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意信息科技是外包公司吗?

(报告出品方/作者:红塔证券,崔源)1.公司基本情况1.1.公司介绍广州赛意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5 年,是一家专业的企业信 息化管理软件解决方案及服务提供商,专注于为......

赛意信息科技是外包公司吗

(报告出品方/作者:国元证券 耿军军 陈图南)1. 公司介绍:创始团队脱胎美的,智能制造快速成长 1.1 发展历史:脱胎于美的信息部,布局智能制造领域 公司脱胎于美的集团信息部,布......接下来具体说说

赛意信息研究报告:乘风破浪的智能制造新星

(报告出品方/作者:兴业证券,蒋佳霖、杨本鸿)

一、赛意信息:从 ERP 领军到智能制造新星

1.1、廿载深耕泛 ERP,发力转型智能制造

近廿载深耕泛 ERP 领域,逐步深化智能制造转型。赛意信息(300687.SZ)前身为 张程伟与美的集团于 2005 年 1 月共同出资设立的广州赛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双 方出资份额分别为 80%、20%。2017 年,公司在创业板挂牌上市,以 22.14 元的价 格发行了 2000 万股股票。2010 年,成为 ORACLE 大陆地区仅有的两家白金级合作 伙伴之一;2019 年,完成对 SAP 金牌代理商景同科技 100%股权的收购;2020 年 9 月,公司与西门子深化合作,获评为“西门子金牌合作伙伴”。

赛意信息科技是外包公司吗?

从泛 ERP 向智能制造版图延伸,聚焦“三新”战略再造增长极。公司成立初期战 略定位为 ERP 实施商;2011 年,公司开始转变为企业信息化服务商,从资源计划 过程扩展到制造流程的信息化;2012 年,公司步入工业管理软件自主研发的元年, 开始面向市场提供以 S-MES 为核心的工业管理软件产品。目前,公司聚焦推进“三 新”战略: 新产品: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聚焦泛 ERP、智能制造领域产品化、中台化能 力。 新市场:业务重心从华南逐步向华东、华中等地区外延,在上海、武汉等城 市大力发展。 新生态:通过泛 ERP 及智能制造领域的对外投资,持续强化在业财管理信息 化、数字营销、MES 等业务领域布局;

聚焦泛 ERP、智能制造业务,重点覆盖消费电子、家电等离散工业。公司基于 SAP、 ORACLE 等成熟套装 ERP 软件为市场提供核心 ERP 及业务运营中台等领域的顶尖产 品,自研工业互联网及智能制造软件推动客户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同时,提供周 期性系统维护服务提升客户体验,目前服务的客户超过 1000 家,包括华为技术、 美的集团、华润集团、深南电路、视源股份、隆基股份、东方电气、徐工集团等。

完成 6.38 亿定增助力自研进程,收购基甸信息夯实泛 ERP 实力。截止至 2022 年 6 月底,公司靠前大股东为张成康,持股比例为 14.4%。原第二大股东美的集团将 所持的占比 10.54%的所有股份捐赠给由美的创始人何享健发起的广东省和的慈 善基金会。2021 年 11 月,公司定增募资 6.38 亿元,发行价格 24.00 元,重点投 入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升级及 ERP 项目开发。2022 年 6 月,公司进一步收购基甸信 息剩余 49%股权,进一步夯实赛意信息在国产自研财务领域的数字化产品基础, 布局业务中台领域。

赛意信息科技是外包公司吗?

核心高管团队主要出身于美的集团,股权激励出台进一步绑定核心员工。目前,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张成康、刘伟超、刘国华、欧阳湘英和曹金乔。董事长曾担任 美的集团工程师,曾担任汉普管理咨询公司项目经理、美的集团软件开发项目经 理,兼具技术及咨询背景,核心管理层主要出身于美的集团。管理层相对稳定且 具备技术及商业背景,有助于公司在中长期坚定地推进从 ERP 实施向企业全方位 数字化转型服务商转型。2022 年 10 月 1 日,公司发布了 2022 年股权激励方案, 拟向 171 名中层及技术骨干授予 500 万股,业绩考核要求未来 3 年净利润复合增 速达 15%,有望进一步绑定核心员工,为中长期业绩增长护航。

1.2、持续较快成长,不断拓宽客户版图

产品层面,公司主要包括泛 ERP、智能制造两大产品群,打造全方位数字化管理 及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泛 ERP:主要包含核心 ERP 产品以及数字化中台产品,是一系列帮助企业管 理者管理业务流程,优化经营运作,提高工作效率的信息化及数字化软件平 台与工具。 智能制造:主要包含赛意自主研发的制造运营一体化的工业管理软件产品家 族(简称 S-MOM),能为企业实现制造过程透明化、制造数据可视化、制造品 质可控化的工厂建设目标。

赛意信息科技是外包公司吗?

业务层面,公司从为企业实施 ERP 起家,2012 年起自研智能制造产品,逐步向企 业提供全方位的数字化转型服务。目前,公司主要的业务模式为软件实施开发、 软硬件销售、系统维护服务、电商代运营服务: 软件实施开发:为客户提供咨询服务,明确客户需求并据此完成软件定制、 实施计划的指定及执行。 软硬件销售:基于客户自身意愿、结合客户的业务特点作为渠道向客户销售 其他原厂的基础软件或硬件的相关配套销售业务。 系统维护服务:主要内容包括用户支持、系统支持和其他服务,包括系统使 用指导、系统排障、检测运行、系统改造与升级等。 电商代运营服务:为品牌企业、传统线下企业提供端到端整体电商解决方案。

泛 ERP+智能制造双轮驱动,业绩持续较快增长。自 2010 年以来,随着我国集团 及中大型制造业企业的智能化转型加速,行业数字化投入快速增加,公司持续深化智能制造业务转型。2021 年,受益于泛 ERP、智能制造业务双轮驱动,公司实 现营业收入 19.35 亿元,同比增长 39.68%,2018-2021 年 CAGR 为 28.63%;实现 归母净利润 2.25 亿元,同比增长 27.53%,2018-2021 年 CAGR 为 25.44%。

分业务来看,收入结构持续向高毛利率的智能制造业务倾斜。公司核心业务主要 包括软件实施开发(泛 ERP、智能制造)、软硬件销售、软件维护服务及其他服务。 2021 年,公司分别实现泛 ERP、智能制造软件实施收入 11.18 亿元、5.92 亿元, 同比增长 37.07%、43.23%,2018-2021 年 CAGR 分比为 17.74%、59.10%,智能制 造业务占收入比重由 2018 年的 16.18%提升至 2021 年的 30.59%。随着公司加大智 能制造转型,未来智能制造业务收入占比有望持续提升。

赛意信息科技是外包公司吗?

背靠华为、美的等优质客户,持续拓展装备、光伏等景气领域新客户。公司最初 的行业客户主要为美的集团、华为公司,近年来,公司从消费电子、家电等制造 业逐步向新行业领域拓展,现服务的客户主要为通讯、电子、机械装备、PCB 印 刷电路板、家电和光伏等行业的优质客户,未来有望持续向更多的高景气领域下 游辐射,以推动公司业务领域发展。

1.3、毛利率稳定提升,研发投入高增长

智能制造业务毛利率持续提升。近年以来,智能制造业务毛利率由2018 年的 29.97% 提升至 2021 年的 42.12%,毛利率水平超过泛 ERP 业务毛利率,主要系自研智能 制造产品 S-MOM 的逐步完善及贡献收入比例提升所致。泛 ERP 业务毛利率近年来 稳定在 35%左右,2021 年达到 35.11%。随着智能制造业务收入占比提升,预计未 来公司毛利率有望持续提升。

研发投入保持高速增长,加码 S-MOM 平台及自研 ERP 研发。公司 2021 年研发支 出为 1.99 亿元,同比增长 49.62%,2017-2021 年 CAGR 达 50.29%,研发投入呈现 高增长态势。目前,公司已在智能制造领域自主研发出一套专业、成熟的制造运 营一体化的工业管理软件产品群(简称 S-MOM)。未来,公司将继续重点投入智能 制造解决方案升级项目、基于新一代通讯及物联技术的工业互联网云平台继续研 发项目和基于共享技术中台的企业数字化解决方案升级项目。

赛意信息科技是外包公司吗?

完成 6.38 亿元定增,聚焦智能制造、ERP 产品自研。公司于 2020 年公开发行可 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 3.13 亿元;于 2021 年定向增发股票,募集资金 6.38 亿元。募集资金主要投资于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升级项目、基于新一代通讯及物联 技术的工业互联网云平台继续研发项目和基于共享技术中台的企业数字化解决方 案升级项目。

二、泛 ERP:深耕代理实施,布局自研产品

2.1、制造业数字化需求驱动 ERP 市场扩容

泛 ERP 涵盖企业资源全管理,制造业数字化需求强劲。泛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是针对企业内部资源进行系统化的管理,包含企业内部发起 的商品采购、商品入库出库、财务部门的审批、商品的销售及对上游供应商的管 理。目前,制造企面临小批量、多品种、销售预测难、订单周期短、市场波动大 等问题,企业需要通过集成供应链的构建,最小化整体成本,全面提高供应链的 韧性、转换能力、多功能性和快速响应能力,推动管理端数字化需求提升。

国内 ERP 市场规模持续扩张,预计 2022 年为 427 亿元。近年来, ERP 软件系统 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部分,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推进而持续扩张。根据前瞻产业 研究院数据,中国 ERP 软件行业市场规模由 2016 年的 209 亿元增长到 2021 年的 385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12.9%,预计 2022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427 亿元,2023 及 2024 年预计保持 11%的增长率,分别达到 474 亿元和 526 亿元。

“十三五”制造业信息化政策频出,“十四五”对渗透率提出要求。“十三五”期 间,我国先后推出《中国制造 2025》、《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等指导文件, 就制造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出了明确要求;“十四五”期间,随着企业数字 化持续深化,工信部要求到 2025 年全国工业互联网平台普及率达 45%,企业经营 管理数字化普及率达 80%,设计工具普及率达 85%,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 68%。

2.2、国内 ERP 实施厂商具有显著本土优势

海外龙头主导国内高端 ERP 市场。一直以来,我国 ERP 软件高端市场被 SAP、Oracle 占据,国内厂商当前主要在中小企业领域具备一定优势。上述市场格局主要是因 为 ERP 需要打通企业业务流程,高端产品定制化程度较高,除了统一的底层软件 以外,还有大量的通过实施服务商搭建的个性化应用,企业用户迁移成本较高, 用户粘性较强。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云服务快速发展推动下,我国 ERP 行业国产化进程有望加速。

SAP:1994 年进军中国市场,2019 年启动“中国加速计划”。SAP 服务超过 180 个 国家,赋能 94%的世界 500 强企业。SAP 于 1994 年进入中国市场,推出的 SAP ERP 软件主要由四大产品线构成:SAP Business One、SAP Business ByDesign、SAP S/4HANA 和 SAP S/4HANA Cloud。目前,目前,SAP 在中国拥有近 200 家客户,包 括三九药业、羊城药业、西安扬森、辉瑞制药、罗氏制药、中华电力、浙江电力 等。2019 年 1 月,SAP 启动了为期五年的“中国加速计划”,以加强 SAP“在中国、 为中国”的创新实力,计划包括培育新型生态系统、深耕中小企业市场,以及加 大人才和设施投入。

Oracle:1991 年先发布局中国市场,财务管理、云化产品力突出。Oracle 于 1991 年先发布局中国市场,其 ERP 软件叫 ORACLE NetSuite,其强项在于云端 ERP 系统, 提供了性能稳定、覆盖面广的财务管理功能。NetSuite ERP 云通过区块链技术, 提高可追溯性,与 Oracle 企业绩效管理(ERM)系统一起管理会计、财务计划和 分析、收入确认、治理、风险控制、合规性、采购、项目、财务关账等事物和流 程,同时与 Oracle HCM 云通过统一平台共享数据,由此财务团队和 HR 团队可以 共享仪盘表和报告信息,进而优化决策制定。目前,在国内成功实施 NetSuite ERP 的企业有阳光照明、英飞特、爱客、北森、海马体照相馆、健和等。

产品实施是考验 ERP 的关键环节,国产实施厂商具备本土化服务优势。在实施环 节,产品质量、团队技术能力、实施人员专业度和灵活度非常关键。国内团队在 实施中拥有本地化服务的优势,实施团队的专业性稳定性更高,在整个实施环节 的灵活可调控性、人员配置上优势明显。

SAP、Oracle 逐渐向国内实施商倾斜,部分产线实现全本土化实施。SAP 大中华 区已在北京,上海,广州,中国香港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咨询和技术支持队伍和 SAP 在中国的咨询合作伙伴,如普华永道、欧亚咨询、高维信诚、安达信、IBM、德勤 等,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实施支持服务;Oracle 在中国的外包运营合作伙伴主要 有 IBM、HP、Sun、埃森哲、毕博、凯捷中国、德勤、赛意信息、汉得信息等企业。 当前,SAP、Orcale 从以 IBM、埃森哲、德勤等外资实施厂商为主导的模式,逐渐 转向采用国内实施厂商,以 SAP 的实施厂商为例,SAP Business One 产品 100% 使用本土实施厂商。

公司泛 ERP 在制造业具备全链产品、专业服务、深度定制等优势。公司的泛 ERP 业务管理软件领域主要包括以 SAP、 Oracle 为代表的核心 ERP 及围绕核心 ERP 的赛意自研数字化中台应用。业务范围涵盖从企业信息化规划、流程咨询到管理 软件实施开发,从本地部署实施到云应用开发交付,从企业桌面应用到企业移动手 机端应用,提供覆盖企业信息化全生命周期的系统解决方案。公司实施业务核心优 势体现在:

全链技术及制造行业经验:相比互联网和科技公司具备更多的制造业经验, 相比制造业企业拥有更全面的技术能力,以及独特的第三方身份与视角,这 为它未来成长为工业互联网领域的“第三极”力量奠定了基础。 具备完备的专业服务团队:多年来实施以培养为主、外聘为辅的人才机制, 已拥有一支专业技能强、行业经验丰富的人才队伍,同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人 才招聘、培训及考核机制,在现有业务规模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基本能做到及 时和有效的人才补给。深度定制化及可扩容能力:公司自主研发的工业管理软件产品具有本土化、 集成性强、可定制化实施的特点,有非常强的可扩容性,能与本土企业的实 际生产场景高度吻合,在国内企业应用中已率先实现了国产可替代化。

2.3、依托灯塔客户,布局自研泛 ERP 产品

公司主营的泛 ERP 领域的业务运营管理软件是以企业经营运作过程数字化需求为 基础,以 IT、DT 及云技术为支撑,涉及企业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集成一体化管 理的数字化平台及软件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两大类: ERP 代理实施:基于 SAP、Oracle 等成熟套装 ERP 软件的解决方案,覆盖企 业业务当中核心稳定的业务管理需求,以解决企业管理效率问题,主要包括 ERP(企业资源计划)、以及相关的 HCM(人力资源管理)当中如组织人事及 薪酬等较为传统的模块。 ERP 自研产品:提供成熟的中台及大数据自研产品,以覆盖企业在复杂快速 变化的商业环境中需要灵活应变、敏捷实现的业务运营创新需求,以协助企 业实现业务在线化、运营数据化、决策智能化的数字化转型目标,主要包括 数字化供应链中台应用、数字化营销中台应用、业财融合中台应用等,并通 过大数据技术构建了完整的企业级数字化产品图谱及相关交付服务能力。

依托 SAP、Oracle 成熟组件优势,公司深度积淀各行业头部客户。公司通常以通 用的财务等模块为基础,在此之上叠加针对每个行业特殊要求的细分模块,以满 足具体行业的切实需求。

公司主要下游包括家电、消费电子、新能源、半导体、医疗设备等不同行业的客 户。依托 SAP、Oracle 成熟组件市场优势,公司积累了丰富的解决方案及众多的 行业客户案例,目前已经积累了华为、美的、平安、大疆、碧桂园、立白、欧派家 居等 1000+家行业标杆型企业客户。

近廿载深度合作美的集团,形成运营、管理、技术全维度平台。公司自 2005 年 脱胎于美的而成立后,便与美的集团建立了深度的合作,深度参与了美的的信息 化建设,合作内容涵盖六大运营系统(PLM、ERP、APS、MES、SRM、CRM)、三大管 理平台(BI、FMS、HRMS)和两大技术平台(MIP、MDP),为美的搭建了业务创新 和流程变革落地的承载平台,支撑了其流程建设和市场发展。 长年致力于华为信息化,2018 年启动华为云合作。公司自 2005 年成立初期就开 启了与华为的合作,是华为技术的核心企业信息化供应商之一,始终为华为技术 提供优质的实施开发服务。2018 年,公司开始与华为云合作,2019 年成为华为云 战略级合作伙伴,重点聚焦于智能制造及工业互联领域解决方案等企业级应用的 云端落地,SMOM 产品家族于年初一月正式通过华为鲲鹏兼容性认证。同时,公司 智能制造咨询团队在 2019 下半年开始与华为云积极合作,在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取 得了良好的订单合作进展,引导软件云上落地模式打下了良好的示范基础。

自研 SIE-EMS 搭建高效费用管理平台,已在多家大型企业落地部署。拥有自主研 发的集团费用管控解决方案 SIE-EMS (SIE Expense Management System),是支 撑集团管控型企业合理化费用管控、提升费用效能的一种软件解决方案,能全面支 持企业的费用管理业务。同时,该产品在集团化应用、国际化应用等方面有良好支 持,能为企业构建高效、稳定、统一的费用管理平台。SIE-EMS 费用控制解决方案 已经在多家大型集团型企业部署,在该领域的标志客户包括三角轮胎股份有限公 司、虎彩印艺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海鸥卫浴用品股份有限公司等。

收购基甸信息剩余 49%股权,持续推进中台战略布局。近年来,公司持续深化中 台产品布局,主要包括供应链采购中台、业财数字中台和营销及渠道中台,致力 于提高企业边界外的采购供应测协同效率和销售需求侧的协同效率,企业边界内将业财环节高效融合,极大提升企业资源管理能力。2022 年 6 月,公司收购控股 子公司基甸信息 49%股权,实现对基甸信息能 100%控股。未来,公司将强化在泛 ERP 领域,尤其是业财融合、管理会计、预算及合并等财务数字化的自研产品基础、 完善业务中台领域的产品布局,打造中台软件产品领域的示例项目。在保持核心 ERP 实施业内靠前梯队的优势下,公司针对自研数字化应用继续投入研发,以满 足企业数字化转型对敏捷型数字化系统的需要。在支撑泛 ERP 业务健康、稳定增 长的同时,未来有望促进自研应用在板块收入中的占比不断提升。

三、智能制造:携手西门子,再塑增长引擎

3.1、MES 市场逐年增长,国内需求加速释放

公司业务处于以 MES/MOM 为核心的智能制造领域。公司依托西门子、Infor 公司 工业软件产品进行开发实施,在过程中不断加强自研,从产品从管理软件和大数 据分析延展至以 MES/MOM 为核心的智能制造领域。

MES(制造执行系统):主要是用来连接计划决策层和生产执行层,起着承上 启下的作用,上接 ERP 软件,下启 PLC、DCS、SCADA 等软件,实现了设备和 工装工单派发、人员派工、质量管理、在产品管理等功能的集成应用,打通制造环节的信息流通,是工业软件的核心。

MOM(制造运营管理系统):是在 MES 基础上对工厂计划、产品质量、生产物 流以及生产数据分析等领域进一步发展而形成的一套综合性生产运营管理平 台系统。

国内 MES 市场空间逐年增长,汽车、钢铁、机械、电子等领域需求旺盛。根据大 东时代智库,2020 年国内 MES 市场规模达 48.5 亿元,同比增长 18%。预计未来五 年仍将保持较高增速,于 2025 年达到 200 亿元。

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当前采用 MES 的行业主要包括汽车/零配件、钢铁/冶金、 机械、电子与通信、食品/制药、电器/电气、石油/炼油、化工、烟草、轻工等工 业行业。

从市场份额占比来看,2020 年国内 MES 市场 CR5 为 33.2%,集中度有待提升。其 中,西门子基于其在制造领域出色的产品和丰富的行业套件,覆盖较多行业;宝 信软件凭借其在钢铁行业具备独有优势,并逐步开展制药业布局;SAP 提供从企 业资源管理到制造执行的晚辈集成解决方案。此外,其他典型供应商包括石化盈 科、赛意信息、金蝶、东软、艾普工华、力控科技、智通云联等都在各自重点覆 盖的下游领域具备较高市占率。

MES 行业竞争格局高度分散,下游领域各有细分龙头。中国制造业 MES 软件主要 包括控制/设备层、制造执行系统 MES、运营管理层以及咨询/集成类。主要参与 厂商较为多元化,既有在行业深耕多年,精通行业机理的行业供应商,又有在设 备控制、企业资源管理积累多年的技术供应商,还有掌握数据驱动、先进开发模 式的新兴供应商。公司主要处于制造执行系统 MES(装备制造、电子、餐饮消费、 制造等行业)、咨询/集成环节。

“十四五”智能制造战略深化,对工业软件应用提出新指标。“十四五”以来, 国内智能制造相关政策持续出台,对工业软件应用提出了更高要求。2021 年 12 月,《“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提出多个量化指标:转型升级方面,到 2025 年智能制造装备市场满足率达 70%等;供给能力方面,工业软件市场满足率达 50%等;基础支撑方面,建成具有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120 个以上。 智能制造趋势化明显,政策覆盖多个行业。

随着智能制造转型持续深化,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通讯设备、装备制造、半导 体、医疗设备、新能源等制造业重点下游各自面临信息化升级痛点:

消费电子:高新科技为核心,自主可控需求旺盛。高科技消费电子终端应用 行业集合了通信技术、集成电路、硬件制造、信息服务、数据安全等多项高 科技领域的核心技术。目前,消费类电子销售端对产品质量、个性化需求也 日益增加,整体向小批量、多品种生产模式转变,企业面临的生产运营管理 问题愈发突出。

汽车电子:汽车电子系统日趋复杂,智能化是大趋势。软件技术作为汽车电 子功能实现的核心技术,随着汽车电子系统以及软件技术应用的发展,汽车 电子系统功能日趋丰富和结构日趋复杂,汽车电子软件的设计工作量和软件 结构复杂性也越来越大。随着相关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向智能化、新 能源转形已经成为行业明确趋势。

通讯设备:封闭、单一、技术性凸显,亟需全价值链打通。通信产业链包含 的市场主体很少,缺乏中间环节,且企业入市门槛较高,产业链相对封闭; 产业链节点之间呈单一直线关系,互联互通信息受阻;产业链传递的是物质、 技术职称,技术对典型产业发展的推动力比市场更为重要。实现合同到交付 的全价值链流程打通,是通信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关键。

装备制造:从研发、制造到售后的关键环节变革。高端装备作为国家制造能 力的重要体现,其地位具有较高战略意义。高端制造设备的数字化、智能化 技术改造对行业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是一次升级,并引发高端制造产品研 发、制造到售后一系列关键环节的变革。此外,新一代大数据和云服务等新 技术和新平台的不断推陈出新,显著改变传统的设备制造产业生态链接方式。

半导体:海量生产数据、生产良率解决方案待优化。以数据为基础的分析与 决策一直是半导体制造产业的核心。随着工业 4.0 时代的到来,材料,设备, 传感器,缺陷,测试每天产生 PB 量级的海量数据,大数据洞察与工程智能是 保证产线健康,提升良率,从而确保晶圆厂竞争力的重要路径。

医疗设备:数字化助力业配置效率提升。新冠疫情正在加速行业的重塑与升 级速度,产品生命周期短,工程变更频繁,医疗设备需求的季节性变动大, 导致销售预测困难等难点。医疗设备企业要借助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 大数据等多种前沿技术,进行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及云化和智能化的底层基 础设施建设,以数字技术提升医疗体设备行业的配置效率.

新能源:要求高安全、高品质、高效率、低成本制造。在制造技术方面,未 来需要结合电池结构的颠覆设计,从根本上降低储能电池生产工艺的复杂度 和生产设备的参数要求,同时推进大数据、物联网技术与储能电池生产设备 和制造工艺的融合发展,通过智能制造升级,规范制造工艺标准,严格控制 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终检效率,降低储能电池的制造成本。

3.2、携手西门子,积累丰富研发及实施经验

西门子是一家专注于工业、基础设施、交通和医疗领域的全球科技龙头。在智能 制造方面,公司基于西门子产品生命周期(PLM)和制造执行系统(MES)解决方 案,助力高科技电子行业、半导体行业、光伏行业、汽车、装备、机械和五金制 造和化工等行业实施落地相关项目。西门子数字化工厂集团旗下机构 Siemens PLM Software,是全球领先的生命周期管理(PLM)软件和生产运营管理(MOM)软件、 系统与服务提供商,拥有 1500 万套已发售软件,全球客户数量达 14 万余家,公 司总部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普莱诺市。

西门子工业软件在中国深度布局,实现多省市、多品类、重研发覆盖。中国是西 门子重要的研发中心,为西门子提供人才输送,其在中国拥有 21 个研发中心以及 近11000项有效专利及专利申请,并拥有4600多名研发和工程人员,遍布在北京、 上海、苏州、南京、武汉、无锡、青岛和成都等地。目前,西门子工业软件在中 国已实现了对生产控制类、研发设计类及嵌入式软件三个大类的覆盖,包含 MES、 CAD、CAE、PLM 等多个细分品类。

西门子中华区营收持续提升,中国已成为其第二大海外市场。2018 财年,西门子 在中国的总营收达到 81 亿欧元,中国成为西门子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海外市场。 具体产品来看,2019 年 4 月,西门子的 MindSphere 工业物联网即服务解决方案 在阿里云上运行,目前已有约 200 家公司成为账号拥有者。2021 年 4 月,西门子 的 Mendix 低代码平台正式登陆腾讯云。2020 年,受疫情和汇率波动影响,中华 区业绩出现下滑,但是西门子依然财务状况稳固,于 9 月底成功剥离自己的能源 业务,实现集团的历史性转型。未来,西门子将加强和国有企业以及中国头部企 业的合作,助力中国企业实现“双碳”目标。

西门子在国内的代理实施商在不同下游领域各具市场优势。西门子在中国的主要 代理厂商主要包括赛意信息、诚达运控、天拓四方、仆勾山等厂商,不同厂商在 国内不同下游领域各具代理实施优势。公司主要代理实施西门子制造执行系统 (MES)和产品/服务生命周期管理(PLM/SLM),基于此前泛 ERP 业务积淀的重点领域, 继续深耕家电、机械装备、PCB 等行业智能化转型。

公司与西门子深度合作及联合研发,成功实施多项西门子 PLM/MES 标杆案例。公 司作为西门子的认证合作伙伴,与其有着深厚而良好的合作关系。公司基于自身 深耕高科技电子行业、半导体行业、光伏行业、汽车、装备、机械和五金制造和 化工等行业实施优势,已在德赛西威、景旺电子、杭州优迈、得力集团、三诺生 物、长城电脑、阳信长威、扬杰电子、晶科能源等企业成功实施了西门子产品生 命周期(PLM)和制造执行系统(MES)解决方案。公司携手西门子,为大批企业 成功解决制造执行、质量管控等方面的现实痛点,全面助力生产效率及经营管理 能力提升。

3.3、十年磨一剑,深度聚焦工业软件产品化

依托 SAP、Oracle、西门子等巨头的代理实施经验及灯塔客户合作开发,公司持 续聚焦自主研发的智能制造产品,推出包括 S-MOM 和“谷神”等拳头产品。 S-MOM 历经 10 年版本迭代,提供生产制造运营全链服务。S-MOM 于 2012 年开始 投入研发,起初面向市场提供以 SMES 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产品。目前, S-MOM 是一套工业软件产品群,产品涵盖供应链制造运营环节的产品订单管理、 生产计划排程、仓储管理、物料流转、制造过程管理、质量控制、设备运营与设 备互联互通集成等全价值链服务的信息化流程。

S-MOM 产品包含 9 个模块:SAPS(生产计划排程)、SMES(制造过程管理)、SQMS (质量管理)、SWMS(制造过程管理)、SEDO(设备运营管理)、SMES(制造过程管 理)、SMDC(设备集成)、SMI(生产数字化智能运营)、SNest、EMS:

SAPS(生产计划排程):从上下游价值链协同的维度出发,为企业建立精益、 高效、协同的计划体系;

SMES(制造过程管理):与 ERP、PLM、SCM、SCADA 等上下游系统的连接,实 现车间生产全流程信息化管理,提升各组件业务部门协同工作能力,支持建 立多工厂、跨组织协同运作的数字化平台;

SQMS(质量管理):建立统一的质量标准,并从质量预防、质量控制、质量分 析、质量改进、质量追溯各方面,帮助企业实现基础数据规范化、质量数据 一体化、质量管理可视化、质量异常实时预警、质量改进闭环跟踪,帮助企 业建立基于 PDCA 闭环管理为核心思想的质量监控平台;

SWMS(制造过程管理):实现基于仓库的全供应链协调管理,实现制造企业仓 储管理、配送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提高物流效率和配送准确性;

SEDO(设备运营管理):对设备从安装、使用到报废的一个完整周期中所发生 的的各种事件进行跟踪,将设备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工作信息化,提高设备稼 动率,节约人力资源;

SEMS(制造过程管理):实现对企业内生产设备及配套设施的能源数据的采集, 对企业能耗状态进行监测、分析和预测;

SMDC(设备集成):为企业实现智能制造数字化物联的基础支撑平台,提供兼容各种工业协议的数据采集平台和多种 IT/OT 标准互联互通服务,为企业实 现数字化转型、3T 融合(OT/IT/CT)、系统间协同提供有力保障;

SMI(生产数字化智能运营):整合多业务一站式运营数据分析平台,为企业 建立科学的经营信息监控体系。

S-MOM 下游涵盖电子、家电、机械装备、PCB 等 23 个重点离散行业。公司面向市 场提供的 S-MOM 制造运营产品家族,是以智能工厂为框架蓝图,主要面向离散行 业,尤其是当中的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通讯设备及元器件及装备制造等行业客 户;自主研发的工业管理软件产品已深度覆盖电子、家电、机械装备、PCB 等 23 个重点行业领域,包括从供应链端开始,至物料流转、计划排程、制造执行、质 量控制、仓储管理、设备管理、工况数据采集等全方向、完整的多个子产品。 公司战略性布局高景气下游,从灯塔工厂向腰部企业下沉。2021 年,公司不断 切入具有硬科技底色且景气度较高的行业,成熟产品首次进入新行业价值客户, 在半导体封测、医疗器械、新能源等领域连续获得行业头部客户的智能制造订单。 公司将通过对标杆项目的实施力量进行饱和式投入,以建立行业灯塔工厂为目标, 为后续同行业方案复制复用提供基础,有望将份额进一步扩大扩大,为行业领域 渗透率提升打下良好基础。

赛意 SMOM 充分吸收龙头管理经验,标杆案例覆盖电子、医疗等多个行业。赛意 SMOM 产品自身已经过 10 余年市场客户积累验证,充分吸收电子,机械,五金, 汽配,家具等国内大中型离散制造企业的管理经验,采用.NET 先进开发技术的 SOA 架构,通过解决大中型企业制造管理现状的重点问题,以及对业务过程主要环节 的控制与管理,提升管理水平,为企业带来更多管理价值。

借力西门子实施经验快速迭代,S-MOM 有望逐步进入靠前梯队。公司基于西门子 MOM(制造运营管理)团队在头部客户的高质量实施服务,持续深度打磨 S-MOM 产品力。未来,随着公司加大自研产品研发及对外投资,S-MOM 平台有望在产品 复用度、功能模块丰富性、行业客户经验等方面持续提升,逐步向 MES 靠前梯队 产品看齐。

推出工业互联网平台“谷神”,具备**组件、高效存储、灵活架构等特性。在 工业软件方面,公司除了 S-MOM 产品外,也于近年发布了 EAM、IOT 工业手环、“谷 神”工业互联网平台。“2020 中国企业数字化峰会暨赛意信息用户大会”上,公 司发布了面向工业互联网领域的核心产品“谷神”平台。该平台集设计、开发、 集成、实施、应用、治理于一体的企业云平台,采用 Java+VUE+RN+CSS3 技术,统 一构建 PC 和移动端应用,提升体验、提高速度、缩短周期、降低难度。在工业现 场应用时,“谷神”平台可以达到组件**专注、存储更简单高效、技术架构部署 架构收放自如等。

收购美易科,持续打磨 PCB 领域工业数字化能力。今年 8 月 12 日,公司发布公告 称,拟以自有或自筹资金 6,283.93 万元以股权转让及增资的方式收购深圳市易美 科软件有限公司 51%股权。易美科是一家专注于 PCB 印刷电路板行业的自主工业 软件企业,在 PCB 工业软件上有多年的经验和客户积累,此次收购有助于公司进 一步加大在工业软件领域的创新与发展,加快公司在符合国家战略方向的 PCB 行 业中构建自 ERP 到智能制造的全栈自主产品优势的速度,未来有望进一步提升公 司的收入规模及盈利能力。

四、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 2022 至 2024 年营业总收入为 24.99、32.48、41.71 亿元,核心假设如 下:

泛 ERP:一方面,公司基于 SAP、Oracle 等成熟 ERP 套件,依托华为、美的、 华润集团等灯塔客户优势,聚焦 PCB 行业的高端 ERP 领域代理实施业务。另 一方面,公司持外延并购,聚焦业财管理系统等技术中台产品,未来有望成 为新增长动力。假设未来国内 ERP 行业整体保持 10%-12%市场增速,各行业 龙头企业信息化投入力度更为强劲;未来,公司将持续拓展高景气的下游行 业头部客户,有望持续领跑行业增速。综上,预计 2022-2024 年该业务实现 收入为 13.52 亿、16.63 亿、19.96 亿元。

智能制造:公司依托长年 SAP、Oracle 等代理实施经验,持续积淀制造业头 部客户,并持续推进智能制造战略,相关销售、实施及研发人员持续加码,有望带动整体订单及收入规模增长。一方面,公司落地西门子 MES/PLM 产品, 目前已积淀多电子、半导体、汽车、新能源等行业头部客户,助力公司切入 高景气下游;另一方面,公司研发重点加码 S-MOM 等自研工业软件产品,有 望持续在高景气领域持续下沉中大型客户,实现较高增长。综上,预计 2022-2024 年该业务实现收入为 8.41 亿、11.77 亿、16.36 亿元。

预计公司 2022 至 2024 年整体毛利率为 37.0%、37.8%、38.7%,核心假设如下:

泛 ERP:公司泛 ERP 业务未来将持续优化运营管理水平,实施业务毛利率有 望持续提升;同时,较高毛利的自研 ERP 业务贡献收入比例有望持续提升, 带动毛利率持续提升。综上,预计 2022-2024 年该业务毛利率为 36.5%、37.1%、 37.6%。

智能制造:当前,西门子代理实施业务合作持续深化,运营管理水平提升, 整体毛利率有望实现小幅提升;同时,S-MOM 等自研工业软件产品整体具备 更高毛利率,随着产品化转型及品牌效应提升,自研产品毛利率有望持续提 升。综上,预计 2022-2024 年该业务毛利率为 44.0%、44.8%、45.8%。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工业软件行业之赛意信息研究报告

(报告出品方/作者:红塔证券,崔源)

1.公司基本情况

1.1.公司介绍

广州赛意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5 年,是一家专业的企业信 息化管理软件解决方案及服务提供商,专注于为制造、零售、服务等行业企 业提供完整的信息化和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产品以及相关实施服务。公司前身 是美的集团 IT 部门,早期主要通过代理 Oracle 等海外厂商软件产品,为客 户提供 ERP 系统的定制化开发及实施服务,并且逐步向企业供应商关系管 理和客户关系管理等领域解决方案延伸,目前公司已通过自主研发及与西门 子等国外厂商合作的方式将业务拓展至智能制造解决方案领域。

截至 2021 年上半年,公司靠前大股东为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张成康先 生,其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曾担任美的集团软件开发项 目总监,目前持有公司 16.20%的股份。美的集团为公司第二大股东,间接持 有 11.91%的股份,公司其余大部分董监高成员也都出身于美的。

1.2.主营业务

公司业务分为软件实施开发服务、软硬件销售(代理分销)和软件维护 服务,其中软件实施开发服务占营业收入比例的 90%左右,这部分业务主要 分为两类:一是泛 ERP 领域的运营管理软件产品解决方案,包括 ERP(企 业资源计划)、CRM(客户关系管理)以及 SRM(供应商关系管理)等,公 司主要提供基于 Oracle、SAP 等成熟套装软件模块的二次开发,同时也提供 技术中台、大数据等领域的相关自研产品。二是智能制造及工业互联网领域 产品解决方案,公司主要为离散制造业,尤其是家电、通讯设备及元器件、 装备制造、定制家居等行业客户,提供生产调度和过程控制类软件的软件产 品销售、实施部署及后续的升级支持服务。

1.3.财务状况

公司上市以来营业收入实现快速增长,盈利能力也显著提升。2017-2020 年公司营业收入从 7.09 亿元增长至 13.85 亿元,复合增长率为 25.01%,归 母净利润从 1.01 亿元增长至 1.76 亿元,复合增长率为 20.34%。2021 年前 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13.67 亿元,同比增长 42.46%,归母净利润 1.32 亿, 同比增长 20.76%。根据公司公布的业绩快报,2021 年全年公司预计实现营 业收入 19.34 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 39.57%,归母净利润 2.28 亿元,同比 增长 29.69%,业绩增长情况基本复合市场预期。

从公司的业务结构来看,泛 ERP 业务目前仍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 2020 年泛 ERP 业务实现营收 8.15 亿元,占公司总收入的 58.86%。而智能 制造业务则迅速增长,营业收入从 2017 年的 0.73 亿元提高到 2020 年的 4.13 亿元,占公司总收入的比例也从 10.36%上升至 29.83%,近三年的复合 增长率为 78.19%。

除 2019 年受中美贸易摩擦导致公司部分客户订单签订价格水平波动的 影响,公司上市以来毛利率基本保持稳定且略有提升,主要原因是毛利率较 高的智能制造业务营收占比持续扩大,2020 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 34.90%, 净利率为 12.71%,2021 年上半年分别为 28.42%和 6.64%。公司智能制造 业务刚开始同样是以做西门子等厂商系统的实施交付为主,随着自研产品占 比的不断提高,这部分业务的毛利率开始提升,2020 年为 41.03%,与 2017 年相比提高了 26.55 个百分点。2020 年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 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5.27%、5.34%、9.60%和 0.65%,2021 年上半 年分别为 5.77%、6.23%、8.88%和 1.73%。近年来由于业务规模持续扩大, 银行借款和发行可转债导致利息费用增加,开拓智能制造业务并加大自主研 发投入,使得公司销售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均有所提升。

由于公司收入中来自华为、美的等大客户的收入占比较高,应收账款占 营业收入的比例较高,不过近年来公司对大客户依赖程度有所减低,应收账 款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也从 2017 年的 47.86%下降到 2020 年的 35.04%, 与同行业各对标公司相比,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仍处于相对偏低水平。(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2.行业分析

2.1.工业软件行业概况

根据中国工业技术软件化产业联盟发布的《中国工业软件产业白皮书 2020》对工业软件的定义:工业软件是工业技术、知识、流程的程序化封装 和复用,能够在数字空间和物理空间定义工业产品和生产设备的形状、结构, 控制其运动状态,预测其变化规律,优化制造和管理流程,变革生产方式, 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是现代工业的“灵魂”。

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依靠科技实现产业升级、制造业 高质量发展将是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工业软件作为工业互联网主要 组成部分,是制造业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底层支撑,是国家重点建设的新型基 础设施之一,从 2015 年*务*发布的《中国制造 2025》,再到“互联网+先 进制造业”等一系列政策为我国工业软件产业奠定了基础,近年来在国产替 代和自主可控的背景下,相关支持政策的出台更加密集。“十四五”期间各部 门陆续发布的包括《“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十四五”信 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以及《“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等规划都 重点强调了要加快工业软件发展,我们认为在国家的重点支持下行业未来有望 长期保持高景气度。

2020 年我国工业软件产业市场规模为 1974 亿元,2015-2020 年间我国 工业软件产品收入年复合增长率为 16.1%。而 2020 年全球工业软件市场规 模则为 4358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2.8 万亿元。目前我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 占全球市场规模的比例不到 6%,作为全球制造业靠前大国,2020 年我国工 业增加值突破 31.31 万亿,占全球的比重接近 30%,相对于我国的工业体量, 工业软件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未来行业增长空间巨大。

由于工业门类复杂、种类繁多,国内外关于工业软件的分类方法并未形 成统一明确的标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工业软件作为原本特定领域工具 型软件已从狭义概念向工具链上下游和端到端的全生命周期软件方向演进,进而发展到数字化生产制造平台。我们采用业内常用的划分方法,按照制造 业生产的不同环节将工业软件分为研发设计类、生产控制类和运营管理类。

根据赛迪顾问统计的数据,2018 年我国工业软件细分市场中,生产控制 类和运营管理类软件占比均为 17%左右,嵌入式软件占比*高,超过 57%, 研发设计类软件占比最低,为 8.5%。从国产化程度来看,我国工业软件发展 相对落后,国内企业无论是核心技术还是市场份额都与海外龙头存在较大差 距,特别是研发设计类软件,由于很多关键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目前国产化 率仅为 5%左右,生产控制类软件国产化率为 50%,国内厂商在中低端市场 和部分细分行业具有一定基础,运营管理类软件国产化程度*高,国产化率 达到 70%。

2.2.制造执行系统 MES 行业分析

制造执行系统(MES)出现于上个世纪 80 年代,工业 3.0 以来伴随制造 业数字化程度的提升,CAD、CAPP、CAE 等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和 ERP、 PLM 等上层信息管理系统开始普及,底层设备自动控制系统(如 PLC、DCS 等)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由于制造底层的数据无法高效采集并难以与上层 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交互,导致企业信息系统不能管理到车间的具体生产环节, 因此需要 MES 作为桥梁在中间起到衔接作用。

1990 年美国先进制造研究中心(Advanced Manufacturing Research, AMR)明确提出了制造执行系统(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MES) 的概念:在制造业信息化的三层模型中,位于计划层和控制层中间的执行层 称为 MES。1997 年,美国制造执行系统协会(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 Association,MESA)定义了 MES 的 11 个核心功能模块,包括资 源分配和状态管理、运作/详细调度、生产单元分配、文档管理、数据采集、 劳务管理、质量管理、过程管理、维护管理、产品跟踪和谱系、性能分析, 以及与其他信息系统的集成关系。

2016 年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NIST)发布的《智能制造系统现行标准体系》将 MES 扩展至 MOM(Manufacturing Operations Management,制造运行管理),MOM 是 多种软件构成的制造管理集成平台,包含 MES 和与制造管理相关的各种功 能。

在实施智能化转型的具体实践中,解决生产制造过程的管控盲点是制造 企业的主要需求,MES 作为支撑智能制造系统的核心工业软件,能够在以下 方面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1)生产透明化。通过生产过程数据实时采集,及时了解车间的生产情 况以及质量状况,将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时反馈给 ERP,打开生产过程中 的“黑箱”。

(2)敏捷制造。掌控所有的生产资源,包括设备、人员、物流信息等, 能快速应对生产现场紧急状况,对生产作业计划进行调整并合理调度,保证 生产顺利进行。

(3)生产可追溯。建立完整的生产数据档案,形成全面的正反向追溯体 系,界定责任,减少召回损失。

(4)改善生产质量。实时采集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数据,关注事中控制, 事后分析,从而持续改善产品质量。

(5)及时预警。自定义各项生产指标,实时监控指标执行情况,以邮件、 短信、看板等多种方式实时、主动暴露生产中的异常状况,使相关人员能够 提前发现,及时处理,减少损失。

(6)绩效分析。对生产绩效、人员绩效、设备绩效进行分析,为车间、 工厂乃至整个集团绩效的改善提供依据。

根据赛迪顾问的统计,MES 软件在国内生产控制软件市场中的占比约为 29%。由此可以推算出目前国内 MES 软件市场规模在 100 亿元左右。根据 e-work 的研究数据,在中国市场上提供 MES 软件或实施服务的国内外供应 商数量超过 150 家,受益于长期的技术沉淀和品牌效应,海外厂商占据了大 部分的高端市场份额,国内厂商起步相对较晚,大多都专注于某些细分行业或地区,并且大多采用定制化和项目制的交付方式,产品标准化程度低,导 致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市场竞争格局分散。对比行业知名的国际巨头,国内 几家主要的上市公司无论是在市值还是收入规模上都存在很大的差距。(部分 公司涉及行业和业务广泛,我们选取其中与工业软件相关的业务分类。西门 子:数字工业板块业务收入;霍尼韦尔:流程解决方案、产品解决方案和服 务、物流解决方案业务收入;ABB:工业自动化业务;罗克韦尔:软件和控 制业务;艾默生电子:自动化解决方案板块中工业解决方案业务、系统和软 件业务;宝信软件:剔除以 IDC 业务收入为主的服务外包业务。)

作为智能制造的核心系统,MES 发挥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其价值已 经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同,在制造企业中的渗透率有望长期保持快速上升的 趋势。我们认为,未来受益于国产化替代加速以及中小企业整体信息化水平 提高带来的长尾效应,国内 MES 供应商成长空间巨大。(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3.投资亮点

3.1.加大研发投入,自研产品占比不断提高

从 2017 年开始重点开拓智能制造业务以来,公司产品化能力和自主研 发占比不断提升,相对应的研发投入也大幅增加。2020 年公司研发支出为 1.68 亿元,达到了 2017 年上市时的 4 倍以上,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也从 5.49% 提升至 12.12%。2018 年开始公司将部分研发支出资本化,近三年占研发支 出总额的比例呈下降趋势,分别为 25.08%、23.80%和 20.68%。除 2019 年 公司净利润大幅下滑外,其余两年资本化研发支出金额占净利润的比例不超 过 20%。

2017-2020 年公司研发人员数量分别为 412、752、912 和 1644 人,占 员工总人数的比例从 15.11%提升至 35.25%。并且公司还分别于 2018 年 10 月、2020 年 11 月和 2021 年 7 月向 124 名、158 名和 64 名管理人员及核心 技术人员实施股权激励,体现出公司对于技术人才和自身研发能力的重视。

公司 2012 年开始面向市场提供以 MES 为核心的工业管理软件,初期主 要采用西门子的产品,为客户进行定制化开发和实施部署,之后通过不断地 自主研发,形成了 S-MOM 赛意制造运营管理平台。S-MOM 是公司自主设计 开发的工业软件产品套件,集成了包括 APS 计划排程、MES 制造执行、QMS 质量管理、WMS 仓储物流管理、SCADA 工业设备运营及数据采集、MI 制 造大数据分析平台等各项功能模块。

公司 2018 年以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按照“基础代码框架化、业务逻辑 组件化、行业套件配置化”的理念,在原有定制化服务的基础上,利用中台 技术,形成了“标准产品+行业套件+定制化服务”的体系,使得产品化程度 显著提升。2020 年公司智能制造业务软件许可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149.69%, 并且实施收入部分由于代码复用率提高,项目二次开发难度降低,实施周期 缩短,使得公司智能制造业务毛利率从 2017 年的 14.48%提升至 2020 年的 41.03%。另外,从公司人均创利指标也可以看出,除 2019 年受宏观环境影 响以外近年来总体呈上升趋势,相反软件行业整体由于人力成本增长较快导 致人均创利大幅下滑,这也验证了公司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受益于产品化 程度提高所带来的边际效益提升,盈利能力持续增长。

3.2.服务行业标杆客户,背靠华为企业数字化赋能有望加速

对于企业端的解决方案业务,只有充分了解垂直行业的技术特点和运营 模式等专业内容,才能真正解决企业生产管理中的痛点。公司深耕企业信息 化多年,目前已经积累了大量成功案例,客户涵盖家电、电子、医药、定制 家具等制造业各领域的众多标杆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品牌效应。

除上述垂直行业客户外,公司一直以来都是华为企业业务重要的定制软 件开发供应商,公司对华为的外包服务收入是公司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上市初期公司来自华为的销售金额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在 60%~70%,随 着公司业务范围的拓展和自主产品能力提升,2020 年这一比例已经降至了 40%以下。

我们认为,与华为的深度绑定确实一定程度上可能造成客户集中度过高 的风险,不过从目前情况来看公司收入结构近年来正逐步改善。但另一方面, 近两年受芯片断供等影响,华为以手机为代表的消费者业务被严重制约,5G 设备等运营商业务在海外也遭遇不小的阻力,因此华为不得不积极地谋求转 型,除智能汽车等新领域外,三大业务板块中的企业业务将是华为未来主要 的增长点之一。2020 年华为企业业务收入达 1003 亿元,在其他业务增长乏 力的情况下实现同比增长约 23%。现阶段华为重点发力公有云市场,去年还 推出了面向基础设施的欧拉操作系统,并以智慧煤矿等领域为突破口深入垂 直行业,在服务器等硬件端业务同样面临困境的情况下,我们预计政企端信 息化将是华为企业业务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按照目前的战略,华为自身定 位以平台建设为主,具体的行业应用主要是通过联合生态伙伴的方式完成, 公司作为华为重要的合作伙伴,未来有望依托其企业业务增长进一步打开 B 端市场空间。

4.业绩预测与投资分析

泛 ERP 业务:公司除提供基于 SAP、ORACLE 等成熟套装 ERP 软件 的解决方案外,依托自身的研发能力进一步完善业务中台及大数据领域的产 品布局,协助客户实现业务在线化、运营数据化、决策智能化的数字化转型 需求。现阶段该业务仍是公司收入中占比较大的部分,预计 2021 至 2023 年 公司泛 ERP 业务收入增速分别为 18%/10%/10%。

智能制造业务:公司不断加强自主研发,提升产品化程度,S-MOM 系列 工业软件产品已逐步积累了众多行业标杆客户。未来在我国大力发展数字经 济的战略背景下,工业软件行业有望享受相关政策红利长期维持高景气度, 预计 2021 至 2023 年公司智能制造业务收入增速为 80.00%/56.00%/40.00%。

软硬件销售和软件维护业务:这两部分业务主要为上述两项主营业务开 展过程中的衍生业务,行业解决方案实施过程中涉及的相关软硬件代销及后 续维护服务收入预计将与公司整体业务规模增长保持同步,2021 至 2023 年公司软硬件销售和软件维护服务业务收入增速分别为 30.00%/24.00%/20.00% 和 50.00%/29.00%/28.00%。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创始团队出身美的,赛意信息公司优化升级商业模式,布局智能制造

(报告出品方/作者: 国元证券 耿军军 陈图南

1. 公司介绍:创始团队脱胎美的,智能制造快速成长

1.1 发展历史:脱胎于美的信息部,布局智能制造领域

公司脱胎于美的集团信息部,布局泛ERP软件业务和智能制造业务。现任董事长张成康先生与其他几名高管之前均为美的 IT 部门成员,2005年组成创始人团队,成立广州赛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早期美的集团持有20%股份,后伴随多次增资扩股逐步下降至11.91%,上市后至今一直稳定持有。

自2010年开始,公司主要提供基于Oracle ERP等软件的咨询实施及相关二次开发服务。发展至今,公司在提供核心大型ERP实施服务基础上,进一步提供基于数字化中台的供应链协同软件与智慧营销软件,覆盖企业供应链上下游的数字化采购管理、数字化销售管理等业务领域。

自2012年开始,公司面向市场提供以S-MES为核心的工业管理软件产品。时至今日,产品已扩展成为制造运营一体化的工业管理软件产品家族(S-MOM),实现了平台层、物联层、制造执行层及数字决策层的多层次管理。

公司当前主要产品及服务分为三大板块:

1)面向制造、零售及现代服务等行业的企业级客户提供泛ERP软件及智能制造软件的销售及实施开发服务;

2)上述相关产品在部署后的专业维护服务;

3)上述相关业务过程中产生的基础软硬件代理分销类的衍生性业务。

1.2 财务分析:研发投入持续加大,产品化推高毛利率

受益于企业级客户日益饱满的智能制造升级及数字化转型需求,公司在两个维度上打造业绩增长点:

1)自研产品占比提升,智能制造业务快速发展;

2)立足华南,向华东、华中等地区拓展业务。

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85亿元,同比增长28.7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63亿元,同比增长191.00%。

公司与华为技术、美的集团等主要客户保持了稳定的合作关系,服务的大中型企业客户、集团客户黏性较强且企业信息化需求旺盛。

2019年,公司头部客户受到“实体清单”影响,导致公司部分订单签单及价格产生波动,对公司当年业绩造成一定影响。近年来,公司积极开拓新客户,扩大收入来源,客户集中度逐渐降低。

泛ERP业务:

作为公司的基石业务,泛ERP业务目前依然为公司最重要的收入来源,2020年收入占比为58.86%。

2017-2020年,公司泛ERP业务复合增速达11.01%。2020年,泛ERP业务稳中有增,实现收入8.15亿元,同比增长16.35%。

2018-2020年,泛ERP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34.76%、28.78%、34.11%。其中,2019年毛利率波动的主要原因是公司重要客户受到外部环境冲击,从而影响了对公司的相关订单。

公司自研的业务及数据中台产品在板块业务中的占比不断提高,我们预计未来3-5年中台业务有望保持高景气度,助力泛ERP业务持续开拓。

智能制造业务:

近年来,得益于国家政策支持与生产制造行业内生需求旺盛,公司智能制造业务发展迅速。2017-2020年,收入占比从10.36%提升至 29.83%。

2017-2020年,公司智能制造业务复合增速达77.84%。2020年,智能制造业务实现收入4.13亿元,同比增长56.33%。

2018-2020 年,智能制造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29.97%、31.56%、41.03%,毛利率不断提升的主要原因包括:

1)自研产品占比持续提升。

S-MOM产品获得市场认可,客户在软件许可方面付费意愿提升。

2)产品化能力缩短实施周期。

公司通过构建“标准产品系统模块+行业套件解决方案+定制化服务”,使产品化程度提升,项目定制化开发程度下降。我们认为,随着自研产品销售占比不断提升,公司智能制造业务毛利率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从费用端的变化可以较为清晰地看出公司业务向产品化转型的趋势。

公司大力发展自研产品业务:

1)在研发端:公司研发团队着力提升基础代码框架化、业务逻辑组件化、行业套件配置化等方面的产品化水平。

2)在销售/渠道端:公司积极开展线下销售活动;拓展华东和华中等地区业务;搭建自研产品实施渠道,包括新增岗位、顾问体系搭建等。

2016-2020年,销售与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72%/3.59%/3.98%/5.36%/5.27%和5.02%/5.49%/7.85%/8.30%/9.62%。

截至2020年末,公司拥有1664名研发人员,同比增长82.46%,占公司员工总数的比例由2019年的26.78%提升至35.25%。

1.3 股权情况:核心团队技术出身,股权激励护航成长

公司大股东及高管团队出身美的集团,制造业 IT 行业经验丰富。

根据公司2021年半年度报告,公司实际控制人为董事长、总经理张成康先生,持股16.20%;第二大股东为佛山市美的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11.91%。

公司前五大自然人股东张成康(董事长、总经理)、刘伟超(董事、副总经理)、刘国华(董事、副总经理)、欧阳湘英(财务总监)、曹金乔(总经理助理)均曾在美的集团就职,互为一致行动人,共占公司40.93%的股份。

多轮股权激励,深度绑定公司核心团队。

公司于2018年、2020年和2021年进行多次股权激励,以14.79、20.50和18.80元/股的价格分别向340、158和64名激励对象(不含预留部分)授予342.96、1073.00和525.60万股限制性股票。

公司的三次股权激励均采取净利润作为考核目标,彰显了公司对未来业绩增长的信心。

当前股份支付费用摊销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在未来逐步减小。

根据测算,当前股权激励计划的股份支付费用摊销额在2021年达到三期叠加的*高值(1858.03万元),后续此部分影响会逐步较小。

2. 行业分析:需求政策双浪叠加,从管理向生产下沉

2.1 工业软件: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国产软件高速发展

得益于产业内生需求和国家政策支持的驱动,中国工业软件市场快速增长。

根据智研咨询的数据,2012-2020年,中国工业软件市场的复合增速达13.27%,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2020年,中国工业软件产业市场规模达1974亿元,同比增长14.77%。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的预测,2021年我国工业软件规模将达到2179亿元。

内生需求:制造企业业务复杂程度提升,数字化建设从企业管理下沉到生产车间。

从上世纪90年代以SAP、Oracle等为代表的海外ERP厂商走入中国至今,国内ERP市场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已经达到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

当前,MES/MOM有望接过接力棒,在形式上,我们能够看到企业数字化改造建设从上层管理运营向车间级生产制造下沉的过程。

MES/MOM在制造业企业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MES/MOM向下采集底层自动化控制系统及各类设备信息,向上承接ERP下达的生产计划,帮助企业实现透明化生产、敏捷性生产、生产可追溯、生产质量改善、及时预警、绩效分析,提升工厂的运营绩效。

内生需求:人力成本与数字化升级改造费用间的权衡。

自加入WTO后,我国的制造业借助充足的劳动力供给和低廉的人力成本,进入高速发展期。

2013-2014年,我国制造业就业人数达到超 1 亿人的峰值,随后逐步下降,特别是生产、设备操作等一线岗位的员工人数下降明显。

与此同时,我国劳动力成本持续上涨,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3-2020年,我国制造业规模以上单位从事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及有关人员的平均工资增长了59.60%。

劳动力数量的下降和人力成本的提升揭示了一个事实——中国制造业单一依靠成本优势来取胜的年代正在远去,数字化升级改造将是制造业企业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

政策支持:“十四五”规划全面擘画,国家政策助力智能制造发展。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培养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工业管理软件厂商,国产软件替代正当时。2021年4月,工信部会同有关部门起草了《“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普及数字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初步实现智能转型,我国智能制造装备和工业软件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要求得到显著提升,国内市场满足率分别超过70%和50%”。

2.2 ERP软件:管理需求边界拓展,高端ERP需求稳定

随着企业对管理水平的日益重视,国内ERP软件市场规模稳健增长。ERP软件市场在两个维度上依旧有稳定增长:

1)垂直行业延伸:

2010年以前,中国本土采用ERP的主要行业企业为制造业。自2010年开始,采用ERP的行业企业逐渐向流通分销行业、房地产及旅游行业、专业服务行业以及互联网企业等领域延伸。

2)企业内需求拓展:

随着产业结构升级的推进,企业的管理需求边界持续延展,从面向内部人财物的管理不断向与上游供应商协同、与下游客户协作延伸。

SAP、Oracle等产品在高端核心ERP中具备领先优势。

放眼全球,SAP、Oracle等公司依然是ERP行业的引领者,而在国内市场,近年来国产ERP软件公司崛起,云ERP等新兴解决方案获得空前发展,市场对于SAP、Oracle等传统ERP龙头能否保持既往优势存在一定的怀疑。

我们认为,在一段时间内,对SAP、Oracle等高端ERP软件的需求与国产替代逻辑并不矛盾。

以制造业为例,头部企业往往具有较为复杂的需求:

1)下设多个子公司,多法人实体需合并计算预算等;

2)多地工厂,需协同物料和生产计划等;

3)产业链较长,需要协调各环节生产管理计划。这种情况下,成熟的高端ERP可能仍然是这些大型企业的优先选择。从公司的角度来看,对于ERP以及相关的HCM(如人事、薪酬等较为传统的模块)等核心稳定的业务管理需求,公司提供基于SAP、Oracle等成熟套装ERP软件的解决方案;而对于国内企业在复杂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需要灵活应变、敏捷实现的业务运营创新需求,公司则通过提供中台及大数据自研产品来覆盖。

各行业头部集中趋势显著,大型企业对高端ERP需求稳定。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统计,2020年,国内整体ERP市场中,用友网络、SAP和金蝶国际占据前三的位置,两家国产ERP厂商的市场份额合计高达45.8%。

在高端ERP市场,当前国外厂商依旧占据主导,SAP、Oracle和IBM的市占率分别为33%、20%和8%,分居靠前、二、四位。

3. 竞争力分析:标杆客户案例众多,商业模式优化升级

3.1 积累优质客户群体,人均创收持续提升

十多年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公司在实施开发与产品服务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To B的行业里,Know-how是重要的壁垒之一,公司培育了具备丰富行业经验的咨询顾问团队和技术研究团队。

技术研究团队: 探索并紧跟云、移动互联、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最新技术发展趋势,持续迭代公司产品与服务,使得公司保持创新能力与市场竞争力。

公司积累了众多优质的行业客户案例。众多头部的标杆客户对公司的产品服务打磨及品牌打造起到推动作用,使公司在各优势垂直行业内快速推广。

目前,公司已经成功为超过千家来自于制造、零售、服务等行业的企业级客户提供了丰富而具有竞争力的数字化转型服务,拥有华为技术、美的集团、华润集团、深南电路、立白集 团、大自然家居、视源股份等众多优质客户。

公司是华为核心企业信息化供应商之一,多年合作积累大量业务经验。

公司作为华为技术的核心企业信息化供应商之一,为后者提供优质的实施开发服务,获得华为2015-2016最佳交付质量奖、2017年最佳供应商合作奖,并成为华为云“2021同舟共济合作伙伴”等殊荣。2014-2020年,公司来自靠前大客户华为技术的收入占比分别为59.37%/61.29%/70.28%/60.64%/45.17%/38.51%/39.89%。

产品化叠加实施效率提升,人均创收能力持续提升。

公司采用方案驱动型实施流程,采用迭代法帮助客户熟悉标准流程以及与自身业务进行匹配。公司持续提高项目实施效率及控制项目风险,优化实施步骤和简化实施过程,降低项目成本。

目前,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持续扩张、员工数量逐年增长的同时,公司人均创收水平也在不 断提升。

根据测算,2018-2020年公司除研发人员外人均创收分别为34.27、38.25和46.39万元,提升明显。

3.2 自研产品逐渐放量,行业包提升复用率

公司于2012年开始面向市场提供以S-MES为核心的工业管理软件产品,通过不断自主研发升级,已扩展成为一套专业性强、成熟度高、制造运营一体化的工业管理软件产品家族(S-MOM)。

产品包括:

SAPS(高级计划排程)、SMES(车间制造执行)、SWMS(智能仓储及物流)、SQMS(数字化品质管理)、SEDO/SCADA(工业设备运营及数据采集)以及SMI(制造大数据分析平台)等。

覆盖业务流程:

从供应链端至物料流转、计划排程、制造执行、质量控制、仓储管理、设备管理、工况数据采集等。

推出行业包解决方案,提高产品化能力。

不论是哪个行业,在管理层面上的相同之处较多,但不同行业——甚至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其生产管理的模式都不尽相同。

从上层的企业管理软件到车间级别的智能制造,产品的标准化程度逐步下降,而高度定制化又必然带来竞争格局的分散以及供应方成本的增加。

针对这种情况,公司按行业、按场景划分事业部,深耕行业需求与应用场景,在电子、机加工、PCB、注塑行业、泛家居等核心行业推出了行业套件解决方案,为企业提供“标准平台+行业套件+定制化服务”。

行业套件大大提高代码复用率,降低二次开发时间,从而降低公司整体实施周期。2018-2020年,智能制造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29.97%、31.56%、41.03%,效果显著。

3.3 中台打造协同枢纽,提升核心竞争能力

数字化时代,中台是企业的数据中枢。数字化时代下,营销手段日新月异,大型企业需要后台基础系统保证内部体系的稳定支撑,但同时也需要前台作业系统快速迭代,以满足对前方市场变化的敏捷响应。基于此,大型企业的数字化系统组成逐步形成了“前台(应用层)-中台(逻辑层)-后台(数据层)”的体系架构。

公司持续强化技术中台战略,实现多解决方案的融合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

公司提供的基于数字化中台的供应链协同软件,以横向延伸覆盖企业供应链上下游的数字化采购管理、数字化销售管理等业务领域,结合相应的大数据技术构建了完整的企业级数字化产品图谱及相关交付服务能力。

2020年12月,公司收购基甸信息51%股权,在中台软件产品领域的实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2021年9月,公司申请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获得证监会同意注册批复,并发布《创业板向特定对象发行 A 股股票募集说明书(注册稿)》,拟向特定对象发行 A 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6.5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拟用于“基于共享技术中台的企业数字化解决方案升级项目”(项目总投资金额7.18亿元)。

公司将对现有数字供应链应用、数字营销应用、智能财务应用等自主应用软件产品进行迁移、升级、改造,以满足企业数字化转型对敏捷型数字化系统的需要。

4. 盈利预测与报告总结

核心假设: 公司是一家企业级工业管理软件及数字化平台产品的供应商,专注于面向制造、 零售、现代服务等行业的集团及大中型客户提供数字化及智能制造产品和服务。

公司在提供核心大型 ERP 实施服务基础上,进一步提供基于数字化中台的供应链协同软件,同时提供企业级工业管理软件S-MOM产品家族,以覆盖完整的车间制造流程。

目前,公司的产品主要包括四大类:泛ERP、智能制造、软件维护服务和代理分销,因此,我们按照这四个维度来预测公司未来的收入和 毛利率情况。

1. 泛 ERP:

该业务是公司目前最大的收入来源,公司一方面提供基于 SAP、Oracle 等成熟套装 ERP 软件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公司通过提供成熟的中台及大 数据自研产品以覆盖企业在复杂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需要灵活应变、敏捷实 现的业务运营创新需求。

2019-2020年,该业务收入增速分别为2.32%、16.35%,预测该业务未来三年将保持稳健增长的态势,收入增速分别为29.96%、25.01%、24.09%。过去两年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8.78%、34.11%,预测未来三年将保持在2020年的水平,维持在34-35%的区间。

2. 智能制造:

公司通过不断自主研发升级,目前已将以 S-MES 为核心的工业管 理软件产品扩展成为一套专业性强、成熟度高、制造运营一体化的工业管理软 件产品家族(简称 S-MOM),实现了平台层、物联层、制造执行层及数字决策 层的多层次管理。

2019-2020年,该业务收入增长较快,分别为79.68%、56.33%,预测未来三年增速分别为45.03%、43.36%、41.35%。

过去两年该业务的毛利 率分别为 31.56%、41.03%,随着“标准平台+行业套件+定制化服务”方案的 持续推进和完善,预计该业务毛利率将稳步提升,预测未来三年分别为 43.01%、 44.97%、46.89%。

3. 软件维护服务:

公司建立了专门的“客户运维服务中心”,为客户提供系统上线后的支持服务,主要内容包括用户支持、系统支持和其他服务。

2019-2020年,该业务收入增速分别为124.11%、60.68%,预测未来三年增速分别为58.78%、55.02%、52.11%。

该业务过去两年毛利率分别为39.30%、46.23%,预测未来三年将保持在2020年的水平,维持在46-47%的区间。

4. 代理分销:

该业务是公司在提供上述产品及服务过程中的衍生性业务,公司基 于客户自身意愿、结合客户的业务特点作为渠道向客户销售其他原厂的基础软 件或硬件。

2019-2020 年,该业务收入增速分别 24.20%、34.03%,预测未来 三年增速分别为 30.01%、27.93%、25.08%。

过去两年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10.18%、11.29%,预测未来三年将保持在2020年的水平,维持在11-12%的区间。

可比公司估值:

在国内 A 股市场中,汉得信息、能科科技、鼎捷软件等公司也从事泛ERP或智能制造相关业务,故选择这三家作为可比公司。

目前,公司 PE 估值水平低 于可比公司的平均水平,考虑到公司在智能制造方面的快速发展以及自研产品 快速放量,未来估值水平有望不断提升。

我们认为公司目前的估值水平相对较 低,具备较好的长期投资价值。

报告总结

公司智能制造业务快速发展,多年来积累了大量优质客户,自研产品逐步放量,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预测公司2021-2023年营业收入为18.78、24.86、32.70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52、3.53、4.78亿元,EPS为0.68、0.95、1.29元/股,对应PE为33.90、24.16、17.83倍。

过去三年公司PE主要运行在35-55倍的区间,目前计算机(申万)指数PE TTM为53.3倍,给予公司2021年45倍的目标PE,目标价为30.60元。

5. 风险提示

1. 新冠肺炎疫情反复; 2. 大客户受到外部环境影响,需求下降; 3. 智能制造业务推进不及预期; 4. 自研产品推广不及预期; 5. 应收账款较高; 6. 行业竞争加剧。

—————————————————————

请您关注,了解每日最新的行业分析报告!

报告属于原作者,我们不做任何投资建议!

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谢谢!

以上就是赛意信息科技是外包公司吗?的详细内容,希望通过阅读小编的文章之后能够有所收获!

版权:本文由用户自行上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供存储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了解详情>>

发布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