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城在哪里?

参考消息网1月31日报道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1月31日报道,日本汽车工业协会1月3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2023年汽车出口量为442万辆,而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早前公布,中国2......

中国汽车城在哪里

接下来具体说说

开局“新篇章” | 中国汽车出口登顶全球靠前!潜力汽车城,用好“中国智造”新名片

【QMG青岛广电·回澜听涛出品】

“狂飙”了一整年的中国汽车行业,终于拿下了一座新的历史里程碑:

1月12日,海关总署发布2023年汽车出口数据—— 中国汽车出口522.1万辆,同比增长57.4%;出口总额1016亿美元,同比增长69%。 另据日本汽车工业会最新预测,日本汽车2023年全年出口量预计在430万辆左右。

这意味着,中国已跃升成为世界靠前汽车出口国 ,而曾经的日本汽车工业崛起恰恰就是以出口为缘起。

汽车工业是工业中的工业,对其他工业强大的拉动效应已毋庸置疑。尤其在大量新兴技术井喷的当下,汽车工业的特殊角色仍在延续,电子类、软件、先进传感器以及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车联网技术,这些新质生产力的代表都被优先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平台。因此,“换道超车”“出口全球靠前”的标志性战果,可谓开启了一段崭新的“中国特色”故事。

不过这个故事,确实讲述得太快了。

2021年,中国汽车出口超越韩国,2022年超越德国,2023年超越日本,三年完成三级连跳。

这样的推进速度难免让人犹疑,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必然是偶然?新能源车真的势如破竹?同属汽车工业赛道的老牌巨头是否甘心俯首,会不会后发制人?

这些疑问的答案,或可从中国汽车由“市场换技术”到“自主创新”的过往里找寻;而从“靠前大汽车出口国”到“靠前汽车强国”的追问,才是成为靠前后真正需要思考的问题。 庞大的产业市场、加速重构的全球产业链,在中国汽车瞄向下一个“全球靠前”的进程里,写满了工业重镇、汽车之城的挑战与机遇。

汽车出口世界靠前的面子与里子

“522.1万辆”,这个数据非常扎实。

从统计口径来看 ,中国汽车出口统计与日本存在差异:中国主要统计新车出口,日本则将旧车的海外销售也纳入出口统计中;

从出口汽车原产地来看 ,522.1万辆车皆产自中国,这份出口数据里不存在“转口贸易”,“57.4%”的增量是实打实的“出口数量剧增”;

从动力系统来看 ,尽管传统燃油汽车仍是出口主力、占比接近七成,但电动载人汽车出口增幅惊人——2023年新能源汽车出口177.3万辆,增加67.1%,高于传统燃油车9.7个百分点。在全球锂电池产业无法“剥离”中国的大环境下,新能源车更是被业界视为未来中国汽车出口的核心增长点。

图片来源:即墨发布

凡此种种皆可证实,里程碑式的靠前实至名归。不过仍要看到,“世界靠前大汽车出口国”还不等于汽车强国,数量剧增背后还有更多的现实值得打量。

以传统燃油车出口占比为例,出口总量中占比接近70%的中国燃油车,在国际市场上并没有强大的竞争优势。据国泰君安发布的研究报告,中国燃油车出口仍以“一*一*”共建国家为主,其需求并不稳定。

与此同时,异军突起的新能源车虽然主力增量市场在欧洲、北美洲这些购买力较高的区域,但以欧盟反补贴调查、土耳其巴西关税上调为代表的一系列贸易挑战、政策风险不容忽视。

加之中国整车出海的运力缺口,出海后销售、服务等难以本土化和品牌认可度不高的弱项,不能否认,中国汽车出口依然处于初级阶段。 从走出去,到走进去,再到走上去,这条汽车强国之路眼下或许才刚刚开始。

新能源车,仍是未来重点方向

在关注“汽车出口世界靠前”的同时,内销数据同样值得一提:

2010年,中国汽车内销占比为94.69%,2022年为95.89%,十余年间均处在95%附近,不仅稳定,且基本与产量保持正向相关。换言之,如以需求为导向扩产能、挖增量,要真正拉满汽车产业的经济牵引力,“出口”仍大有可为。而要撬动外部市场,新能源车无疑是最迅猛的增长极。

当然,这份增长,不止有量,同样有质。

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平均出口价格为5000美元/辆,2022年则涨到了2.2万美元/辆。高定价依然有高销量,足以证明中国新能源车在海外已经打开了局面,且确立了以技术为核心的绝对竞争力:

2022年,全球纯电动汽车车型的平均续航里程从230公里跃升至337公里,中国新能源车却将这个数字拉升至600公里左右。在日本汽车点错科技树的同时,中国在锂动力电池上一骑绝尘——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的企业,中国独占6席。

制造打底+技术突围 ,中国自主品牌正加速崛起,上汽、奇瑞、吉利位居2023年整车出口前三。

这样的风向标下,中国汽车整车生产版图正在历经前所未有的深度调整。

不久前,依照去年1-10月各省汽车产量,中国十大汽车生产大省位次呈现出显著变化:老牌汽车大省湖北、吉林失速掉队,山东则凭借新能源车的异军突起实现4个位次的跃升,排名全国第4。紧接着《山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高调出台,官宣了“山东造车”借势新能源、坐稳全国头部阵列的雄心。

值得注意的是山东对青岛的命题: 新能源汽车千亿级产业基地。

青岛造车的长期主义

先来看青岛新能源“千亿级”预期的基本盘:

自2018年以来,青岛连续4年整车产量超过百万辆、产值过千亿元;累计生产新能源汽车超过40万辆,形成了以解放青汽、上汽通用五菱等整车企业为龙头,以一汽富奥、国轩电池等零部件企业为配套的完善产业链;

去年前三季度,24座万亿城市中,青岛是外贸增速跑赢全国均速的7座城市之一。其中, 汽车及锂电池出口分别实现了83.4%和40.9倍的增长。

由以上信息整合,不难发现青岛发力新能源的优势和短板。

得益于健全且成熟的制造体系,青岛不仅可以迅速组建、搭配起新能源车产业链,且在各个竞速角力的关键领域皆有所涉:

如,“缺芯少电”的潜在威胁下,青岛预设集成电路、虚拟现实、新型显示等新兴产业在“保供”上极尽所能;抢占电动化与智能化发展时机,青岛在智能网联上也早有布局。

此外,参考整车出口运力紧缺的现状,青岛的区位优势不得不提。

全球汽车滚装船共700余艘,中国仅有20余艘。运力不足、红海停滞等不确定性因素,使得青岛出海口及中欧班列“钢铁驼队”的枢纽功能成为吸引头部车企聚集的另一大因素。

中国汽车出口的主力军奇瑞投建包括乘用车、新能源商用车、出口KD,以及相关配套零部件、物流项目的青岛基地,除产业布局因素外,即看中了青岛的海运条件和港口优势。

论及短板,则正是山东为青岛命题的主攻方向。

细化到产业链各个环节来看,整车层面,青岛要推动新建项目加速产能爬坡以及新能源乘用车等重点项目实施。这是锚定价值链上的排序,争创新能源汽车城不能局限于中低端汽车产品;

在核心零部件配套上,青岛是山东重点发展的“三电”核心零部件产业集聚区之一,要打造细分领域的新龙头。

这里尤为值得注意,在成为世界靠前汽车出口国背后, “一车出海带动全链” 的模式正在加速显现,核心汽车零部件也将在差异化、多元化的全球竞争中持续历练,这于青岛而言蕴含着巨大的机遇,新龙头的诞生过程是品牌生长壮大的绝佳窗口期。

此外,在动力电池产业体系化的逻辑中,山东也将支持青岛发展新能源汽车与动力电池回收拆解产业。

超越日本!中国成最大汽车出口国

参考消息网1月31日报道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1月31日报道,日本汽车工业协会1月3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2023年汽车出口量为442万辆,而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早前公布,中国2023年出口491万辆汽车。日本七年来首次从最大汽车出口国宝座上跌落。

报道称,在被中国赶超之前,日本一直都是全球最大的乘用车出口国。但近年来在中国官方对电动汽车产业的大力扶持下,电动汽车成为中国汽车出口增长的最大亮点。比亚迪在2023年第四季度超过特斯拉,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

此外,俄罗斯和墨西哥等市场进口量大增,推动了中国汽车的出口增长。

报道称,彭博行业研究高级汽车分析师吉田达夫(音)说,随着中国乘用车获得全球行业认可,这是一个象征性的胜利。然而,与日本不同的是,中国还得克服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治摩擦。

以上就是中国汽车城在哪里?的详细内容,希望通过阅读小编的文章之后能够有所收获!

版权:本文由用户自行上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供存储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了解详情>>

发布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