力有效的防 范化解风险应对方案,提出向新发展模式转型的配套措施。随后多部委跟上表态。 中国人民银行传达学习*务*金融委专题会议精神,要求防范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 银保监会传达学习贯彻会议精神,要求助力“新市民”在城镇安居创业,推动房地产行业转变发展方式,促进房地产业 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财政部表示,考虑各方面的情况,今年内不具备扩大房地产税改*试点城市的条件。
防范房地产企业风险的链条:需求侧政策放松—合理置业需求释放—销售走出低谷—项目并购回暖—预售监管与交付顾 虑化解 ;在需求侧手段中,对“新市民”的置业需求资金支持可能值得重视。
2.3 政策出台进入密集周期
近期,各地开始密集出台房地产政策,包括取消和放松限购、限贷等政策,加快项目开发、推进征拆货币化,提升预售 资金使用效率,降低土地款付款要求、降低预售条件等。 房地产放松政策进入密集出台期。预计2016年以来出台政策的大部分城市,都可能不同程度放松和取消限制性政策。
3.1 销售
疫情反复导致探底时间拉长。 3月,我们跟踪的45个城市成交20.0万套,同比下降41.1%(2月下降24.7%)。 17个城市二手房成交6.4万套,同比下降34.0%(2月下降33.2%)。 4月以来,华东等地疫情影响,预计仍将压低4月销售表现。
企业销售仍然处于低位,不同信用等级企业销售降幅分化。 样本企业的3月销售持续低迷。我们跟踪的18个企业3月销售同比下降45.5%,一季度下降42.3%。 企业销售的分化十分明显,高信用公司3月的销售降幅是33.8%,和1,2月是持平的;一般信用公司同比下降了77.2%,降 幅是持续扩大的。
3.2 土地市场
全国市场低迷,核心城市市场有所改善。 2022年1-2月,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7,922亿元,同比下降29.5%。 由于销售不畅,资金紧张,地产企业拿地及投资意愿显著下降。
土地市场,核心城市挤占有限流动性。 核心城市出让土地质量提高,市场表现略好。 2022年一季度100个大中城市中一线、二线、三线城市住宅类土地出让金总额分别为524、771、895亿元,同比分别下 降49.4%、73.0%和67.1%; 住宅用地平均楼面价分别为28,863、4,934和2,785元/平米,同比分别+90.2%、-11.5%,-20.4%。 一线城市出让地块更加优质,土地市场的竞争比较激烈。低线市场缺乏吸引力,容易出现流拍等情况
基本面-土地市场:集中供地有所回暖,出让土地盈利能力改善
截止2022年3月,北京、合肥、厦门、福州、青岛等五个城完成2022年靠前批集中供地,共79宗地块,规划建面592.2万 平米,总成交额达935亿元。 土地市场整体情绪保持平稳,平均溢价率6.0%,其中合肥土地出让溢价率*高,达11.2%,同时流拍率达25.0%。
3.3 行业挑战
依靠地方国企的土地市场难言稳定
以杭州为例,看土地结构性变化趋势 。
国进民退趋势:国有企业份额提升。
本地化趋势:本地企业份额提升。
从城市结构而言,大城市的成交的土地规模是更大的,挤占了流动性资源。从企业结构而言,国企特别是地方性国企占比较高。
行业信用风险仍未解决,开始影响行业正常循环: 市场面临的四大挑战:信用、土地市场、开发投资、交付。 在我们跟踪的38家主流开发企业中,一季度末,出现债务违约、展期的开发企业有8个,其总资产占38家样本企业比重 为26.1%(按照2021年中报计算,下同),总负债为26.6%,有息负债为29.2%。 房地产企业的信用风险产生连锁反应,已经影响到行业的正常循环。部分企业甚至延期发布2021年年报,进一步影响投资者和潜在消费者的信心。
开发投资意愿始终低迷: 流动性收紧导致行业开发投资意愿始终低迷 。2022年2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3.7%,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12.2%
交付问题将削弱购房者的信心: 房企资金收紧导致交付问题削弱购房者信心,不利于长期销售回暖。
4.1 3月房价保持稳定
贝壳活跃交易数据显示,2021年三季度房价出现了明显调整,彼时按揭投放规模下降,按揭利率上升,放款周期拉长, 二手房房价出现明显下跌。但是从2021年四季度开始,随着按揭投放正常化,房价开始企稳。
4.2 居民杠杆率处于较低水平,部分城市的政策取得明显效果
经过数年去杠杆,住房交易中杠杆率处于较低水平。全国范围看,2021年住房交易金额中,来自银行、公积金中心贷款 占比为37.5%,为过去6年最低水平。京沪等一线城市甚至更低。 一些已经出现政策放松的城市,效果明显。以郑州为例,最新一周(3月28日到4月3日)的新房、二手房成交套数分别 为政策出台当周(2月28日到4月6日)的155.8%及141.9%。(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4.3 销售恢复测算
我们此前预计政策合力,行业一季度末有望见底,二三季度随后明显回升。 预计三季度销售同比将回正,而投资紧随销售回暖而回暖。
4.4 并购市场可能更加活跃
信用问题不可能通过房价大幅上涨解决,推动项目并购是化解风险的关键。 既然没有办法“直接向小河注水”(面临道德风险),则大河水涨到小河,也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并购是发起主体的市场化行动,不是政策拉郎配,只有尊重市场化原则的并购,才是真正可以持续的并购。 并购双方承受的舆论及心理压力可能导致企业对于项目并购信息的披露是尽可能低调的。
4.5 并购市场可能更加活跃
基于并购发起方对项目的了解以及解除项目层面资金监管的需求,合作项目将是并购市场的开端。 经测算,10家高信用公司少数股东权益总计7,425亿元,保守估计其需要付出1,304亿元用于并购合作项目股权,此部分 资金可视为项目并购的源头活水。
5.1 政府性基金收入的重要性只增不减
当前地产研究的重点,一方面是新房销售是否能在更积极的按揭投放之下复苏,另一方面则是土地市场是否能恢复。 从历史数据看,每一年预算相对于过去年度的土地出让收入计划降幅(谨慎性原则下,每一年基金收入预算都较前一年是 下降的)区别较为明显。 预计2022年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下降12%-15%,土地市场前低后高。
5.2 房地产产业链对金融体系的重要性不变
房地产类贷款占金融体系的比例不低,房地产仍然是居民资产负债表的核心组成部分。 按揭贷款利率和首付的下调空间很大。我们认为,按揭贷款利率将在二季度后兑现距离*高点近100 BPs的下降幅度。
5.3 因城施策的空间较大
一些房价绝对水平不高的区域过往也出台了一些限制政策,这些城市也有因城施策的空间,现今完全可以放开。
6.1 核心城市的房价更趋稳定
核心城市的房价水平更高,房住不炒的政策更加明确,房价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受益于按揭贷款投放的增加,核心城市的成交量可能会上涨。 由于核心城市的土地市场完全没有压力,(一二手限价存在,土地市场成交可控)。所以我们预计,核心城市除了按揭 贷款之外,几乎没有其他调控放松的措施。 中低线城市可能迎来更多宽松措施。
6.2 供给侧竞争格局发生重大改变,国企市占可能提升
2021下半年以来,国企民企信用债的发行难度分化造就了国企在资金方面的优势,这既体现在拿地方面,也体现在销售 方面。 在完成2022靠前批集中供地的5个城市中,国企仍然是拿地主力,占成交建面的61.8%。 高信用房企销售降幅缩窄,未来高信用的国企的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7.1 地产开发
中信用公司中很多企业的确也能渡过本轮难关,但其扩张势头可能受阻,市场占有率可能下降。
7.2 物业管理
2021年的物业管理行业在管面积、收入高速增长,市场直拓、并购和关联方交付三管齐下。 行业前景广阔,头部公司优势巨大,市场集中度预计持续提升。头部企业中,预计国企的竞争优势将在2022年集中体现。
7.3 建材
我们认为竣工面积高峰带来需求延后但未消失,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亦利好竣工,供给端行业新增产能预计有限,且浮法 玻璃企业做光伏业务具备优势,预计其光伏、电子、药用玻璃业务将贡献业绩增量; 水泥价格有望维持高位波动,企业通过延伸产业链上下游仍具成长性,主要企业估值已经具备很好的吸引力,随着稳增长 预期逐步升温具备估值修复空间。
7.4 建筑
头部建筑企业存量项目充足,局部疫情反复的意外冲击下,二季度稳增长政策加码的紧迫性提升, “资金跟着项目走” 有望得到更好落实.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报告出品方/作者:广发证券,戴康,郑恺)
我们在 2.10《稳增长右侧,价值成长如何选择?》中提出:从政策感知、到效果确认,历史上每轮稳增长周期有五个重要时点。政策感知来看:明确的定调转向 (T0)、初始政策落地(T1)、密集政策验证(T2)。政策效果确认来看:社融 上行拐点(T3),盈利拐点(T4)。
我们相应观察到,一轮地产周期的演变会经历:数据恶化→政策落地→数据改善→地产政策收紧或证伪的过程,这五个重要观测时点嵌入其中。
1. 靠前步,经济下行首先体现为地产数据的恶化。通常销售及融资数据恶化 (累计同比披露低于 20%)领先于投资。
2. 第二步,稳增长政策发力,地产政策验证穿插其中。政策时点可划分为定调 转向(T0)、初始政策落地(T1)、密集政策验证(T2),期间均伴随着地产政 策的放松,但每轮放松程度不同,地方性的政策放松多会出现,但中央政策或中央 的监管态度却未必放松。
3. 第三步,地产行业基本面数据迎来改善,包括地产数据增速触底(销售及融资亦多领先于投资),社融上行拐点(T3)、A 股盈利增速触底(T4)、地产及地 产链的业绩环比改善等。
4. 第四步,政策多转向收紧,一轮地产放松周期结束。基本面回暖之下,中央 多出台收紧政策,或发布“严控”论调以证伪市场放松预期。
从历史上四轮稳增长周期来看,2008 年、2014 年存在中央地产政策的大幅放 松,对应着后续的政策收紧;2011 年、2018 年,中央地产政策则保持审慎,一直 未有明确放松,对应着后续的政策证伪。(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去年底以来,房地产指数已经有过一轮上涨。自 11 月低点至 2 月 18 日,申万 房地产开发指数上涨 15.4%。站在当前时点,如何看待本轮地产行情,是否仍有参与的价值?我们看到历史上四轮典型的稳增长周期,并非都伴随中央大力放松地产 的身影,我们下文做出分类讨论。
(一)两轮经典的地产放松周期:2008 年、2014 年
2008 年、2014 年为两轮典型的地产放松周期,稳增长政策发力阶段伴随着中 央地产政策的大幅放松。例如,2008 年 10月中央下调首套房首付比例及个人住房 公积金贷款利率等;2014 年中央持续推进棚改,7 月推出万亿 PSL,9 月发布“地 产 930 新政”,通过“认贷不认房”,降低无贷款记录者再次购房贷款利率。
1. 数据恶化:08 年 3 月,地产销售额累计同比披露大幅降速,跌下 20%;8 月,地产开发资金来源累计同比跌下20%。
2. 稳增长政策发力:地产数据恶化多伴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因而稳增长政策多 出台。08 年 7 月,稳增长定调转向(T0)出现,*治局会议首次将宏观经济首要 任务由 “防过热、防通胀”转为“保增长、控通胀”。同月,地方地产政策开始放松,长沙出台购房补贴政策;08 年 9 月,稳增长初始政策落地(T1),央行降 准;08 年 10 月,中央地产政策放松,下调首套房首付比例、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 贷款利率、免征印花税、下调住房契税税率等。11 月起,稳增长政策密集验证 (T2)。国常会确定“四万亿”等十项保增长措施,随后政策密集落地。
3. 数据改善。随着稳增长政策的对冲,地产、社融、乃至全 A 股盈利等数据 均开始出现改善。08 年 11 月,地产销售额、开发资金来源增速披露触底;09 年 1 月,社融上行拐点出现(T3);09 年 3 月,地产投资增速披露触底。09 年 4 月, 基本面修复兑现至财报,地产、地产链、A 股盈利增速均披露触底(T4)。
4. 政策收紧。稳增长效果兑现之下,政策开始转向收紧。09 年 6 月至 8 月, 中央政策开始转向,银监会陆续提及收紧二套房贷、防范贷款被挪用,国土资源局 亦提出严管建设用地。09 年 12 月,“国四条”出台,标志中央政策正式收紧。
从两轮经典政策放松周期的地产行情表现来看——
靠前,地产行情持续性及弹性俱佳,行情可持续 9-12 个月,板块指数涨幅超 200%。由于地产政策明显放松,叠加分母端宽松带来的牛市贝塔因素影响,2008 年,房地产开发指数上涨 9 个月,涨幅达 223.7%,2014 年,房地产开发指数上涨 12 个月,涨幅达 213.3%。
第二,地方/中央层面的地产政策放松信号,或宽信用政策落地(T2),地产 可迎来主升浪行情。由于 T2 宽信用强度*高,且两轮周期均伴随着地产政策的大 幅宽松,地产均可迎来行情。2008 年来看,10 月中央地产政策放松(下调首套房 首付比例及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等),11 月国常会确定“四万亿”等十项保增 长措施,政策密集落地(T2)。地产主升浪于 11 月随即开启。2014 年来看, 4 月地方地产政策开始放松(如南宁放开限购),5 月央行 3000 亿再贷款支持棚 改,7 月万亿 PSL 助力棚改加速,地产主升浪于 6 月随即开启。
第三,从持续性来看,地产股的持续性能看到数据改善(如销售、融资数据触 底上行,社融拐点),行情结束的信号是政策转向收紧。
(二)两轮地产从中央层面未有大幅放松的周期:2011 年、2018 年
2011 年、2018 年,稳地产政策更多以宽货币及地方性的尝试性放松为主,中 央保持政策定力,自始至终未大幅松地产。此两轮周期,政策更多以降准,及部分 地方省市放松公积金限额、取消限购等发力,中央始终保持审慎,地产仅弱宽松。
以 2011-2012 年为例,地产稳增长周期经历了数据恶化—>稳增长政策发力 —>数据改善—>政策证伪四阶段,部分环节与强宽松周期有所差异。
1. 数据恶化:11 年 11 月及 12 月,地产销售、融资增速先后跌至 20%以下。
2. 稳增长政策发力:本轮稳增长启动时间较早。11 年 10 月,地方地产政策亦开始有所放松,如南京重新放宽公积金贷款比 例;11 月,稳增长政策初步落地(T1),央行时隔三年首次降准;12 年 3 月起, 稳增长政策密集验证(T2),3 月信贷超预期、4 月发改委项目密集审批项目 262 个、国常会消费刺激政策密集出台。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中央地产政策一直保持 定力,12 年 3 月温家宝提出“楼市调控方向不动摇”。
3. 数据改善。宽货币及地方政策改善了居民加杠杆的预期,地产销售数据、社 融、地产盈利等均出现改善。12 年 3 月至 5 月,地产销售、盈利、融资增速先后 披露触底。12 年 6 月,社融上行拐点出现(T3);12 年 7 月,地产投资增速亦披 露触底。
4. 中央层面对于地产政策表述再趋严。本轮为地产弱宽松周期,虽然地方政策 有所松动,但中央一直保持审慎。12 年起,中央多次定调“加强调控”,终使得政 策宽松预期证伪。
两轮政策未大幅放松周期的地产行情表现来看——
靠前,地产仍会有上涨行情,不过持续性及弹性较 2008 年、2014 年大幅削 弱,行情可持续 6 个月左右,涨幅在 30%-60%左右。2011 年来看,政策力度不足 之下,房地产开发指数上涨 6 个月,涨幅为 34.6%。2018 年呈同样特征,房地产 开发指数上涨 6 个月,涨幅为 56.0%。
第二,地产政策放松或稳增长密集验证期 T2,是地产股行情启动的时点。此 时多伴随着宽货币及地方尝试性放松地产。尽管中央没有明确的放松地产,但由于 宽货币环境带来居民加杠杆预期,地产仍可开启上涨行情。2018 年来看,9 月起税 收优惠、降准等陆续出台,稳增长政策密集验证(T2),12 月菏泽取消限售,地 方开始尝试松地产。虽然中央始终没有明确的地产放松政策出台,地产上涨行情仍 于 10 月开启。2011 年来看,11 月末央行三年来首次降准,稳增长初始政策落地 (T1)。同时,10 月以来地产政策边际放松,不过力度不大,南京、合肥等多个 城市放松公积金贷款限额。12 年 1 月,虽无中央地产政策的大幅宽松,地产仍开启 了上涨行情。
第三,地产股的持续性同样能看到数据改善(如销售、融资数据触底上行,社 融拐点),行情结束的信号是中央层面再强调地产调控不放松。(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地产产业链上下游涉及行业众多,那么,应该买地产,还是其它地产链(投资 链/销售链)?如何进行地产链内部行业比较?未来观察什么信号跟踪行情持续性?
(一)典型的地产链行业,及其跟踪的核心变量
地产产业链分为地产、地产投资链、地产销售链、地产竣工链等等。
其中,销售链条的家电、家具、消费建材行业景气度主要跟踪地产销售周 期(或竣工周期);投资链条的钢铁、水泥、挖机、重卡等不仅要跟踪地产的 新开工和投资,也与基建投资的改善预期密切相关。
历史来看,由于存在滞后性,每轮地产的主升浪行情大多未见到最后地产 投资的修复。但是,地产销售及基建投资的强弱却有差异,这决定了每一轮的 内部比价。
(二)2008 年:政策放松+数据验证+业绩兑现,最强的一轮地产链行情
2008 年是一轮比较特殊的强宽松周期,次贷危机背景下的强刺激政策使得地 产销售、投资及基建投资共振,且地产链业绩在四轮周期中唯一一次迎来修复。 2008 年行情可以概括为,既有政策兑现、又有数据验证(销售、基建、投 资),行情特点如下——
1. 整个地产链同时迎来贝塔行情,地产行情结束于政策证伪
与其他两轮相同, 2008 年,稳增长 T2 后,市场对宽信用预期抬升,地产链 与地产同步迎来主升浪。
2008 年,仍是观察到数据改善及政策收紧后(09 年 7 月),地产本身行情终 结。对于地产,行情观察信号是等待基本面数据改善及政策变化。09 年 1 月、3 月、4 月,融资、销售及地产企业盈利数据陆续触底。至 6 月,银监会陆续开始收 紧二套房贷、防范贷款被挪用,国土资源局开始严管建设用地,地产随即于当月结 束涨势,转为震荡,并于 12 月“国四条”出台、政策正式收紧后转为下跌。
2. 由于政策兑现后还有数据验证、业绩兑现,地产投资链、销售链持续性更优
由于强刺激政策使得业绩成功兑现,地产链上涨行情可持续至业绩修复周期的 顶部(10 年 4 月),弹性及持续性显著优于地产。次贷危机之下,政策强宽松予以 对冲,地产、基建数据全面改善。2008 年 2 月,基建增速触底,2008 年 12 月, 地产销售增速触底。此后,基建、地产改善传导至地产链,2009 年 2 月、3 月,白 电、挖掘机销量分别触底。最终,地产链实现业绩兑现,于 2008Q4 至 2009Q3, 先后迎来业绩环比改善,2010Q1 财报数据披露见顶之时,地产链行情方终结。
(三)2011 年:政策平淡+数据验证+业绩证伪,地产好于其它地产链
2011 年,地产政策未放宽,地产投资增速持续向下,但宽货币带来居民加杠 杆预期,销售增速显著回暖,同时宽信用使得基建投资大幅发力、部分对冲了地产 投资下滑的负面预期。
1. 整个地产链同时迎来贝塔行情,销售/投资链的行情结束于中观数据乏力,地 产本身持续性更强、结束于政策证伪
与 08 年类似,地产链可与地产可与同时迎来贝塔行情。观察到数据改善及政 中央政策始终未松口,地产行情终结。2011 年则略有提前,在稳增长 T1 出现,叠 加地方地产政策开始放松后,地产链与地产同步迎来主升浪。
地产本身注重政策预期,行情持续至 12 年 6 月政策证伪。 4 月,北京、上海等地的商业银行相继恢复住房贷款 8.5 折优惠,并在首套房贷款首 付比例上予以优惠。同月,住房公积金条例修改进入调研期。5 月,中央降准,宽 货币延续。因此,政策预期仍在博弈之下,地产短期回调后重拾涨势。
2. 中观数据、及业绩验证,是投资链/销售链的行情观察指标
2011 年地产销售数据改善、基建投资发力,中观数据是投资链改善(工程机 械销量于 12 年初即开始修复)、而销售链条疲弱(白电销量 12 年持续底部),因 此股价表现上投资链、较销售链更为占优。
地产投资链/销售链更注重中观数据验证,因此行情仅持续至中观业绩证伪(12 年 3 月)率先结束。
(四)2014 年:政策放松+数据平淡+业绩证伪,地产产业链未跑赢牛市
2014-2015 年特点为政策放松、地产销售回暖,但去库压力大使得地产投资意 愿不足、基建投资平稳。在“930 新政”等中央宽地产政策下,地产销售自 15 年 3 月逐渐回暖。不过由于房屋供给过剩、去库存压力较大,地产商投资意愿不足,地 产投资仍持续向下。此外,本轮行情中,基建托而不举,基建投资增速始终保持稳 定,未有显著抬升。
这轮地产链行情受牛市贝塔及风格(创业板牛市)的影响较大,整个地产链在 14-15 年未显著跑赢 wind 全 A,在 14 年下半年一*一*带动的大票行情下跑平、 而在 15 年上半年创业板牛市中跑输。
这一轮地产销售小幅改善,投资、新开工数据改善乏力,白电销量、挖机销量 等中观景气验证不足。板块内部,销售链条最优,地产行业居中,投资链条最差。
这一轮的地产链表现再次印证,中观数据、及业绩验证,是投资链/销售链的行 情观察指标。例如 14 年同为销售链条,但家具板块的业绩表现好于家电,也决定了家具表现和持续性都好于家电。
(五)2018 年:政策平淡+数据验证+业绩分化,有业绩的投资链最优
2018 年稳增长周期呈地产销售不振、基建温和发力的特点。地产销售增速于 本轮地产行情期间持续回落。地产投资增速全程维持高位,未有显著的边际抬升, 仅 2019 年 3 月数据披露抬升,但彼时已近行情终点,且市场多有对其持续性的质 疑声音。唯一的亮点是基建投资增速,于行情期间持续温和抬升。
1. 行情启动时点,投资链早于其他行业;行情结束时点,投资链持续性最久
18 年年中基建增速企稳改善,工程机械/水泥等投资链行业行情率先启动;随 后,18 年 7-10 月稳增长加码,宽信用预期改善整个地产链条行情开启;19 年 1 月,地产投资增速触底。3 月地产销售、融资数据触底,4 月*局会议重提 “房住不炒”,证伪政策宽松预期,地产及销售链行业行情终结;最后,投资链的 行业如水泥、工程机械的行情持续性最强。
2. 同样是业绩验证决定了投资链/销售链的分化,基建支撑投资链业绩平稳
2018 年整体特点为投资发力、销售不振,数据分化映射至业绩分化。首先, 2018 年投资端发力,基建投资于 9 月触底,此后一路抬升,地产投资于 19 年 2 月 超预期大幅抬升 2.1pct 至 11.6%;但是,“房住不炒”基调贯穿周期,地产销售表 现不佳。数据分化映射至业绩,地产销售链业绩于行情期间多未有显著复苏,而投 资链(工程机械、重卡)迎来业绩修复兑现。
数据及业绩的分化兑现至股价,有业绩的投资链表现显著占优。2018 年,重 卡、工程机械涨幅显著居前,且业绩弹性最大的重卡表现尤佳。由于业绩相对弱 势,投资链中的水泥表现弱于前二者。销售链股价表现大多居后。
(一)历史稳增长周期看地产链表现,四个核心启示
从历史上的四轮稳增长周期下的地产及地产链表现来看,我们可以得到四个比 较重要的启示——
靠前, 市场对于一轮稳增长周期,地产链条的核心逻辑,存在政策观察、中观 数据验证、行业财报兑现,三个观察维度。
第二, 地产股本身对于政策预期更敏感。从地产股的启动时点来看,往往是滞 后于数据恶化、同步于政策宽松预期(如地方性的松地产、降准降息等 宽货币);即使是 12 年、18 年未有中央层面的大幅宽松,但地方性的 政策微调依然支撑行情。
第三, 地产股的行情持续性,观察地产数据改善、及政策收敛预期。从历史四 轮周期来看,地产股的行情基本上可以看到数据拐点(销售改善、拿地 改善、融资改善等);而基本上略领先或同步于政策收敛。
第四, 地产链条其它行业,如销售链和投资链,则与中观高频数据验证、和业 绩兑现更为相关,其中投资链的景气预期,还受到部分重叠下游的基建 投资的影响。例如 08 年和 18 年,基建的修复预期支撑投资链如水泥、 重卡、挖机的高频景气数据和业绩验证,投资链优于销售和地产股;11 年由于高频数据和业绩验证证伪,地产股本身的持续性最优。
(二)如何看待当前地产股行情,是否仍有参与价值?尚在半程
本轮地产股,由于数据连续大幅恶化(接近 08 年回落水平),因此行情启动 较历史周期(政策放松启动)更早。本轮地产股行情自 21 年 11 月启动,来自数据 大幅恶化下的政策宽松预期,因此启动时点较历史周期更早。
但从区间涨幅、数据观察、政策跟踪来看,本轮的地产股行情应该仍在半程、 可继续积极布局。(1)本轮地产行情自低点至今,地产指数上涨 15%,地产链分 化剧烈,但最大涨幅仅 17%(装修建材),与历史上中央未有大幅宽松、地产行情 较弱的周期(例如 12 年、18 年)相比亦仍有距离;(2)以前四轮周期行情持续 性起码可以观察到数据改善,如销售数据改善、筹资数据改善(新开工和投资的领 先指标),而本轮数据仍未有显著改善迹象,截止 2 月前 17 天 47 城新房成交面积 同比下降 36.6%; (3)“因城施政”已于近期明显发力,如 2.17 菏泽放松房贷 首付比,历史上地方政策松动、即使中央强调“房住不炒”也会带来需求改善预 期。
(三)地产强贝塔品种表现疲弱,市场在担心什么?本轮供需的梗阻短期难以打通
本轮地产链的表现分化剧烈,和历史上的四轮周期均有所不同,背后的深层次 原因在于房企债务违约压力下本轮的供需改善存在梗阻。历史上在一轮稳增长周期 宽信用的预期可以同时修复地产的供需两端,需求端宽货币环境改善居民加杠杆预 期,供给端宽信用环境改善房企的拿地、开工、投资预期。
地产企业现金流恶化带来 22 年上述供需两端出现梗阻——截止 2 月 5 日,发 生债务违约或展期、被境外评级机构调至 C 级以下的机构为 14 家,公司发生流动 性问题、项目处于停工状态(参考 2 月 6 日广发地产组《相信光,向前走,赢在朝 阳前》)。在 22 年房企融资环境到达历史较差水平、房企违约风险上升的背景下,宽信用环境带来的房企融资改善→拿地意愿上升→开工与投资回暖的传导逻辑 破坏,房企或优先应对融资及债务压力而非激进扩张,在此背景下也使得施工&竣 工链条的地产链行业面临着回款压力,这是本轮地产股上涨而地产链需求不及预 期、行情分化劈叉的根本原因。
在此背景下,“房住不炒”的定调影响需求预期、信用环境的梗阻影响房企供 给预期,在地产销售、中观的销售链条投资链条缺乏数据验证,这是本轮地产链表 现疲弱、与地产股行情出现历史罕见劈叉的本因。
(四)从梗阻疏导的传导顺序,前瞻 22 年地产链行业的配置脉络
首先,就像我们在第四章第二节所述,地产股本身目前仍值得增配。观察因城 施政、中央表态、房地产高频数据改善、房价上行等,这是行情至尾声的信号。
其次,我们从“因城施政”的地方性政策调整来看,未来可能率先改善的数据 是销售链条,需求传导至 To-C 端的地产销售链。地方的政策调整会带来居民需求 端改善,购房需求的变化带来 To-C 端的销售链行业景气修复预期。短期来看跟踪 家电、家具、消费建材的高频数据,并观察本轮 PPI 回落背景下的业绩改善预期。
第三阶段,如果房企融资环境看到较大改观,将传导至 To-B 端的地产施工/竣 工链条。未来可跟踪房企的融资缺口、开发资金来源等代表融资环境的变化,看到 积极改变信号,或迎来本轮 To-B 端地产链(To-B 的装修建材/玻璃/铝等企业)的 业绩改善预期。
第四阶段,今年的地产投资修复将最为靠后。对于地产投资链的品种。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以上就是房地产产业链有哪些?的详细内容,希望通过阅读小编的文章之后能够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