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高温已超40度怎么办
接下来具体说说专家支招教你夏日降温防暑小窍门
“每天看天气预报,眼看着气温逐渐超过40℃,真的要被热化了,感觉像是住在火炉中。”据西安校园官方微博消息,近日,西安经历了1951年以来最热6月。
实际上,不仅是西安,本周高温将自西向东发展,西北地区、四川盆地等地部分地区或将热到破纪录。
据中国天气网,7月4日-5日,区域性高温天气将主要出现在新*、内蒙古西部、甘肃、宁夏、关中平原、四川盆地等地。
7月6日-11日,高温天气进一步发展增多,四川盆地、西北地区东部、江汉、华北、黄淮、江淮、江南等地有高温天气,*高气温35℃-37℃,局地可达40℃左右。
西北地区多个城市*高气温将创今年来新高。如西安,7日-9日*高气温都将超过40℃,9日还可能达到42℃;同时,兰州、成都、银川6-7日也有可能冲击*高气温历史纪录。
高温仍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和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等地闷热感显著。
高温当心热射病!
高温天气下,每年各地都有出现热射病的报道。热射病,是严重的中暑,甚至可以导致死亡。
近日,郑州一男子出现热射病,医生表示多脏器受损像“煮”过一样。
夏季中暑其实有先兆,从普通中暑发展为热射病分为四步,及时注意到身体不适,可以避免致命!
据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按照职业性中暑的诊断标准,在高温作业环境下从事体力劳动或体力活动后,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
1. 中暑先兆
出现头晕、头痛、乏力、口渴、多汗、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但低于38.0℃,可伴有面色潮红、皮肤灼热等,短时间休息后症状即可消失。
2. 热痉挛
大量出汗后出现短暂、间歇发作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多见于四肢肌肉、咀嚼肌及腹肌,尤以腓肠肌为著,呈对称性;体温一般正常。
3. 热衰竭
出现以血容量不足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如多汗、皮肤湿冷、面色苍白、恶心、头晕、心率明显增加、低血压、少尿,体温常升高但不超过40℃,可伴有眩晕、晕厥,部分患者早期仅出现体温升高。实验室检查可见血细胞比容增高、高钠血症、氮质血症。
4. 热射病
出现以体温明显增高及意识障碍为主的临床表现,表现为皮肤干热,无汗,体温高达40℃及以上,谵妄、昏迷等;可伴有全身性癫痫样发作、横纹肌溶解、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一旦现热射病,抓紧降温!
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何忠杰2016年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强调, 热射病急救,要迅速降温。
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有条件移到空调房间。在腋窝、头部、腹股沟大动脉明显处放置冰袋或30%-40%酒精涂擦,同时用电扇或扇子等吹风快速散热。
意识清醒者,可让其饮用些淡盐水;昏迷者不要强行喂水,以免引起气道梗阻或呕吐窒息。
出现心脏骤停要立即做心肺复苏。同时联系120转运有血液净化治疗条件的重症医学科进行治疗,通常要在2个小时内把患者体温从40℃以上降低到38.5℃以下。
高温天气6个养生宝典,简单实用!
1. 一杯荷叶茶
广东省中医院消化科博士胡丽娟2016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谈到,荷叶茶能有效消除暑气,驱走身体多余的热气,改善夏季头晕胸闷、肠胃不适的症状。
方法: 取荷叶1张切成细碎状、绿茶3克、茉莉花3克,将荷叶与其他两种材料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一起煎煮约5分钟后饮用,每天一次,服用2-7天。
2. 一碗三白饮
北京朝阳医院针灸科副主任医师谢衡辉2020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谈到,三白饮分别是白茅根、白扁豆、白木耳。在中药店抓白茅根100克、白扁豆10克、白木耳10克,用砂锅煮15-20分钟,每天喝2-3次,在消暑利湿方面有一定功效。
其中,白扁豆化湿健脾,补气和中,善治暑气,是暑天常用药;白茅根的主要功效是清热止咳,生津利尿,还有滋阴之效,善于透发体内之热;白木耳既有补脾开胃的功效,又有益气清肠的作用,还可滋阴润肺。
3. 一碗祛湿解暑粥
湖南中医药大学靠前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李定文2020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谈到,赤小豆薏米茯苓小米粥适合在湿热的天气里吃。
把赤小豆、薏米、茯苓、小米,这几味食材按照个人口味熬成粥就行。它不仅可以祛除湿毒,也有利水、降温、消暑的功效。
4. 揉一揉内关穴
云南省曲靖市靠前人民医院康复科副主任医师高雁鸿2016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谈到,内关穴是中暑时保护心神的重要关卡,高温环境待久了及时地按揉一下这个关卡还可以防范暑邪的进攻,对保护心神是非常必要的。
方法: 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5. 按一按中府穴
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谢煜2017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谈到,汗出过多不但造成人体水分的不足,也会导致气的耗损,出现口干、不欲言语、精神疲乏等症,可常按中府穴。中府穴是肺气收藏的地方,故按揉该穴可以补益肺气,使得人体津液不易丢失。
方法: 两手叉腰正立,锁骨外侧端下缘有三角窝,由此窝正中垂直向下平第1肋间隙处即是此穴,可用对侧拇指或食、中二指置于穴位上,稍用力按揉,以微觉酸麻为度,每次可揉10-15分钟,每日可行多次。
6. 每天按时午睡
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医师成杰辉2020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谈到,气温升高加剧了人们的焦躁情绪,而心情烦躁更让人心神不宁,加重烦热躁急症状。让心神安定下来的较好办法就是睡午觉。中午11点到13点,正是心经经过的时候。吃完午饭休息一下,小睡一会儿,下午才会精神饱满。
太热了,我国云南,海南,广西等多地再次超40度高温来袭,不得不说,这升温的确是来得比较凶猛。
当然,从5.6下午风云卫星图像也可以看到,其实高温也只是少部分地带,我国大范围地区还是被“雨云”覆盖。
的确,我国大范围地区的降雨还未结束,在进入尾声时段,江南华南强降雨进入最后时段。所以,很快雨带南压、范围缩小,这一波雨水也就结束了。
不过,在这一波雨水结束之后,我国下一波雨水又要来了,大范围的降雨将可能改变不少地区的少雨局面,特别是期待已久的云南,将下一次彻彻底底的“喜雨”,那究竟是怎么回事,下面我们一步一步的来看看。
的确,看到如此高的气温,让很多人觉得今年的气候的确是非常寻常,而且,我们也才说了关于厄尔尼诺的发展,可能导致今年再次出现极端性的高温气候。
这就有点离谱了,这还是属于春季时段,结果都出现了多地40度高温,那是不是意味着今年夏季就会很热呢?
的确,厄尔尼诺预警拉响我们也多次说了,它的确具有促进极端性气候转变的重大过程,而且,从厄尔尼诺本质来讲,还可能导致我们地球的温度是“一升再升”。
所以,史上最热的一年,就可能在这样的厄尔尼诺的推动之下出现。而对于我国来说,同样这意味着厄尔尼诺,全球变暖等综合性的气候因子变得更加复杂。
所以,今年夏季不排除出现大规模的“40+”的高温,并且从去年在三重拉尼娜现象之下,我们就已经看到了,高温持续时间长,强度大等特点,就说明了气候的变化格局真的在发生。
所以,今年春季我国已经不是首次出现40度以上的高温了,在夏季大家一定要警惕极端性气候的发生。
而对于厄尔尼诺现象的发展,预计今年5月至7月,从ENSO中性状态过渡到厄尔尼诺现象的可能性为60%,性在6月至8月将增加到约70%,7月至9月将增加到约80%。
所以,基本上是可以肯定它的出现,这就是大概的情况。 那我国多地高温破40度!就不会降温了吗?
其实冷空气已经活动看,我们在假期的时候就说了, 我国西北方向有一波冷空气在活动,并且它已经在东移南下,这主要是来自于内陆气旋等配合,带来的。
所以,我国看到的多地“突破”40度高温,是降温的“前兆”。在5.8的时候,大家可以看到,强大的内陆旋涡吸收冷气流南下,这个时候,西北太平洋的确的副热带高压也不强,所以,以至于我国华南地区都会出现气温的下滑。
所以,冷空气迅速南下,全国大范围降温来袭,这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这也说明了,热,不要着急,冷空气在迅速南下了。
并且江汉、江淮、江南、华南等地将陆续迎来降温。已经出现的降温核心区域主要在陕西、山西、湖北等地,多地降温幅度将达6~12℃,还是比较强,这就是大概情况。下面就是我们说的降雨问题了。
的确,我国多省的暴雨还在下,其中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广西等地均有分布,但是,上面也提到了,这一波降雨在接近尾声了,最终也是在我国广东彻底结束。
所以,多省暴雨仍在,同时,需要警惕对流性气候的发展, 这在强降雨之下很容易发生。这不,南方新一轮的降雨又要来了,这下对我国少雨的省份具有极大的帮助。
从全国气象干旱综合监测图都可以看到,我国其实整体的旱区并不多,但是主要集中在云南,广西,海南等地,特别是云南,在春季以来可以说基本没有什么雨水,南方多次的大范围降雨都彻底避开了。
这不,新一**范围降雨将彻底锁定我国南方的旱区,云南,广西,海南等地也将彻底被这一波雨水覆盖,缓解干旱。所以,对于这些省份来说,是真正的喜雨。
按照时间来说,预计在5月10-14日,云南大部、四川南部、贵州、重庆、湖南、广西西部等地有中到大雨,部分地区有暴雨,所以,很快就要到了。
当然,我们从中期的气候说明也可以看到,这一波雨水之后,这几个省大范围地区的累积雨水量都是达到了50毫米到100毫米,部分地区还在100毫米到250毫米,这说明雨水量是真强,需要警惕这一波雨水之下的“连锁效应”,特别是云南,广西等地,已经很久没有下雨的地带,容易引发地质变化。
所以,喜雨来了,需要提前做好这方面的准备,这就是降雨的发展。
整体上来说,我国南方的雨水还是不少,不少地带已经是超过了“同期”的雨水量,而接下来的雨水持续发展,也说明了气候的变化突出性。
当然,对于降雨较多的地区,其实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存储一点水源,因为在今年厄尔尼诺现象发展出来之后,气候的突变可能又会出现,到时候的雨量变化波动可能又会更大。
以上就是多地高温已超40度怎么办?专家支招教你夏日降温防暑小窍门!的详细内容,希望通过阅读小编的文章之后能够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