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乳业集团的创始人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文|彭乙彬编辑|t引言说起我们国内的牛奶产业,就不得......接下来具体说说了解牛根生的创业故事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 “关注” 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小黑
编辑|t
2021年,蒙牛集团正式宣布, 牛根生卸任蒙牛集团董事的职务,属于一代乳业大佬的时代也正式落幕 ,这让无数人感到惋惜,也让很多人好奇,难道牛根生真的要开始颐养天年吗?
其实早在2017年,牛根生就有了第三次创业的想法,只不过这一次他将目标放在了加拿大,离开蒙牛并不是他的结束,而是他新的开始,一个属于“养牛娃”的新时代就要开始了。
(卸任公告)
作为我国曾经的乳业老大哥, 伊利的崛起和牛根生是不可分割的 ,在牛根生加入伊利前,这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养牛场,只能售卖最简单的牛奶,而在这里打工的牛根生,也只是维持温饱而已。
但机会一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1993年,牛根生所在的养牛场,正式注册为伊利奶业,而属于牛根生的时代也正式开始, 在被任命为生产经营的副总裁后,牛根生很快就确定了未来的发展目标,那就是售卖纯牛奶以外的产品。
(牛根生)
经过慎重选择, 牛根生将目标放在了当时更容易保存,也有很大市场的冰棍上 ,随后苦咖啡雪糕横空出世,这款雪糕创造了无数的销售神话,时至今日,依旧保持着不错的销量。
有了好的开头,伊利集团也开启了自己的崛起之路,很快就坐到了全国奶业的老大位置, 前途一片光明,不过可惜的是,此时的牛根生由于锋芒毕路,遭到了不少人的嫉妒,这也是为何牛根生会在1999年离开伊利,创立蒙牛集团的原因。
(牛根生)
不过牛根生也不是一时兴起,为了日后的发展, 他在离开伊利集团的时候,还带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人,这就是他日后的主要合作伙伴:孙先红。
孙先红是一个营销方面的天才人物,被誉为中国十大策划专家,十大营销操盘手,在伊利崛起期间,他同样功不可没,或许是对于伊利高层对牛根生的决策不满,或许是和牛根生惺惺相惜, 在牛根生离开伊利后,孙先红同样选择了离开,与牛根生一起创办了蒙牛集团。
对于牛根生和孙先红的“双剑合璧”,伊利几乎毫无还手之力,牛根生对奶产品的制作了如指掌,多年的工作也让他有了大量的人脉, 而在宣传策划方面,孙先红则是毫无对手,蒙牛快速崛起,很快就将伊利打的溃不成军。
(牛根生)
2007年,是蒙牛决定性的一年,因为这一年蒙牛成功的打开了俄罗斯市场,实现了我国奶产品出口零的突破, 也正是这一壮举,让蒙牛的销量靠前次超过了伊利,成为了中国奶业的老大 , 可谁也没有想到,就在蒙牛发展如火如荼的时候,一件事情却席卷了中国所有的奶类行业,这就是著名的 “三聚氰胺” 。
作为一种化工原料,在奶制品中添加三聚氰胺早已成为了“共识”,即使是 一向强调品质的蒙牛,也被检测出含有三聚氰胺的成分 ,这件事对蒙牛的打击非常可怕,让蒙牛的销量急转直下,陷入经济危机。
为了自救,牛根生不得不到处寻求帮助,最后让中粮集团入股,这才暂时摆脱了蒙牛所遭遇的危机,可也给日后他的离职埋下了伏笔。
(牛根生)
2009年,中粮集团正式成为了蒙牛的靠前大股东,并在董事会中开始占据主导地位,牛根生逐渐感觉到了力不从心, 于是在2021年,牛根生正式辞去了董事长的职务,和蒙牛脱离了关系。
对于蒙牛集团,牛根生一定是不舍的,可在失去了决策权的时候,牛根生或许就做好了离开的打算, 其实早在2017年,牛根生就带着家人移民到了加拿大,并在这里发现了一个新的商机:中文。
(牛根生)
随着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好,中国的市场也越来越大,作为蒙牛曾经的老大,牛根生的商业嗅觉非常准, 他发现加拿大很多人想要和中国做生意 ,也有很多年轻人想来中国留学,可作为跨国的桥梁,加拿大竟然没有一家正式教授中文的机构。
这不就是妥妥的商机吗?于是牛根生找到了孙先红,两人决定模仿当年新东方的模式 ,在加拿大创建了新西方文化公司,在这里教加拿大人说中文, 虽然目前这家学校还在起步阶段,但牛根生已经请来了中文教育专家陈淑红,从这点来看,牛根生不仅很好的抓到了商机,也充满了再次创业成功的可能性。
(牛根生)
牛根生作为我国的一个“草根创业者”,虽然出身较差,看一直以来的成功早已获得了大家的认可,并且他是一个打不倒的人,这点是其他人很难做到的。
在伊利工作期间,牛根生无数次抓住了商机,而 在离开伊利后,又能够让蒙牛在短时间内超越伊利,可以说在商业方面,没有几个人能够和他相媲美。
(牛根生)
除了在商业领域颇有建树,牛根生在慈善方面也让人敬佩不已,在牛根生的介绍中,有这样一个响当当的名头: “全球捐股靠前人”, 早在2004年,他就创办了老牛基金会,为了让基金会有更多的资金去做慈善事业, 他更是捐出了蒙牛所持有的全部股份。
这是什么概念,要知道蒙牛作为现在的中国靠前奶业公司,每年的利润非常恐怖,而牛根生手中所蚩尤的股份,就相当于一个“赚钱机器”,会源源不断的赚钱,但牛根生依旧选择的捐赠,让老牛基金会可以长时间的维持下去,而不是向其他基金会一样,消耗完原始资金就宣告结束, 牛根生的举动,放眼全球也没有人敢去模仿。
(牛根生)
考虑到牛根生在慈善事业上的举动, 中国慈善**为他单独设立一个:“慈善终身成就奖”, 可见牛根生在慈善方面的贡献。
(牛根生)
1958年出生的牛根生,已经进入了老年生活,可他没有摆烂,还在做着自己的小事业,并且这个小事业,说不定会在未来对我国有很多的帮助,让我国不少企业可以打开加拿大市场,这无疑是一种无形的善举,可以造福更多的人。
牛根生和孙先红联合创办“新西方”教育机构,教老外说普通话 .搜狐,2017-05-24
蒙牛创始人牛根生彻底退出蒙牛.新浪 ,2021-12-01
“草根神话”牛根生,创建蒙牛成为乳业大王靠的是啥?
在中国乳业江湖史上,牛根生这个名字充满着传奇色彩。
15 年的时间,他从养牛工成为伊利副总裁,年薪高达百万。
41 岁却因“功高震主”被逼辞退,陆续有 300 多名员工汇聚到他的身边,创建自己的乳业公司:蒙牛。
在他的带领下,仅用了 5 年时间,蒙牛公司便成功上市。却因“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声誉受损。然而他始终心系慈善事业,累计捐款高达 16 亿。曾经的乳业大王:牛根生他究竟靠的是啥?
放牛娃成为伊利副总裁牛根生,1958 年 1 月 25 日出生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一个极其穷困的农民家庭。因为家中穷困连饭都吃不起,于是,亲生父母为了 50 元钱,将刚出生不久的牛根生卖给了
一户牛姓的城里人家。虽然牛根生没有亲生父母的疼爱,但好在养父母对他很好,一直以来也很注重对于牛根生的教育。
在牛根生年少时,养母曾告诫过他:“财聚人散,财散人聚;吃亏是福,占便宜是祸。”牛根生一直谨遵母亲的教导,也正是因为养母的教诲,间接地影响他的一生。
在牛根生小的时候,便是当地有名的孩子王,被小伙伴称为及时雨。牛根生从小性格豪爽,有好吃的、好玩的从来不藏着掩着,总是跟朋友一起分享。
其实,牛根生小时候也没少受别人的欺负。因为牛根生的养母曾是军阀的姨太太,于是时常会有人欺负到他的身上,而他有了自己的生存法则: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牛根生曾说,自己挨打的时候不能还手,不然只会被打得更狠。也正是这样的性格,让牛根生在日后创业时期帮助他渡过难关。
在牛根生十四岁时,养母便因病去世。没几年,养父也离开了人间,从此牛根生只能孤零零地生活着。
养父去世后,牛根生便接替养父的岗位去了呼和浩特大黑河牛奶厂工作,生活总算有了一些保障。牛根生的工作是养牛,每月的工资是 20 元,虽不多但勉强能够维持日常生活。这时牛根生的人生才真正步入正轨。进入工厂后,牛根生踏实肯干,办事机灵,很快便深受厂长的信任。
1982 年,牛根生从大黑河牛奶厂调入“呼市牛奶供销经理部”,一年之后,该企业与“呼市回民奶食品场”合并——便形成了“伊利的前身”。
业绩出众的牛根生很快被新上任的领导赏识。从一名普通的洗瓶工做起,一路升为车间主任、厂长,最后担任伊利集团副总裁。而这位贵人就是伊利日后的老总,郑俊怀。
郑俊怀 1950 年出生在内蒙古呼和浩特,虽然他仅比牛根生大了八岁,但是资历比牛根生深厚许多。
当时,牛根生所在的工厂被合并之后,郑俊怀提出承包制度,让工厂止损为赢,而牛根生也成为了郑俊怀手下的得力干将。
牛根生曾表示,郑俊怀教会了他许多东西,两人的关系一直相处得很好。每当郑俊怀发布政策或者提出办法时,首先选择牛根生负责的工厂作为试点单位。
但最终,两人还是因为矛盾激化分道扬镳。而这究竟为何呢?“功高震主”被逼辞退。
1993 年,郑俊怀重新组建伊利实业,顺利成为了伊利集团董事长。牛根生也被提拔到生产经营副总裁的位置,主要负责冰淇淋、雪糕生产。
3年后伊利顺利在上海上市,企业的规模也越来越大,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乳制品龙头企业。而牛根生也开始在伊利面前大显身手。
1997 年,牛根生凭借着对于“伊利苦咖啡”的完美营销策略,仅单品就卖出了惊人的 3 亿元的销售额。要知道在当时那个年代,凭借单品雪糕卖到 3 个亿销售额,是别人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
而牛根生做到了。于是,牛根生也有了一个新的外号“中国冰淇淋大王”。不仅如此,牛根生负责的雪糕领域的销售额占整个伊利产品总销售额的 80%。为了留住人才,当时伊利给牛根生的年薪就高达百万,不仅年薪还有诱人的伊利股权。
那为何牛根生要舍弃百万年薪工作待遇独自创业呢?这背后隐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秘密?
牛根生不仅业务能力出众,对待自己的手下更是十分的用心。当时公司因为牛根生业务突出,便决定奖励他一辆轿车,然而牛根生却将其换成四辆更小排量的车,奖励给了副手。谁家有困难,牛根生也是靠前个伸出援手,当时6伊利的一名工人患了癌症,公司组织内部募捐活动。牛根生救护心切一出手就是 1 万元。下属们纷纷感动不已。
这一举动却惹怒了董事长郑俊怀,他说:“牛根生一个副总捐了 1 万块,那我这个老总应该捐多少?”直到 1998年两人的矛盾才彻底激化。
在公司会议上,郑俊怀和牛根生对公司未来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分歧。牛根生甚至曾在另一场会议中直接说道:“这届领导班子干不了大事。”
这让郑俊怀对牛根生更为不满。1998 年,郑俊怀就曾对董事会成员表示:“伊利有他没我,有我没他。”牛根生也渐渐感受到了公司内部的变化,当时他身居副总,权利却处处受限。甚至连买个扫帚都需要报告审批。
牛根生亲自去找郑俊怀反映情况,看到郑俊怀对自己表现出的不信任,他才真正意识到自己局势的危急。
后来,牛根生被公司安排到北京大学进修。为了能够平复心中的苦楚,牛根生只能接受。
最终,郑俊怀在董事会上宣布以总裁的名义,免去牛根生的职务。牛根生只得愤怒离开,41 岁的他丢掉了工作和自己的梦想。
牛根生一直想要将伊利冰淇淋做到世界靠前,结果却没想到自己会被如此对待,牛根生心中五味杂陈。他说:“我当时非常难受,一生当中我非常难受的有那么三次、两次,这是其中的一次,几乎到了欲死的程度。
”7创建蒙牛集团当牛根生离开时,郑俊怀还曾善意的提醒说,依照你的能力重新创建自己的公司,完全不成问题;做事一定要谨慎、合乎规则规矩,不要莽撞、不要做碰触红线的事。
谁能想到后来发生的事情:2004 年郑俊怀想把国企伊利搞成个人的,致使 5 名高管入狱,仅剩 1 人负责经营。
2018 年伊利集团又公开举报前董事长,郑俊怀二次收监。这两件事涉及到的团队和人数的影响力,远比“伊利副总被逼辞退”大多了。
离开伊利后,牛根生昔日的手下找到他,商议创建新的乳业公司。当时牛根生只是一个人离开,后来陆陆续续有 300 多位
伊利员工(一部分被免职、一部分被辞退、一部分主动离职)汇聚到了他的身边,因为他们相信牛根生一定能够成功。这也算是郑俊怀成全了牛根生。实际上牛根生离开的决定,无疑是对的。
无论是业务能力还是聚拢人心,牛根生都严重威胁到郑俊怀的地位,伊利根本容不下牛根生的雄心。
即便如此,被迫离开、成立企业,但一直以来在牛根生眼中“伊利不是对手而是队友,竞争也只是队友间的竞争”。
要知道当时呼和浩特乳业市场几乎全部被伊利垄断,没有奶源、没有工厂、没有市场,牛根生想要想要创建一个全新的乳业公司,完全是天方夜谭。为了筹齐启动资金,牛根生将自己手中的伊利股票卖出。
于是,1999 年 1 月,蒙牛乳业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注册成立,在呼和浩特一间 50 多平方米的楼房中,他们探讨公司运行的新出路。牛根生便提出了“虚拟经营”的概念,提出用“人才”换“资源”。
1999 年 2 月,牛根生联系到东北哈尔滨的一家乳品企业,此前这家工厂就一直在为娃哈哈、伊利、三元、光明等全国著名企业代加工产品(OEM)。
牛根生派 8 人全面“托管”了这家公司,承诺给这家企业带来很好效益的同时,蒙牛产品也将交由这家工厂制作。
有了工厂和奶源,牛根生又面临另一个问题:无市场,当时伊利董事长郑俊怀对于牛根生做的风生水起、陆续有伊利员工投奔很是气愤,特意发布通知声称:不允许伊利经销商经销蒙牛产品。
结果却不想被擅长营销的牛根生将了一军,他立即在呼和浩特的大街小巷上张贴自己的广告牌。写着:发展乳品行业,振兴内蒙经济,创建内蒙乳业第二品牌。
第二天,蒙牛的广告牌便遇上了麻烦,许多广告牌被砸毁,还被当地媒体报道。 “蒙牛广告牌事件”爆出后,伊利前副总裁是蒙牛创始人的事情也就此传开,这让蒙牛在呼和浩特彻底打开了知名度,订单也是接踵而来。
有人说当年蒙牛一条街的广告牌被砸,砸火了自己,这属于“事件营销”, 回头理性思考一下,如果是老牛当年自己砸广告牌,真的有这个必要吗?
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砸个广告牌还真有可能上个热点新闻、借事件营销。
但谣传蒙牛砸广告牌的那些年,连互联网都没普及,就算砸了广告牌,也就只能上当地新闻,对于蒙牛的业务铺开没有什么助益。
更重要的是,当时刚成立的蒙牛,资金奇缺,根本没有资本来做这样的“游戏”。
2004 年,5 年时间蒙牛成功在香港上市,牛根生凭借手中蒙牛的股权身价过亿。
2007 年,蒙牛公司的营业收入达到 213 亿元,净利润高达 9.36 亿元,超越伊利成为国内最大的乳品企业。然而,就在蒙牛企业最鼎盛的时期,一场“毒奶粉事件”,
将整个乳品行业推上了风口浪尖。“毒奶粉”,乳品行业深陷危机。
2008 年 9 月,有媒体披露了 22 家“奶粉”中含有三氯氰胺的乳品企业。其中,内蒙企业三聚氰胺含量仅为三鹿的千分之一,而蒙牛奶粉在产品中所占份额不到 1%。
随后,国家质检总局又紧急组织开展了全国液态奶三聚氰胺专项检查。据当时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财经网等媒体报道,检查结果显示,市场上绝大部分液态奶是安
全的。事件发生后,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表示,三聚氰胺属于化工原料,是不允许添加到食品中的,但是未设定像农药残留那样的标准限制。
直到 2008 年 10 月,国家多个部委联合发布公告,方才制定三聚氰胺在乳制品中的临时管理值,即婴幼儿配方乳粉中三聚氰胺的限量值为 1 毫克/千克,液态奶(包括原料乳)、奶粉、其他配方乳粉中三聚氰胺的限量值为 2.511毫克/千克。
据医学专家介绍,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以及我国卫生部门的权威机构,均对人体摄入三聚氰胺安全限量进行了科学评估,按照最严格的评估标准计算:以一个标准体重60公斤的成年人为例,食用上述三聚氰胺含量的液态奶,如每天不超过2公升(即8袋,每袋250毫升),对人体是安全的,到目前为止也未发现由于食用所检测品牌液态奶导致泌尿系统结石的病例。
但这也让整个行业遭受重大的信任危机。各大企业按照要求产品纷纷下架,原奶被倒掉,已经售出的产品召回销毁,2008 年行业亏损严重,上市乳企股价大跌。
蒙牛质押给摩根斯坦利的股权也岌岌可危,为了防止被境外机构恶意收购,老牛的朋友们纷纷出手,当时柳传志将 2 亿元、俞敏洪将 5000 万直接打到了摩根的账户上置换出质押的蒙
牛股权。事实上,“三聚氰胺事件”最大的引爆点是三鹿,企业被兼并、高管被起诉,损失最为惨重。除此之外,行业中几乎所有的企业都遭受到了打击。
牛根生早在 2004 年携家人将其持有蒙牛乳业的全部股份及大部分红利捐出,发起成立老牛基金会;2006 年辞去总裁职务提出“50 岁退休”(2008 年退出管理层)专心做公益慈善。却因这起行业事件,原计划推迟了一年。
2009 年,中粮联合厚朴出资逾 61 亿港元,入股蒙牛乳业,以约 20%持股比例成为靠前大股东,自此蒙牛“板上钉钉”的成为了中国人自己的蒙牛。
中粮入主前,蒙牛账面仍有 17 亿元现金流。中粮入主后,牛根生便放心退居二线,逐渐减少对蒙牛乳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慈善事业。由此,民营企业蒙牛成为了国有企业“新”蒙牛。
蒙牛创始人牛根生今何在:淡出蒙牛,在加拿大开学校教老外学中文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 “关注” 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彭乙彬
编辑|t
引言
说起我们国内的牛奶产业,就不得不说到巨头之一的“蒙牛”。 蒙牛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牌子,其实他的历史远没有伊利早,而蒙牛的创始人牛根生就是从伊利出来的。牛根生凭借一手之力创办了蒙牛,却在2021年宣布正式退出了蒙牛。
从创始人到退出,牛根生又到底经历了什么?在这些人生起伏的背后,如今的牛根生又在做什么呢?
(牛根生)
一、牛根生创建“蒙牛”,成为巨头奶业
1999年,牛根生开始了自己的靠前次创业,不过他已经不是一个毛头小子了 。此时的他41岁,已经长期任职我国伊利集团,甚至还是副总裁的位置。可以说就算牛根生不自己创业,在伊利凭他的位置,也是绝对的高层了。
那么牛根生为什么会辞职呢?就不得不说到他和伊利董事长郑俊怀的矛盾了。两人其实相识很早, 当初牛根生为了谋生,加入了呼和浩特的奶厂。
牛根生起初家庭条件不好,而他甚至是被亲生父母送养给后来的父母的。
(郑钧坏、牛根生)
牛根生在奶厂最开始就是做刷奶瓶的工人,一年之后郑俊怀担任了厂长,两个人因此结识。而牛更生,不得不说他的确有做生意的天赋,郑俊怀很快觉得牛根生头脑聪明,开始大力的提拔他。 于是在1983年时,牛根生成为了新任厂长。
1992年他正式成为了伊利集团的副总裁,这一步步爬上来少不了牛根生的本事, 可是也免不了郑俊怀对他的提拔。
就这样,牛根生完成了自己的翻身,和郑俊怀也关系密切。但是我们都知道,一山不容二虎,随着牛根生的本事越来越大, 难免有人传出两人不和的消息。
(牛根生)
就连牛更生自己都觉得,是不是“功高震主”了, 于是1999年,牛更生选择从伊利辞职了。然而在辞职过后,牛根生会干什么呢?没错,他创办了蒙牛集团,仅仅用了几年饭时间,“蒙牛”成为了我国奶业巨头之一,这实在是太难以置信了。
牛根生说出过许多名言,比如这一句“小胜凭智,大胜靠德”。 ”这句话是牛根生对自己成功的标榜。 为了推行蒙牛,牛更生还说过“城市多喝一杯奶,农村致富一家人”。可见牛更生是真的想让蒙牛,走向更高端的路线。他高调做人,在各大电视台陆续见到他的身影。
(牛根生)
与此同时,牛根生还大力投身慈善行业,他宣布将自己的股份全部捐出来,设置了一个“老牛专项基金。”2011年,还和内蒙古的慈善总会,联合设置了针对贫困儿童还有重大疾病的救助基金, 该基金可以用来帮助未成年的先天心脏病、白血病等等患者。
到了2015年时期,老牛基金会改变了许多贫困地区的教学环境,增加基础建设,提高办学的条件。 目的为了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有拥有平等的教育资源 。从2006年开始,牛根生辞去了蒙牛总裁这一职务,开始投身慈善行业。
(老牛基金会)
2006年时,更是直接辞去了蒙牛董事长的职务,从此之后当了一个专业的慈善家。不过这时候牛根生在蒙牛董事会的这些职务,并没有辞去。 直到2021年,蒙牛突然宣布变更 ,牛根生作为蒙牛的创始人,辞去了在公司的一切职务。
这个消息一出,让所有人都万分诧然, 蒙牛的创始人,竟然不在公司里担任职务了 。牛根生在淡出蒙牛的同时,也让许多人好奇,他之后选择在干什么?
(牛根生退出蒙牛)
二、在加拿大创办教育机构,教学中文
2017年,关于牛根生的一张照片暴露了出来。这是一张他带着团队与比尔盖茨合影的照片, 而在这照片中,牛根生代表的身份,是加拿大新西方教育集团的创始人 。牛根生在淡出蒙牛的这段时间,他并没有闲着,反而是发现了教育的重要。
他决定创办一所教外国人说中文的机构,于是他拉上了老搭档孙先红。孙先红也是之前蒙牛的创始人之一,于是两个人一合计,就在建安大创办了新西方教育集团。 他们教学外国人的方法,也不是传统的方法。
(牛根生与比尔盖茨)
而是通过将汉字来拉丁化,从而降低了外国人学习中国的难度, 还能够吸引到更多的外国人,来学习中文,去了解中国的文化。 从这一点来看,牛根生的初心无疑是很好的。集团主要是搞汉语培训、交流等等,通过打破语言的障碍,
牛根生对这项事业还十分上心,据说他和家人大概从2017年开始,就长期定居在温哥华。平时也有去加拿大华人活动的报道。除了发展这些之外,牛根生还是致力发展慈善行业,2016年时, 牛根生曾说,要将自己人生的一半财政,都要捐给慈善事业。
(做慈善)
从2005年老牛基金会成立之后,牛根生不仅是捐出了自己的股份, 而且要求自己的股份,不论是配偶还是子女都不能继承。 除此之外,他股票收益的51%,也全部捐给了基金会,还有自己在海外的蒙牛股权资产,也都是全部捐赠了。
或许有人说,牛根生这不是就是在作*吗?其实从我们的角度来看,无论牛根生是不是作*,这些钱都是实打实捐赠了的,且这些钱的确用来做成了慈善项目。 到2020年底时,老牛基金会开战了267个项目,总支出超过了15亿。
(老牛基金会)
牛根生将自己的人生重点,从蒙牛转向了慈善还有教育事业,也许有人不能接受牛根生退出蒙牛, 可是对他自己来说,这一轮换血,也是自己真正放手的时候 。
2019年,牛根生还参加了温哥华的一个华人俱乐部的开业典礼,可见此时的牛根生基本稳定在加拿大了。
三、没有牛根生的蒙牛,如今发展如何了?
在蒙牛董事会进行换血之后,蒙牛明显进入了崭新发展的时代, 开始更加国际化和具有现代化气质 。我想这也是牛根生放手的一个原因,毕竟到了新时代,有些事情年轻人能够更好的把控与掌握,新股东都开始趋于年轻化。
(牛根生在加拿大)
2021年上半年,蒙牛实现营收达到459.05亿元,对比增长了22.3%。随后蒙牛又提出了一个构想, 即“2025年再创一个新蒙牛” ,这也展现了蒙牛的业绩目标。要如何利用这段时间,将蒙牛发展的更加强大,实现脱胎换骨。
这对蒙牛来说的确是发展,而这一切都依赖着曾经牛根生打下的坚实的基础。 如果不是他在蒙牛最开始的阶段,稳住了发展形势,能够在当初三鹿奶粉事件中,不顾自己损失也要证明蒙牛的清白,我想蒙牛是发展不了这么快的。
(蒙牛)
参考资料
卸任蒙牛掌门 牛根生专注慈善.温州新闻网 [引用日期2021-12-01]
以上就是蒙牛乳业集团的创始人,了解牛根生的创业故事的详细内容,希望通过阅读小编的文章之后能够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