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瑞资本李丰身价数十亿
创业家&i黑马讯(胡漾 张九陆)2月10日晚,“过好2022”——第3届创业黑马开年直播暨黑马企服周系列活动的第一场《请回答2022》专场线上开启,创业黑马董事长牛文文、嘉御资本董......接下来具体说说资本布局多元
新消费进入优胜劣汰的调整期。
文 |《中国企业家》记者 刘炜祺
编辑 |米娜
头图摄影 |史小兵
【编者按】 2019年,投资圈吹响了新消费的号角;2020年,新消费投资热度攀升至巅峰;自2021年下半年起,新消费神话逐渐破灭,裁员、转型、销量下滑、业务收缩等传闻屡见不鲜,投融资数量也大幅锐减。
不到四年,降温速度何以如此之快?
峰瑞资本创始合伙人李丰在接受《中国企业家》专访时表示,新消费过热的时候存在较多不合理,现在市场冷静下来,不合理的东西慢慢就显现出来。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投资机构很热情。那段时间大家出手非常频繁,只要是创新的东西、年轻人喜欢的品类,并且早期有增长就会投资。至于增长是来自于流量推广,还是其他一些特定的原因,很多人不太在意。二是企业很注重流量,2020年到2021年间,由于资本投资的企业总量非常多,估值较高,导致很多企业为脱颖而出,都先追求增长,疯狂烧钱买流量。至于流量能否带来真的长期用户和品牌价值,是否能够赚到钱,都暂且忽略。
但据李丰观察,从去年四季度开始,新消费变得比较冷后,烧钱买流量做无效竞争的方式方法开始减少,整个行业进入优胜劣汰的调整期。每一个周期里,最后能成的企业比例都很低,这次也一样。
如今,投资人对新消费项目的评判标准也有了新的变化,李丰表示,未来他会更加看重,在不烧钱的时候,品牌是否还能增长,用户是否还认可品牌,消费者是否还有持续的购买力,最终能不能赚钱。
同时,李丰表示,如果新消费还有新的发展周期的话,投资机构在挑选项目的逻辑和方向上会跟以前有所不同。其中,有三个方向是他未来会重点关注的领域:
一是第三产业服务业,尤其是结合数字化、科技的服务业,会产生很多机会和不同的解决方案;二是疫情促使消费结构升级,比如一些健康意识会推动产品升级,健康、绿色、环保、可持续等理念的产品品牌有机会出现;三是新品牌的国际化。
以下为李丰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主要内容,有删节:
1.现阶段问题是信心受到影响
今年上半年的疫情,虽然出差有些受限,但对我们的投资工作没有太大影响。今年上半年尤其是4、5、6月份,我们的投资动作更加积极了。
从宏观经济数据角度来看,这次疫情并没有比2020年那次疫情更加严重,对经济的影响也没有比2020年更加严重。并且,大家对疫情的认识也比较充分,了解得更多,所以恢复的弹性稍好。
总体上来看,现阶段大家的问题更多是信心受到了影响,所以更悲观了一点。2022年下半年,希望能够增强信心。
2.新消费进入优胜劣汰的调整期
2020年到2021年出现的这波比较热的消费投资,大家主要关注的是2017~2019年出现的早期创业公司的成长机会。这些机会大多出现在吃吃喝喝和一些用品上。
在过去两年的这一轮融资热潮里,大家投的企业总量太多。不过消费品成长是有自己的周期和规律,根据品牌的特点后续会出现比较多的优胜劣汰,还会有比较明显的分化。因为每个周期里,大家投的企业最后真正能成的比例都很低,还是会淘汰一大批。
假定会出现下一波新消费热潮的话,2020年到2021年火起来的这批品牌中能够获得融资的应该会比较少,我预测总量上应该会很少,差不多是百里挑一的程度,大家挑选项目的逻辑和方向也会跟以前有所不同。
来源:视觉中国
3.新消费在资本市场上遇冷
今年,新消费品牌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均不如人意,很大程度是因为,在它们快速增长和新消费最热的阶段,大家分辨不出企业增长是流量和品牌谁带来的,用户到底是认可品牌,还是碰巧碰到。
所以,现阶段大部分品牌都在拼命调整,证明自己的长期价值,降低自己的费销比,以保证既能有一定的增长,也能实现盈利。
1.更看重费销比和ROI
未来,确实可持续、有价值的品牌,是值得我们长期投入的。即在不烧钱、不大量推广的情况下,消费者也会持续购买,并认可品牌和溢价。其中,有两个数据指标是重点关注的:
一是费销比。费销比分品类,如果是化妆品,确实需要较高的营销费用,但如果是矿泉水等品类,显然不太可能拿百分之十几、甚至二十的成本来推广。
二是ROI(投资回报率),即投入一块钱能产生多少销售额。这能够检验出一家企业停止烧钱后,当推广回到合理范畴,所获得的用户到底是会持续购买的用户,还是一次性购买的用户。这两个指标基本能够显示出它的品牌力和品牌度。
2.新消费品牌如何和传统消费公司竞争?
新消费品牌越来越像传统消费公司,更加重视补齐供应链、产品和渠道能力。传统消费品牌则不断补齐线上能力,谁的壁垒更高?
线上如果只把它当作一个渠道,是不难的事。但如果用到线上所有的要素是个很难的事情。在线上,从产品定位、包装、设计、宣传沟通、消费者互动、品牌传播都需要具备一定的能力,线上不只是在线上卖产品,变成纯线上是很难的。所以,新消费品牌必须要把变量用足。但在通常情况下,线上做零售品牌和线下做服务是两盘生意,多数情况下,两者并不完全相通。比如星巴克曾试水做即饮零售产品,但最终将整条即饮产品线都卖给了雀巢。
我对未来的趋势判断有几个方面:
1.第三产业服务业+科技、数字化
从中国经济增长规律来看,虽然现阶段第三产业受到疫情冲击,但因为社会经济发展到这个阶段,第三产业应该高增长。因疫情影响,这两年第三产业不仅没增长反而有所下降。这意味着疫情恢复后,其恢复的弹性会更大。中国会在服务业上出现一些机会,尤其是结合数字化、科技赋能的服务业,会产生很多机会和不同的解决方案。所以现阶段,我们也在一些第三产业相关的服务领域进行较多布局。
2.结构升级的消费品类
当前疫情可能会促使消费结构升级。比如,原来我们可能有一些健康的意识,但疫情后,大家的健康意识会进入到各个产品升级中,比如跟健康、绿色、环保、循环可持续有关等。
3.新品牌的国际化
中国品牌出口海外,在未来有很大机会。因为中国竞争比较激烈,导致很多消费品品牌产品迭代和升级的速度都很快。那些从中国市场激烈竞争中胜出的产品在效率和性能上比较领先,在海外竞争时,这些能力就会非常有优势。
两年前我看消费的时候,并不觉得中国会出现奢侈品品牌,或者高端品牌。因为互联网的信息对称,使得高端品牌变得比以前更难做,或者变得更少。
但随着支付能力变强,意见领袖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当这两个因素相叠加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会不从众,会更倾向于价值导向。
来源:视觉中国
另外,我们通过研究发现,中产阶级在迅速增长的周期阶段,也是中高端品牌或者叫高端品牌会快速增长的周期。欧洲当年出现的一批奢侈品品牌,是有一些历史文化的特定阶段和原因。如今,中国凑巧也在历史文化发展的特定阶段,处于年轻群体对于历史文化认知的特定阶段。两个要素叠加,意味着以中国历史文化积淀为背景,加上中产阶级快速增长的周期内,中国会出现高端品牌或者高端品牌代表的文化和历史。
现阶段的挑战是,品牌本身是不是真的能代表或者展现大家想要并认同的历史文化,这不是做一个表面的创新,或者表面的设计、包装就能完成的,需要非常多的其他元素。这些元素需要非常多的文化、历史、情感甚至是设计者的感受。
而这些附加值的体现,更多的倚赖于创业者本人的眼界、文化、知识和教育的提高,他们对这些要素的理解、应用和沉淀,决定了这个品牌发展的上限。
此外,高端品牌的崛起需要更多的消费人群,也就是所谓的中产阶层,尤其是二三十岁的受过高等教育的白领。他们对于什么是好东西,什么是有历史和文化特点的东西,认知比较清晰。这群人的比例会随着时间年限不断增长,每过三五年就会上一个台阶。所以,这些新的高端品牌需要时间和实践来慢慢成长。
我们观察发现,开在商场里的连锁烘焙店,除了好利来、稻香村和味多美等品牌,在过去15年里,平均每三年换一波。
所以,我们在投之前,要问自己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每两三年会换一波?二是为什么好利来和味多美这么多年一直都在。
我们判断,好利来和味多美存在的最重要原因是有一些品牌持续力。这其中,比较重要的原因是,它们大多开在社区边上。那些三年换一波的品牌,大部分主力店是开在商场里。
为什么商场里的店三年换一波,但社区边上的店不太换。我理解的是,可能烘焙在饮食结构上并不是中国人的主要饮食结构,我们的淀粉主要结构是米和面。所以,很多面包店开在社区边上比较好的原因是,消费者早上或者晚上出门经过时,顺便买好带走,它是一半便利性一半需求性的产品。
但是,商场是一个随机性人流的地方,如果只做非重复消费的流动性消费人群,就跟时装一样,很容易被消费者忘记,品牌很难建立。可能这三年吃软欧包,下三年吃别的。
商场的流动性导致它的固定消费低,但好处是可以不用管客流,商场能够帮忙找客流。这对已经有一定品牌力的企业来说,是比较有优势的。对于品牌力弱的企业来说,进了商场,很少有消费者会记得,都是看到之后,顺便买一下,完全是蹭商场的流量,如果一过时,就可能被商场淘汰掉。
新消费产品,那些号称年轻人喜欢的,换个包装或形态宣传,做一些小的升级,可能这些力量都不够。新消费赛道整体上还要做一次结构升级。
举个例子,过去两年无糖气泡水、代糖气泡水很火。但这可能只是消费者健康意识的过渡形态产品,还不是结构升级,只是一个变化,一个小台阶。但如果是无糖纯茶、纯茶植物饮,甚至是纯植物果汁,这才是完整的结构升级。喝可乐或者甜的冰红茶这类饮料,和喝纯茶、纯果汁是两个Level的事。
来源:视觉中国
另外,现在大家创业做饮料面临的挑战是渠道没有太大变化,大多是在便利店里卖。没有做到产品、结构、渠道这三件事都同时变,只有这三件事都变了,变量很大,原来的巨头就不好立刻追上。
比如三顿半在做速溶咖啡时,把产品改了,将烘干变为冻干。价格带、体验度也改了,从需要热水冲泡搅拌,变成不需要热水,也不需要搅拌。渠道上从大包装或者超市里一罐一袋的东西,变为互联网上一小塑料盒的产品。这些东西变了之后,其他品牌如果也想做,是需要改整个体系,包括零售管理、渠道管理、产品价格带、产品生产、供应链都需要调整,这在短期内是比较难的。
对话峰瑞资本李丰: 2023年的乐观与不乐观
文 | 《财经》记者 余乐 辛晓彤
编辑 | 余乐
2023年是疫情政策调整后的靠前年,各行各业都在期待复苏,但信心仍未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如何正确把握疫情后的经济大势,并在其中寻找新的机会?这是企业、投资者和创业者共同关心的问题。
为此,《财经》与峰瑞资本创始合伙人李丰展开对话,就经济发展趋势、产业结构调整、资本市场现状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讨论。
李丰认为,由于疫情快速过峰,一些行业已经在快速复苏,现阶段的情况比较乐观。他预期,中国的经济形势将会走出过去几年各种突发事件的影响,回到2019年之前的正常轨道。
李丰还表示,经历了2022年的资本寒冬,创投领域的复苏仍需要一段时间。“不管是市场上的钱,还是同等质量的优秀项目,在个数和规模上应该都还没有恢复到疫情前。”
投资人的退出路径也在发生改变。赴美上市已经不再是众多创业者的选择,即便上市成功也会面临较大风险。李丰认为,中国香港正在代替美国,成为中国资产的下一个离岸交易中心。
由于2023年欧美经济预期放缓,拉动内需成为中国经济的关键任务。李丰认为,中国逐步老龄化的社会结构必然导致内需增长,国家也会竭尽全力拉动内需。最理想的结果就是通过拉动内需,带动产业升级,提高行业附加值,带领中国企业在这个中国引导的全球化周期里成长为国际化企业。
《财经》: 你怎么看疫情快速过峰后中国经济的恢复情况?
李丰: 我们把日本、德国、美国、印度、越南这五个国家在疫情防控放开后的复苏状况、复苏强度及复苏时间做了简单比较。疫情过峰越快的国家,经济恢复的速度也越快。
各国恢复得最快的行业都是餐饮,而且都能恢复到疫情前的90%以上,甚至更高。中国也类似,但恢复得更快,因为这些国家大概用了一个多季度到两个季度,中国大概只用了一个月。所以,在更容易恢复的行业中,中国几乎是用时最短的。
节前大家讨论较多就是“这个春节到底长啥样?”我们当时认为春运流动人群的总量会更大,因为这是政府在过去四年里靠前次没有倡导就地过年。但是,从统计数据上来看,2023年大概只是历年来春节*高峰流动人群的90%左右。
当然,这里面有很多提前回家的人没有被计算在内。2022年12月底感染高峰期时,不少制造业、服务业从业者提前放假回家了,而春运流量人数的统计大概仅从春节前两周开始。
文娱行业的恢复也经历了很有趣的过程。大年初一初二的时候,有相关行业从业者写文章说,春节档恢复的票房不如预期,因为那时只有2022年春节档当期票房的50%左右。但最后的结果是,2023年春节档收获了国内历史第二高的票房。
以我自己的感受来说,可能在春节假期最重要的前两三天里要先解决团圆问题。不少人多年没回家,都忙着走亲访友。可能到春节后半程才会释放消费和休闲的潜力,因此形成了“前低后高”的现象。旅游数据也可以支撑这个判断。
回过头来讲,现阶段的恢复还是比悲观的人预期的要好,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这种趋势能不能延续。这主要取决于几个方面:
靠前,开始忙碌的大家能不能忙出个结果来;
第二,能不能达成对未来发展的信心转向,这一点两会应该会起很大作用;
第三,一些需要更长恢复周期和更强信心的行业,比如房地产、大宗消费、金融领域等,能不能在一两个季度内回到可预期的企稳轨道上来。这些因素叠加,意味着短时间内大家忙出一点成就,信心受到政策影响有所增强,这些又正向反馈到了一些长期或者基础的指标上,大概就会进入相对持续的正循环。
《财经》: 你对今年的经济形势有什么样的预期?
李丰: 最近大家讨论较多的事情,就是看两会是否会延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22年12月)上的政策。
2022年两会时,政府预期的经济增长目标是5.5%,年底结果是3%,落差比较大。往年也有过两次没达到预期计划指标,但也只是差了0.1%而已。影响数据的原因肯定不是因为预期做得不好,而是突发的疫情和俄乌冲突等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宏观经济走向。某种程度上说,中国这四五年间大部分政策的着力点或出发点,都是用来解决突发的、对中国经济有影响的大事件。
但是,去年12月中央经济会议出台的经济政策,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是重新回到了正常的轨道上,只不过这条轨道的上一个节点是四五年前。
《财经》: 我们刚才谈到的餐饮、文娱,都是受疫情影响最直接的行业。我还想知道,疫情在客观上给哪些行业创造了新的机会?
李丰: 非常多,比如疫情造成出行不便,导致越来越多的人看直播买东西,所以直播用很短的时间就成为了零售当中的一个重要通路。
还有远程电话或视频。2019年之前,我们观察到美国人生活上非常习惯用Face time打视频电话,工作上用电话会议,这当时在中国并不普遍。但是,疫情显然促进了电话会议、视频电话会议甚至视频通话的大幅度发展。长期来看,这个习惯也会留存下来。
再就是餐饮方面,很多依赖外卖或外出就餐来解决餐饮问题的年轻人不得不自己做饭。这个技能培养起来会改变生活习惯,也会带动一些行业的发展,例如预制菜等。
疫情期间,人们特定行为习惯的改变带动了上述行业的高增长,疫情结束后或许有所放缓,但不会走下坡路。
《财经》: 我知道你们的投资人每周都有例会,疫情结束后,大家关注的情况、讨论的内容主要是哪些方向?
李丰: 疫情对我们机构的投资没有那么大影响。去年五六月份,我们就开始要求尽量多投,因为当时整个市场的情绪非常保守,或者说悲观,于是创业者对融资的预期也比较低。
《财经》: 所以你们那个时候投资属于抄底?
李丰: 如果不叫抄底,最少也可以说那是个难得的窗口期。创业者不再喊高价,多家机构竞争一个项目的情况也基本不存在,所以可以大胆地看、放心地选。虽然最后的结果是没有比以前更多,但至少也没有比以前少。
2020年-2021年中是创业和融资市场超级热的一段时间,然后2022年超级冷,从去年二季度开始,大家的情绪就变得相对保守和悲观。所以,我们能在那段时间做到“不比以前少”,就已经很特别了。
《财经》: 现在重新进入一个抢项目的阶段了吗?
李丰: 我觉得整个市场只是处在变热的过程中,但是大家还没有非常高的信心和确定性,以至于投资的频率和个数上还没有显著增加。
《财经》: 你认为现在这个市场主要是缺项目还是缺钱?
李丰: 不管是市场上的钱,还是同等质量的优秀项目,在个数和规模上应该都还没有恢复到疫情前。
《财经》: 你们是做早期投资的。我们感觉现在有创业的想法,或付诸行动的人比前几年少多了。这会不会导致现在有竞争力的创业项目也在变少?
李丰: 去年肯定是这样,今年还不太确定。创业对经济发展和自身成长都是好事,但创业有很多类型,只有很小的一类是适合机构来投资的。我认为这一部分还需要一定的恢复周期,大家可能也会偏谨慎。
《财经》: 以前初创公司和投资机构的退出路径比较清晰,比如说公司做几年之后到美股去上市。但是,过去几年上美股的难度增加了,中概股的估值也大幅下降了。这会不会导致你们的投资逻辑发生改变?
李丰: 我觉得这会导致美元基金有很多变化,但还没到看得非常清楚的阶段。对创业公司来讲,去美国上市是中国资产和国外资金之间的匹配问题,也就是说“让在中国长成的企业去融国外的钱”。以当下中美关系来看,中国资产赴美融资这个选项已经不像以前那么有吸引力。
原因很简单:假定你所在的行业是美国对中国进行单向制裁的行业,比如科技相关,随着对方不停调整标准,即使你去美国成功上市,也会遇到流动性挑战。假如这些特殊行业美国资金不能投,那你在后续的融资或者公司的交易量上就会出现问题。
《财经》: 如果不去美股上市,会去哪里?
李丰: 不管出于中国企业的主观意愿,还是出于安全性的考虑,大家在逐渐从美国转向中国香港。我经常把中国香港称为下一个中国资产的离岸交易中心,取代美国。这个变化已经在发生了。
当然,也有人质疑企业在港股会不会同样受到制裁影响。这的确有可能。但长期看,中国香港的资金更多元化,除美国之外还有很多其他国家的资金,影响相对小一些。此外,外国资本用中国香港的基金买中国的资产,意味着他对中国的了解和熟悉程度也比较高。
《财经》: 新加坡会是另外一个选择吗?
李丰: 很难。
《财经》: 美股和港股的上市规则和对公司估值的逻辑都不太一样。这会不会影响你们的投资预期和初创公司的发展规划?
李丰: 其实还好。中国香港在四五年前调整了新药研发类公司的上市标准,允许没有收入和利润的新药研发企业可以上市,引发了一大波热潮。美国早就实施这一标准了。
另外,A股已经实行全面注册制了。它的整个标准和估值体系正在向港股移动,而港股正在向美股移动。大概就是这么一个转换过程。
从结果上来看,今天A股、港股和美股三个选项仍然各有各的不同,但他们之间的鸿沟正在缩小。核心问题还是中国资产怎么融资。2015年大家还在融境外的钱,但过去四年,赴港或赴美已至少平分秋色,可能过去两三年赴港更多。
《财经》: 港股和A股之间呢?
李丰: 全面注册制是今年开始的。对创业者来说,对A股最大的担心是不确定性,包括公司是否符合标准,以及花多长时间能走完这个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公司想要确定性,就会选港股;如果想要更好的资本市场的认可和估值,或许会等A股。
《财经》: 刚才我们也谈了宏观经济的恢复,还有投资的恢复,你认为在未来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在什么地方?
李丰: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都在强调拉动内需,尤其是去年底。但是,中国人受疫情影响,不愿意花钱甚至没钱,那内需能不能拉得动呢?从长期结果来看,一定能拉得动。
从最简单的社会结构来看,任何一个进入老龄化的社会,必然进入这样一种结构——赚钱的人少,花钱的人多。此外,中国的改*开放经历了较长的时间周期,积累的社会财富总量有很大提升,反映在存款、房产等方面。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不拉动内需,它也会自己增长。
《财经》: 内需的重要性体现在什么地方?
李丰: 2023年最大的不确定性可能来自于欧美。这两个最主要的发达经济体增长放缓甚至经济衰退,使我们的外需出现很大问题。2023年又是国内经济恢复发展最重要的靠前年,肯定要表现出能力和动力,否则信心不容易恢复。
此外,中国想要解决国际关系的一系列问题,必须得首先成为一个有吸引力的市场。举个例子,俄乌冲突之后,中国与欧盟的关系出现了一些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去年德国总*仍然率团访华。这件事背后的逻辑在于:中国的汽车消费市场在全世界的地位太重要了,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占了全球一半以上。德国需要来中国,帮助他们的著名车企得到机会。这就说明,拉动内需能让我们在国际关系中受益。
中国从经济政策到宏观政策已经做了很多铺垫,要解决中国作为一个整体市场如何增长的问题。你可以从别的方向上政策上看到,比如说我们要解决要素流动的问题,让内需市场变成一个统一市场,防止区域间设置壁垒,否则很难形成较大规模的市场。
《财经》: 在扩大内需的过程中,什么方向上的投资机会更好?
李丰: 中国希望在解决内需的过程中,还能让自己的产业和经济受益。拿智能手机举例,原来手机在中国是做低端生产供应链,虽然规模全世界最大,简单讲就是“山寨机之王”,但附加值很低。到了智能手机时代,因为背靠华为、oppo、小米等,我们诞生了很多中高附加值的产业链,既有品牌又有精密加工,甚至还带动了相关的传感器芯片,带动了整体产业链的升级,相当于改变了整个行业的产业结构和地位,从只大不强变成又好又强。
《财经》: 过去几年投资比较热的赛道有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几年下来,你觉得这些赛道现在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李丰: 生物医药其实是过去五年变化最大的,因为2018年中国香港资本市场改了规则,允许没有盈利和收入的制药企业上市,造就了一个资本热潮。2019年更热。2020年经过短暂的疫情扰动后,2021变得极其热。然后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热度就有所回归,泡沫开始破了。
但是从长治久安的角度,中国需要追赶生物医药技术的新方向。所以说也许今年下半年或明年上半年,热度还会逐渐回来,实际它已经开始慢慢回来了。
今天最热的新能源其实也经历过这个过程。在2015年到2016年,其实它小热过一段时间,没有今天这么热。然后2017年底到2019年,出现了产能过剩,一些中小规模的动力电池厂破产了。2019年之后到2021年之间,新能源政策出台,外加大家对新能源车的普遍接受度提高,新能源又开始热,2022年到了非常热的程度,或许也会出现调整周期,反复一下。
所以,曾经超级热的赛道都是有它热起来的原因,并且百分之百会经历泡沫阶段。新能源的上一个周期,广义上是看产能;2019年到2020年的时候,是看谁的动力电池做得好、谁做的整车接受度高;可能再往下大家就要看谁的创新性高等等,循环往复。
新能源去年热到了比较极限的程度,其原因可以从两个角度去理解:靠前是俄乌冲突,我们的底线思维是:万一俄罗斯和乌克兰都被西方阵营**,那天然气和石油的进口就会受到巨大影响,这意味着我们要在能源结构安全性上寻找解决方案。最佳解决方案有两个,一是多样化供给,二是自给自足。中国作为贫油的国家,较好的方法是增加一些自己拥有的其他能源供给。这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问题。
第二是因为去年疫情导致很多行业难以增长,国家需要花钱来对经济托底。这两个问题的交集就是能源。但是,今年很多因素都在变化,所以新能源就不一定那么热了。
《财经》: 最后一个问题是关于出海的问题。现在出海非常热,很多公司都在大力投入。原因是什么?
李丰: 有三方面的动因。靠前是中国企业已经具备了这个能力。我们2015年到2017年投了一批出海企业,那时候中国是去产能周期,谁也不希望被“去掉”,哪怕是低效产能,都希望多赚点钱、活得久一点。所以这一轮出海,我们叫中国产能的对外释放。
但是从2020年开始,中国的很多产品开始具有除了产能以外的附加值了。供应链升级之后,企业更有能力做出海,去做真正意义上的好品牌。
第二,从二战以来美国推动的这一轮全球化来看,对美国企业造成的最大影响就是企业的国际化。今天中国也在不断促进一些中国参与的贸易体系的发展,例如去年签署的RCEP、上合、一*一*等。从广义上来看,中国在努力推动一些国际贸易体系和规则的建立,跟美国周期是一样的,中国企业也会受益。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国家策略造就了你的企业出海。
第三,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本能地就会去扩张。举个例子,海尔其实在全球和国际化上做得非常好,已经是欧美地区中高端家电品牌的领导者。所以当企业附加值变高之后,天然就会有向外扩张的能力和需求。
《财经》: 现在国内的一些外贸工厂接不到订单,但SHEIN、Temu等跨境电商平台上的中国商品却卖得非常火。这种反差说明了什么?
李丰: 这其实就是刚才说的产能输出和品牌输出的差异。外贸工厂更像是我们讲的产能输出,SHEIN还不能叫完全的品牌输出,但它已经像品牌输出了,有一些附加值。下一步应该是真正的品牌输出,也就是说中国会不会出现一个耐克或lululemon这种既代表附加值又代表品牌价值的品牌。
《财经》: 以前的消费品牌出海更偏向于作*,开一两家店,起品牌展示的作用;但是这一轮出海,已经有不少品牌在海外开到上百家店,意味着它真的要做当地人的生意了。那么和当地品牌竞争,中国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
李丰: 以前中国的供应链优势是便宜,现在中国市场本身已经代表了一定程度的发达市场,尤其是大城市。此外,国内市场竞争超级激烈,供应链和客户都在身边,反馈周期很快,迭代升级的速度也快,比跨海来的国外品牌迭代速度快得多。
创业家&i黑马讯 (胡漾 张九陆) 2月10日晚,“过好2022”——第3届创业黑马开年直播暨黑马企服周系列活动的靠前场《请回答2022》专场线上开启, 创业黑马董事长牛文文、嘉御资本董事长卫哲、分众传媒董事长江南春、峰瑞资本创始合伙人李丰、看见心理创始人武志红等五位导师参与。
本场活动通过微信视频号、中新经纬、新浪财经、证券时报、新浪微博、新浪新闻、每日经济新闻、搜狐视频、一点资讯、万得等平台全程直播。活动累计在线观看人次 125.26万。
峰瑞资本创始合伙人李丰以《2022哪些事情会变好》为题,进行了直播。
李丰认为, 极致的好产品必然将在中国出现。因为中国电商渗透率高、连接效率高、产业链完整度高,且产业链在过去五年叠加了新技术之后,创新产品多,中国企业有机会利用这种能力,生产出非常多全世界可能之前没有出现过的创新产品。
以下为经i黑马编辑过的演讲节选:
今天,我们探讨一个偏宏观的话题—— 2022年,中国的经济与商业会有什么变化?这些变化会对哪些行业产生影响?是机会,还是挑战?
01
透过2021看2022
首先,我们看看2021中国的宏观经济情况。2021年有一些宏观数据,数据背后意味着什么呢?比如说中国去年GDP同比增长了8.1%,这个数字让部分人有一点受挫或者说悲观。因为同比2020年,中国2021一季度的GDP增长超过18%,随后逐季下降,到第四季度下降到了4%,最后综合结果为8.1%。悲观的情绪来源于两方面: 一是整个2021年,中国GDP增长率逐季回落;二是第四季度的4%,是过去若干年当中,最低的季度增长率。
不过,要知道2020年中国是主要经济体当中唯一一个实现了正增长(2.2%)的,2021年在2020年的基础上再增长了8.1%。2.2%已经是2020年全世界较好的数据,8.1%也是2021年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较好的数据,从结果上来看,这一增长数据还是很有意义的。
那么,这一数字跟行业政策或者说行业变化有什么关系呢?
作为中国这么大体量的国家,经济年增长率8.1%已经不低了。但为什么有些人会感到悲观呢?这跟大家感同身受的一些别的事情有关。
比如分析中国2021年的GDP数据构成,我们会发现其中消费在前10个月起到比较重要的拉动作用,外贸+制造带来的增长则超出预期。另外,由于房地产行业政策调整,带来固定资产投资等数据对GDP的负贡献。
大家目前的主要困惑在于,前一段时间中国有非常多的跟各行各业有关的新政策发布,涉及到很多的大行业,像金融、房地产、互联网、教育等等,这些会对未来产生什么影响?
我打个小朋友在学校考试的比方,给大家提供理解此问题的一个思路,供大家参考。
假设在2020年,我们给一个小朋友定下一个目标,2021年要考全年级靠前名。2021年靠前学期结束后,他完成了目标,并且各科考试成绩都比后面的同学有较明显的优势。
到第二个学期,我们可能会怎么要求呢?我们可能会说,既然你考得这么好,有明显的优势,是不是做一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事情。比如搞搞冰雪运动、学点编程、学点音乐......
结果,到了2021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小朋友还是年级靠前名,完成了全年目标。但靠前学期积累的学科优势已经不明显了,与后面的同学差距不大。这时候,紧迫感就会上来,小朋友的学习方向会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转变为集中力量学好数理化、语文英语。
这个比方,大体可以类比2021年我们经历的政策变化。比如从2021年第二季度开始,外贸持续攀升,增长超过了预期,于是就有了一定的政策空间,进行了很多调整。
在这里,介绍一本我读过的书—— 《美国增长的起落》。 它对我理解去年的经济政策和发展阶段有很大的帮助。这本书写了美国100年来的创新和经济增长史,分为2个50年,刻画了不同阶段、不同行业的增长状况、挑战和机遇,以及为什么这些行业会在这一时间维度里有这样的变化,与中国当前的局面有很多相似性。
02
2022年会有什么变化?
第二个问题,2022年会有什么变化?
我们发现,在2021年中国是全世界唯一一个“降了杠杆”的国家。白话说就是控制了货币和贷款的发行总量,减少了贷款的总规模,就是在这一基础上还实现了8.1%的增长。 对企业家或创业者来说,7%左右的杠杆率下降,不管放在哪个一个行业,都肯定有一点痛苦。 比如你以前可以贷到1000万元,现在就只能贷到几百万元了。
研究数据我们还发现,基建已成为拉动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选择。2021年1-7月,中国基建相关的投资比年初计划的少了很多,在9、10、11这三个月,专项债的发行加快了,专项债当中有60%会流向基建,同时还会加上一定的杠杆。也就是说,在不知不觉间,我们已经加快了基建投资,去年下半年增加的这些投资,会在今年上半年显现出来,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实体经济增长。
国家今年的发展主题是“稳增长”,2022年的主线就会回到核心经济增长方面。
03
钱会流向哪里?
接下来的问题,钱会流向哪里?
这就涉及到另外一个话题——货币的周期。每一个流动性超级宽松的周期,最后都会导致贫富分化加剧。因为钱多了之后,用钱赚钱比用劳动力或体力赚钱要更容易,以至于所有的流动性周期在最后都会出现反垄断。反垄断带来的结果,对于投资人来说,就是带来了更多的投资机会,因为保证了市场的平衡性,但它也必然给投资带来非常多的规模或范式上的迁移。
和创业者一样,投资人关注的是,2022年具体哪个行业会好、会变化?
先聊一个数字,中国刚刚迈过人均1.2万美元GDP的门槛,距离中等发达国家已经不远(最近的标准是人均GDP1.8万美元)。大多数国家在从人均1.2万美元发展到1.8万美元,用了5-7年不等的时间,中国正好在迈这个坎。从世界经济发展规律来看,尤其是从亚洲国家的发展规律来看,中国将从2022年开始,在今后的5-7年当中处在非常重要的特殊阶段,这确确实实是经济意义上的新周期。
再来分析一下具体看好哪个行业。
靠前,制造业。 现在都说要发展实体经济,而且要科技+制造,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制造业占中国GDP的比例和贡献,就终止了连续4、5年的持续下降,出现了回升。“脱虚向实”和“科技+制造”之后,产生了更高的附加值贡献。这是中国经济要实现中等发达目标过程中,一个必须要做到的事情,也是国家政策指向。
在保持当前制造业总体量规模基础上,要增加毛利水平,并且它对GDP的占比和贡献仍然要保持在20%以上,这更像德国和日本的道路,并且这条道路加上了中国特色。所谓中国特色,就是左边加了科技,右边加了数字化。
第二,消费行业。 中国处在特殊的经济发展阶段,跟消费有关的大势有两个:靠前,与消费有关的中国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占比会持续上升,且在居民可支配收入中,用来进行服务消费的这部分比例也还会上升,这是所有国家在这一阶段必然会经历的。其次,与之相对应的产品消费,尤其是必需品消费,虽然它的总额不会减少,但是它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可能会不增加,甚至出现缓慢下降,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恩格尔系数”。
因此,我把消费行业趋势总结成简单的两句话:1)非常多的产品消费品类会开始进行整体的升级,包括必需品和非必需品。2)从总体上来看,服务行业——旅游、教育、文化、医疗、体育、娱乐,这些行业消费占比会上升,行业的GDP占比也会上升。总体是两个增量。
中国在产品这部分,可以做到极致的好。 而且中国会产生非常特殊的经济现象,因为我们的电商渗透率高、连接效率高、产业链完整度高,且产业链在过去五年叠加了技术之后,创新产品多,中国企业有机会利用这种能力生产出非常多全世界可能没有出现过的创新产品。
未来在全球出现的中国品牌,不会只代表高性价比,而是代表了技术+创新+供应链能力+供应链规模所产生出的极致产品。
这部分增量市场,将会依靠疫情期间大规模发展的外贸电商和由此锻炼出来的更强供应链+科技,来解决全球化发展、全球化市场和全球化品牌的问题。
在服务业方面,中国也很特别。全世界发达国家在经历中国这个发展阶段时,没有一个是在同时经历互联网化的,当然也没有疫情的催化。中国是在2001年之后零售业才开始连锁化,当时地产项目尤其是商业地产开始规模化出现,零售业才能实现连锁。但是中国在那个阶段已经开始出现了电商。中国2005、2006、2007年期间,宽带的入户率极大提高,电商获得了超常发展。中国零售业发展早期就叠加了互联网,并且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又已经形成,加上基础设施,这几件事迭加,2015年之后,中国就变成了电商模式最领先且电商效率*高的国家。
如今,中国正好在各个服务行业需求快速增长的时候,赶上了互联网化的进程,可以用互联网和数字化来提高各行各业的服务效率,这是全世界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事。
过去两年,我们把各个服务行业上网,看病问题、教育问题、开会问题,本来都是纯线下问题,中国都实现了部分的数字化和互联网化,疫情更使得服务业更早、更快、更全面地,从供需两端实现了数字化和互联网化。
服务业是一个注定高增长的行业,中国服务行业凑巧赶上了特殊的要素汇聚。我们非常期待, 未来5-7年,服务行业结合了互联网化、数字化、新科技之后,会在中国产生出什么样的创新模式。
当初,智能手机普及以后,新出现的外卖行业就算是餐饮行业互联网化的新模式,它解决了餐饮行业模式单一只有堂食,效率较低的问题。将来各行各业都会受到互联网数字化的影响。
04
关注跨产业创新
除制造业和消费行业之外,中国还会出现一个非常重要的有意思的机会。 因为中国凑巧把各产业和消费者消费能力,以及数据化+科技这所有的要素,集中在了中国发展到人均GDP1.2万美元同一个周期里快速发生, 会出现非常多的跨产业和跨技术领域的行业应用。
峰瑞投过一个咖啡品牌叫三顿半,它把冻干技术用来做速溶咖啡。速溶咖啡粉最早是雀巢做的,但基于冻干技术的速溶咖啡粉流行起来,却发生在中国,且是过去这几年。
那么,这件事情为什么发生在中国?因为冻干技术本来是用于做生物制品的。中国凑巧在原料药和血浆制品方面产能非常巨大,产能过剩之后,就开始溢出到各个地方,用冻干技术来咖啡粉就是其外溢的方式之一。这件事发生的前提,是必须有一条超级大和产能开始外溢的供应链,产能外溢之后叠加消费升级,并且在互联网上电商渗透率高,用户的支付能力强,用户又凑巧刚开始接受咖啡,想要更好品质并且更易得的便利性速溶咖啡产品,于是就有了商业机会。
在过去两年,中国出现的所有速溶咖啡粉的创新产品和品牌全部都是冻干的,这件事也是全世界唯一。
以上就是峰瑞资本李丰身价数十亿,资本布局多元,投资业绩斐然的详细内容,希望通过阅读小编的文章之后能够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