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龙鱼股票跌跌不休
近日,“油中茅台”金龙鱼发布了一份令人大跌眼镜的半年报,上半年营业收入1187亿元,同比下降0.6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0.14亿元,同比下降99.......接下来具体说说市场因素与行业挑战交织
导语: 金龙鱼以量取胜的生意,到底有没有护城河?
金梅 | 作者 砺石商业评论 | 出品
金龙鱼的股价已经深陷泥潭2年之久。
股价从2021年初的145元,如今跌到只剩40元左右,市值从近8000亿跌到了2207亿,曾经被称为“油茅”(油中茅台)的金龙鱼成为了很多人的痛。
金龙鱼以超过三分之一的市占率,超越中粮旗下的“福临门”成为食用油赛道的靠前品牌。此外,它在包装面粉现代渠道、包装米现代渠道的市场份额也连续多年排名靠前。
作为一门刚需性生意,市场龙头金龙鱼被赋予了“油茅”的头衔,在金融市场获得热捧。但股价一蹶不振的金龙鱼,让人们开始认识到金龙鱼不是茅台。
1
金龙鱼不是茅台
抛开茅台的金融属性不谈,作为消费品,茅台和金龙鱼也是有着天壤之别的两门生意。
单从盈利能力上看,金龙鱼被贵州茅台、“酱油茅台”海天,都远远甩在后面。
作为A股食品行业营收规模最大的企业,金龙鱼2022年的营收规模相当于2个贵州茅台,9个海天味业,但是贵州茅台的归母净利润却是金龙鱼的20多倍,海天味业的净利润也是金龙鱼的1.6倍。
金龙鱼的毛利率只有11%-12%,但海天味业的毛利率是在40%-50%之间,茅台的毛利率更是超过90%,而金龙鱼的净利率是3.5%-4%,海天味业的净利率是在26%-29%之间,茅台的净利率则高达52.68%。
对比之下,金龙鱼做的是一门以量取胜、利润微薄的“苦”生意。
再从它们近三年的净利润对比来看,金龙鱼的净利润近年大幅走低,海天则较为平稳,而茅台却节节攀升。疫情期间国际市场动荡、原材料价格持续走高,公司利润降低的确是常态,但三家对比却唯有金龙鱼因此倍受重创。
究其原因,白酒香型、酱油味道的不同,可以形成差异化竞争,从而具备或深或浅的产品护城河,使企业具备提价的底气。但食用油却同质化严重,市场竞争者众多,所以只能在价格红海中进行激战,依靠量大取胜。
而且,跟茅台、海天可以自由提价不同,粮油不但行业门槛低,竞争激烈,还关乎民生,价格受到国家管控,提价能力低于一般消费品,从而影响公司的利润。
2021年,金龙鱼营收增长了16.1%至2262亿元,净利润却同比降低31.2%。2022年,金龙鱼营收增长了13.8%,但净利润却降低了27.1%。这样的利润还是金龙鱼节衣缩食省下来的。2022年,金龙鱼销售费用为59.86亿元,较上一年下降6.4亿,促销活动费用大减31.1%,广告费用减少了19.47%。
低利润、低提价能力貌似让金龙鱼在茅台和海天面前抬不起头,但低利润难道只是金龙鱼的弊端吗?以量取胜的生意,到底有没有护城河?
2
成为市场龙头
一亿个榨油作坊拼不成金龙鱼。
这些进入门槛极低的传统行业规模效应并非单纯来自量的累积,而是谁率先实现全产业链**,谁才有机会成为该领域的领袖企业。榨菜领域的乌江,瓜子领域的洽洽,丸子领域的安井,酱油领域的海天,食用油领域的金龙鱼,不一而足。
三十多年前,中国人还是提着油瓶去粮店打油,符合国际卫生标准的食用油市场还是一片空白,年年蝉联马来西亚富豪榜榜首的郭鹤年家族的嘉里粮油,看中了国内的粮油市场。
鉴于外资身份,他们一直没找到进入的机会,直到中粮向外资抛出橄榄枝希望进军优质市场,双方一拍即合。1991年,郭孔丰与中粮集团合作,金龙鱼开启了中国小包装食用油的先河,并迅速完成全国性的生产布局。
借道中粮,完成中国市场普及后,郭鹤年家族继续在深圳、上海等城市布局了炼油基地,在东南亚布局油棕种植基地。眼看根本无法掌控局面,1995年,中粮另立山头,推出“福临门”小包装食用油,开始痛下决心追赶这个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对手。
1996年,金龙鱼开始在中央电视台投放广告,当时油价偏高销路一般,金龙鱼借助企事业单位发福利油的形式打开中国市场,成为中国小包装食用油的靠前品牌。
在中粮福临门的龙虎斗拉开帷幕之后,更多的品牌开始加入战局,蚕食市场。眼看产品的竞争变得被动,2000年金龙鱼先发制人,推出了1:1:1调和油的广告,市场反响不错。
2002年,金龙鱼又乘胜追击,在第二代调和油上市的时候,就提出了“平衡脂肪酸”的概念,还申请了国家专利。谁料找到了新的突破口的金龙鱼,却在新品价格差异过小,新旧产品之间内耗,新产品未立稳草草撤出旧产品的连连失误中贻误了新时期的战机。
但在基础流量池的庇护下,金龙鱼与福临门的天然谷物调和油的竞争中依然占据了上风。
金龙鱼的渠道分零售渠道、餐饮渠道和工业渠道,在全国的渠道网点超过300万个。零售渠道方面部分可以下沉到乡镇,很多都是金龙鱼一级经销商直供的。这些无孔不入的渠道,让金龙鱼在米面油的横向拓展上非常顺畅,在油品类的垂直拓展上也很轻松。
为了回击四面八方的劲敌,金龙鱼开始了产品多元化,迎接不同消费阶层、不同品类、不同卖点的产品的狙击。
3
拉长、挖深产业链
以量取胜的生意,金龙鱼如何建立护城河?
金龙鱼说过:“如果一个行业利润率高,就会吸引更多竞争者的加入。”低利润是金龙鱼的硬伤,但转变思路来看低利润也是金龙鱼的护身符。
粮油生意的饭碗并不好端。对于一个关系国计民生的事情,食品安全问题是企业的生死线,金龙鱼构建了全过程的生产线保障体系。
通过源头控制,对水、土、转基因、重金属进行取样检测,建立风险地图。利用专业的仪器设备,对原料到成品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检测和把控,保证公司可以牢牢地端住自己的饭碗。
饭碗端住了,就该思考怎么把土饭碗变成金饭碗。
在粮食限价的前提下,单纯地做大饭碗并不是长久之计,唯有实打实地把碗里的粮食“吃干榨净”,才能获取最大的价值。
以油脂类产品为例,金龙鱼在南美等地拥有转基因大豆和菜籽油种植基地。普通大豆的余料只能做饲料,议价能力不高,但金龙鱼的非转*因大豆榨油后的蛋白可以做成食品,油角和皂角等下脚料可以生产医药或油化行业的脂肪酸。
生产线上每一道工序的余料,都被当成了下一道工序的原料,从而延伸出一条长长的大豆产业链。循环经济模式让原来4000块钱的大豆,加工之后*高可以卖到1万元。
在大米、面粉等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领域,金龙鱼也是此模式,通过深加工、拉长产业链从而获得更多利润。碎米、米糠、稻壳,这些过去没有什么价值的东西全部被榨出了新的利润。
米糠被精炼稻米油,米糠粕可进一步深加工为饲料原材料。稻壳燃烧发电,从盛夏的稻壳灰中还能提取高附加值产品活性炭和白炭黑。益海嘉里的稻壳补强剂级白炭黑,被**性地应用于绿色轮胎制造,这是国际首创的尖端科技。
这些曾经被视为边角料和废渣的东西,在公司营收中的占比变得越来越重要。2022年,金龙鱼在食用油、大米、面粉等厨房食品领域收入为1571.32亿元,同比增长10.67%,营收占比约61%;饲料原料及油脂科技收入986.06亿元,同比增长19.50%,营收占比约为38%。
英国著名供应链管理学家马丁·克里斯托弗曾说过这样一句话:“21世纪的竞争不再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能够将产业链延长、深挖,将粮食吃干榨净,金龙鱼才有了更大的利润空间,也有了“将菜油卖给四川人,豆油卖给东北人”的底气。
金龙鱼在让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能开出花来,好让企业在原料价格波动和产品价格弱提价的现状中,保证利润的稳定。但对于原材料价格的波动,金龙鱼真的只能袖手旁观么?
4
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
70年代,麦当劳想推出炸鸡块产品,但鸡肉的价格波动却成了公司提供稳定价格炸鸡的绊脚石。很快公司想到了用购买期货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但当时并没有鸡肉期货市场。
经过一番走访,最终公司决定购买肉鸡的主要饲料——玉米和大豆期货,通过对玉米和大豆期货进行适当比例的投资,有效对冲掉鸡肉价格的波动,从而使得鸡肉生产商可以用稳定的价格向麦当劳供应鸡肉。
为了对冲原材料价格波动对公司利润产生的巨大影响,金龙鱼的做法跟麦当劳相似,即使用商品期货等金融衍生工具进行套期保值。2017年,金龙鱼商品期货交易盈利就高达28亿元,占全年净利润的一半还多。
2022年二季度,金龙鱼净利润18.6亿元,环比上升1526.0%。这个剧烈的波动就源于一季度炒期货造成了利润损失,二季度大豆及棕榈油等大宗商品的价格从高位回落,衍生金融工具实现了收益,利润好转。
做期货交易平衡风险是个不错的思路,但近年来金龙鱼的期货却在成为公司的负累。2016年,金龙鱼期货亏损约36.3亿元、外汇期货交易浮亏约1.1亿元,直接导致公司年度净利暴跌至8.5亿元。
2018至2021年,金龙鱼保值期货端连亏三年,分别为8163.5万元、15.56亿元与31.54亿元。炒期货已经从平衡波动的手段,变成了金龙鱼利润波动的主要因素。
期货市场作为一种风险对冲,有盈利有亏损非常正常。评价期货行为的核心依据是它有没有让公司的利润水平处于一种平稳状态,从公司近年的利润来看,金龙鱼的期货行为在“维稳”的效果上确实不尽如人意。
5
第二曲线
中国的粮油市场是激烈的红海市场,虽然金龙鱼是市场龙头,但在更高利润的新产品推广上走得并不顺遂。如在高端油市场,金龙鱼推广的高端粟米油、葵花籽油都没能挑起消费大梁。
产业链延伸是一个慢功夫,利润提升很难一蹴而就,加之期货对冲的失利,金龙鱼需要给市场新的兴奋点。
找到池大水深的新市场,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才是更多网友对金龙鱼的期待。金龙鱼董事长郭孔丰曾在2020年度股东大会上透露,公司已经进入了调味品、酵母行业,也会进入冷冻面团、中央厨房等相关领域。
2021年9月,公司成立央厨食品事业部,“中央厨房”试图依托米、面、油、调味品等产品优势,建立综合性工厂园区,产品范围可涵盖预制菜、调味酱、冷链便当、学生餐、团餐、政企餐,打造从源头到餐桌的全产业生态链。
2022年3月,金龙鱼推荐中央厨房杭州丰厨正式落地并开启预制菜生产,它还将承担2023年9月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果蔬加工中心的重任。
金龙鱼预制菜赛道的重点是团餐定制。2023年2月,陕西省兴平市的央厨项目正式启动供餐,为当地五家学校提供学生餐。金龙鱼所在的陕西中央厨房产业园区一期还在逐步完善,预计建成后日产10万-12万份学生餐。
目前,金龙鱼杭州、重庆、河南周口、陕西兴平等地的中央厨房已经落地投产,待“中央厨房”全面落地后,有望为金龙鱼带来新的利润增长。
虽然故事听上去很振奋人心,但金龙鱼的前路并非一帆风顺。虽然金龙鱼高调进入了海天的战略腹地调味领域,但并没有对牢牢握住B端调味市场的海天形成威胁。而且多元化发展策略的金龙鱼,也很难对力出一孔的海天真正形成威胁。所以调味领域对金龙鱼营收贡献的意义,远远小于其战略价值。
从粮油到中央厨房,调味品是金龙鱼最直接的跳板。中央厨房的确是一门好生意,这一点从逐渐落寞的海底捞和风生水起的巴蜀国际就能看出来。金龙鱼在米面油的市场龙头地位不可忽视,但它的历史积累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它称霸预制菜市场,是需要打一个问号的。
预制菜跟米面油售卖业务相通性并不高,所以预制菜对金龙鱼而言几乎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在没有既往优势和相关技术壁垒的情况下,金龙鱼如何保证自己称霸市场?面对全新的食材品类、冷链物流管理、预制菜在不同地区不同口味的制作……公司需要攻克大量的难题,进行长时间的研发和试错。
号称“油茅”的金龙鱼突然爆雷震惊了整个行业。
总市值超2000亿的“油茅”金龙鱼披露了最新财报,其中显示,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87.14亿元,同比下降0.64%;净利润仅有9.66亿元,同比下降51%,创上市以来同期新低;扣非净利润仅有0.14亿元,同比暴跌99%。
有媒体文章指出,“这是一份惨烈的财报,甚至是其上市以来交出的最差的一份中报。”披露后,金龙鱼便遭到资本市场疯狂抛售,8月14日盘中,金龙鱼股价一度暴跌超11%,截止当日收盘,跌幅仍高达10.1%,目前股价已跌破40元,最新总市值已经不足2000亿元,创上市以来新低。
面对崩塌的股价,“油茅”金龙鱼彻底跌落神坛。
更吊诡的是,业绩爆了大雷的情况下,金龙鱼却做出了高层薪酬上调的决定。今年上半年,金龙鱼职工薪酬微降0.57%,董监高薪水提高44.9%,总金额高达1266.7万。如此戏剧的反差到底代表了什么?金龙鱼到底怎么了?
中国的投资市场里,茅台是一骑绝尘的存在,以至于海外常说的“蓝筹股”,在中国投资人口中变成了另一种叫法,即该领域的“茅台股”,金龙鱼过去就在食用油赛道担当着这样的角色。
2021年,金龙鱼股价涨至*高点,145元/股的价格让无数人赞叹,市值将近8000亿元,超过三分之一的市占率稳稳胜于中粮旗下的“福临门”。公开资料显示,它在包装面粉现代渠道、包装米现代渠道的表现并不亚于老本行食用油,市场份额连续多年排名靠前。
纵览金龙鱼股价走势会发现,“跌跌不休”这个泥潭里,金龙鱼早就是老玩家了。2021年2月,金龙鱼股价剧烈震荡,涨跌幅达到26.59%,超过140元的高光时刻消逝,自此金龙鱼股价一路下探。
截至发稿,金龙鱼股价定格在36.12元/股,近几个月基本都维持在40元水平线上下。论坛上被套牢的股民自嘲,上市时的迅猛涨势不过是一场大梦,“什么行业龙头永远有溢价空间,都是假的!”
据半年报,金龙鱼报告期内取得的营业收入为1187.14亿元,微降0.64%,净利润为9.66亿元,同比减少51.13%。接近砍半的净利降幅在很多公司身上已经算得上剧烈,但投资人们发现,这对金龙鱼来说还不是尽头。
上半年,金龙鱼的扣非净利润仅有0.14亿元,尚不足净利润零头,同比下降99.4%。除此之外, 金龙鱼这次财报还创下了多个新低:半年净利润9.66亿元为公司上市以来同报告期最低;毛利率创公司上市以来新低;单季度净利润创上市以来新低。
食品产业分析师贺剑心表示,如此大的缺口,意味着金龙鱼此前一直被掩盖的诸多管理漏洞终于被揭开,“包括高管逆势涨薪这件事,金龙鱼有必要给投资者做出一个合理的解释,而不是假装无事发生。”
之所以说金龙鱼经营问题由来已久,贺剑心的理由也很充分。
回溯上市以来财报,2020至2022年,金龙鱼营收分别为1949亿元、2262亿元、2575亿元。 增长尚算稳定,利润却逐年下降。
金龙鱼净利润自2020年的60亿元逐年滑落至30亿元,扣非后净利润更是以88亿元、50亿元到32亿元的速度锐减。2023年一季度,金龙鱼创造的收入为610亿元,小涨8%,净利润暴增646%至8.5亿元,但扣非后净利润同比下滑71%来到2.4亿元,二者差距为何如此之大,是投资界一直以来的迷思。
细分业务来看,造成增速失守的主要原因在于主营业务板块毛利率下降。
作为粮油巨头,金龙鱼的支柱业务分别包括食用油、大米、面粉在内的厨房食品,以及饲料原料及油脂科技两大块,前者占比约62%,后者占比为37%。
其中厨房食品在上半年的毛利率降幅为0.49%,金龙鱼在财报中给出的解释是原材料价格上涨,压力传导至负责加工销售的金龙鱼一端。值得注意的是,这不是短期受损,2020年至今,金龙鱼的厨房食品毛利率一直在跌,从13%一路降低到6.6%, 贺剑心表示:“原料价格上涨固然无法避免,但金龙鱼也可以采取其他方式减轻影响,比如向上控制原料生产地,或是加强供应链管理对冲风险,一直被动挨打就等同于摆烂。”
不过单论今年上半年的情况,饲料原料及油脂科技给金龙鱼造成的冲击更大。财报显示,金龙鱼这部分业务的毛利率下降了8.37%。同样的,2020年至今金龙鱼的饲料原料及油脂科技毛利率也不断下滑,从10.66%降低到7.41%、3.81%,直到如今破零达到-0.32%。毛利下跌直接影响了净利,2023年前六个月,金龙鱼毛利率仅为4.15%,净利率则降至0.67%。
分析完毛利率走势后不难发现,金龙鱼做的是标准的“薄利”生意,这也与粮油行业的民生特质相关,国民生计少不了它,价格自然就会受到国家约束,提价能力低于一般消费品,公司利润也受此波及。
也正因为此,曾被投资者们调侃为“四大神水”的贵州茅台、农夫山泉、金龙鱼和海天味业中,金龙鱼已经明显掉队。
2022年,农夫山泉毛利率、净利率达57.5%、25.6%,备受追捧的茅台更是常年拥有超过90%的毛利率、超过50%的净利率。
2023年半年报披露,茅台实现营业收入695.76亿元,同比增幅五年来首次超过20%,达到20.76%。这份收入不过是金龙鱼的一半多一点,净利润却能达到359.8亿元,为金龙鱼的37倍多。
当然,酱香型白酒独特的口感为茅台构筑了天然护城河,多年来的品牌积淀以及独特酿造工艺,也让后来者赶超甚至模仿茅台变得困难重重。 但反观同在食品调味行业的海天味业,金龙鱼的优势也不明显。
海天味业暂未发布2023中期报,以二者2022年财报对比会发现,海天味业尽管同样受到疫情、原料及消费欲望疲软等影响,利润却能维持在良好水平。2020至2022年,海天味业净利润分别为64.09亿元、66.71亿元及62.03亿元,整体走势相对平稳,金龙鱼同期净利润曲线则陡峭得多,分别为65.65亿元、44.89亿元及31.25亿元。
另外,调味品行业的可盈利水平也更高。
据海天味业财报信息,酱油、调味酱、蚝油三款产品中,挣钱能力最“弱”的蚝油毛利率为33.65%,其次是毛利率为37.28%的调味酱,营收占比最大的酱油毛利率*高,为40.29%,在整个2022年为海天味业带来了138.61亿元营收,三大支柱业务表现均优于金龙鱼。
一季度,海天味业业绩有所下滑,营收同比下滑3.17%,净利润同比下滑6.2%。但不少投资人表示,海天味业给出的解释能够令人信服。
餐饮行业投资人Judy分析道:“海天说的2023年春节较早,导致一月份发货时间太短,餐饮行业的逐步恢复还需要一定时间这些因素都客观存在,综合考虑,海天味业中期报逆转颓势确实有据可循。”
二级市场表现也一定程度印证着上述说法。截至发稿,海天味业股价为42.49元/股,K线图走势较为平缓,总市值为2362.70亿元。
反观金龙鱼,海天味业和金龙鱼对大豆原料都有较高需求,金龙鱼消化成本的能力就显得更差。而且粮油食品行业竞争充分,金龙鱼品牌其实并不具备增值溢价的空间, 面对业务逐渐扩张至粮油领域的海天,如何应对现金流健康,储备弹药充分的对手,金龙鱼恐怕还需要思考。
疫情期间,新消费投资一度火热,王饱饱、小仙炖、王小卤等年轻人钟爱的食品吸引大量关注,资本也纷至沓来。后来赛道泡沫消逝,预制菜成了最后一个资金集散地,比起许多跟风赶晚集的玩家,2021年9月成立央厨食品事业部的金龙鱼还算是来得及时。
5个月后,金龙鱼旗下杭州丰厨首批预制菜生产下线,同时有部分产品开始在山姆的会员店启动销售。 不过目前来看,新业务的作用依旧有限,预制菜板块在财报中被金龙鱼并入厨房食品一栏,正如前面所说,厨房食品毛利下跌,收入735.25亿元,同比下滑3.43%。
2023年初,金龙鱼公司曾表示2023年将发力央厨卡位预制菜赛道,受益于杭州地缘优势,金龙鱼能够切入赛事配餐任务,这对声量的帮助显然高于变现,投资者还有耐心等待吗?Judy和贺剑心都投了反对票。
贺剑心再次提到,金龙鱼董监高的涨薪让人难以信服,“退一万步说,抛开业绩不谈,单看他们的薪资也是比大多数人高的。”
依据Wind数据,A股董事长们2022年的平均薪酬约为113万,中位数约为83万,年薪超千万的董事长、总经理分别约为28位。而在高管薪酬披露得更详细的2022年报中,金龙鱼的总裁薪酬税前为1620万、副总裁薪酬1100万、监事会主席415万,以及还有3位董监高的薪酬在208万-355万。
过去一段时间内,金龙鱼的大批原始股东与机构已“清仓”撤退。截止2023年6月末,持有吉龙鱼股票的机构仅剩11家,其中只有5支为基金,在去年这个时候,持仓金龙鱼的机构累计282家,基金占了275家。
Judy不无悲观地表示:“金龙鱼2020年上市创业板,三个月的时间就从发行价25.7元一路涨到145元。然后就是两年多的下跌之旅。跌到今天还有36元,快要回到发行价了, 这两年多的时间,即使是最开始下注的投资者,也不过是拉了个抽屉,更多的投资者更是深套其中。 金龙鱼已经是行业龙头了,有油茅之称,可是上市两年多,投资者得到什么回报呢?”
答案还在风中飘。
整体来看,金龙鱼经营问题由来已久,净利润逐年滑落、没有采取积极措施应对原材料涨价问题、在竞争日趋激烈的行业中也没有构筑起坚实的护城河,而且高管逆势涨薪将金龙鱼此前一直被掩盖的诸多管理漏洞揭开,面对业务逐渐扩张至粮油领域的海天,金龙鱼恐怕还需要深度思考如何应对。
近日,“油中茅台”金龙鱼发布了一份令人大跌眼镜的半年报,上半年营业收入1187亿元,同比下降0.6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0.14亿元,同比下降99.40%。9月25日,金龙鱼被深股通减持46.3万股,最新持股量为2507.41万股,占公司A股总股本的0.46%。
今年上半年,金龙鱼营收净利双双下滑,“油茅”交出了一张“炸眼”的成绩单,甚至可以称为自上市以来最差的成绩单,股价一直下跌,持续走低,业绩遭遇滑铁卢,金龙鱼已经跌落神坛。镀金身的金龙鱼褪去光环,似乎正在变成了一条草鱼。
原材料上涨,业绩下降
纵观金龙鱼的半年份财报,上半年营业收入1187亿元,同比下降0.64%。这也就说明,金龙鱼的营收与往年相差并不大,但净利润却大幅下跌,利薄如纸。成本大幅上涨且不受控制,导致金龙鱼业绩下滑。
今年上半年以来,餐饮市场逐步恢复,金龙鱼厨房产品卖出11092千吨,同比增长9.46%,但毛利率降低了0.49%。近两年纵观金龙鱼的产品销量甚至走高,但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导致净利润走低,最终导致业绩下滑。
在江湖老刘看来,金龙鱼属于食品加工企业,原材料上涨,金龙鱼并不赚钱,甚至是属于赔本赚吆喝。当原材料下跌,金龙鱼需要时间消化库存。金龙鱼无法对原材料进行把控,毛利率逐年降低,导致业绩下滑,环环相扣,最终陷入困局。
股价惨遭腰斩,新故事难讲
作为上市企业,股价是一大命门,金龙鱼于2021年上市,上市之初股价翻两番,市场振奋,股价一路狂飙甚至高达145元/股。好景不长,此后股价一路跌跌不休,在披露半年财报后,股价创新低,收盘价为37.04元,惨遭腰斩。
股价下跌,业绩下滑,对金龙鱼本身而言更加雪上加霜。金龙鱼急需新故事来重振市场和资本,正将产品线逐渐拓展至调味品、酵母、日化用品、植物肉以及中央厨房等领域。但不难看出,金龙鱼的新阵地当前并未讲出动听的故事。
在江湖老刘看来,金龙鱼近年来股价持续走低,这也就意味着自身的发展存在一定问题,急需新故事和新兴拳头产品给市场信心,但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新故事并不好讲。对未来迷茫的金龙鱼若孤注一掷重压新故事,恐拖垮油业遭反噬。金龙鱼正站在十字路口,进退两难,它会怎么选?
白热化竞争,押宝预制菜
油类产品已无法满足金龙鱼市场发展的需求,多样化的产品线是趋势所向,也是金龙鱼本身发展趋势。金龙鱼选择进军调味品市场,但调味品市场同样也对油类产品虎视眈眈,随着海天的“油司令”上架,金龙鱼扩张难度又上了一个台阶。
预制菜市场的出现,金龙鱼瞄准了这个并不算陌生的赛道。艾媒咨询发布的《2022年中国预制菜行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预计,未来中国预制菜市场将保持20%左右的高增长。未来5年,预制食品产业将成为下一个万亿级市场。预制菜会成为一块大蛋糕,资本和企业纷至沓来,巨压依然存在。
在江湖老刘看来,市场已经进入白热化竞争阶段,金龙鱼正寻找第二增长曲线,找到新的曲线是重中之重,预制菜会成为金龙鱼的希望吗?金龙鱼入局时间早,但时间越早阵仗越大并不能换来同等量的成功。要想在预制菜行业分杯羹,金龙鱼需要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
以上就是金龙鱼股票跌跌不休?市场因素与行业挑战交织,投资者关注前景几何?的详细内容,希望通过阅读小编的文章之后能够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