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随着数字经济的持续显著发展中国银行业数字化转型已经从国有大中型银行逐渐推进到农村乡镇小型金融机构。在大部分农信社已改制成为农商银行的今天,省联社模式备受“诟病”,省联社这个改革的产物也因此成为新一轮农信系统改革的对象和重点。
如何推进农商银行数字化转型,让农商银行搭上数字化的快车,闯出一片新天地,让其成为一个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规范的现代化金融企业?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指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由社员入股组成、实行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提供金融服务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其主要任务是筹集农村闲散资金,为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农村信用社省联社改革虽然在特定历史阶段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改革的不彻底性,双重身份的法律定位模糊,股权关系错位造成权责归属倒置,对基层社的独立自主经营造成干扰,难以避免地方政府的干预,地方不断提高农村信用社法人层级的趋势明显等等问题。
1997年6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农村合作金融监督管理局”正式成立,人民银行从此承担起了引导和监督农信社改革与发展的历史使命,农信社改革进入“农金局”时代。2001年9月19日全国农信系统第一家省级联社——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正式挂牌成立,省联社模式就此诞生。作为农信社改革的先行试点省份,江苏农信在摸索中迈出了全国农信社改革的第一步,其在产权关系与管理体制的改革实践,论证了以省为单位,省级联社+县市联社(农商行)的两级法人体制和股份制改革方向的可行性。随后,一场引领全国农信的体制机制改革正式拉开帷幕。
联合银行模式的优势在于“保持地方县域法人数量稳定”,或是一个“优选”方案。关于省联社改革的方向,目前讨论较多的有四种模式:统一法人的省级农商银行、金融服务公司、金融控股公司以及联合银行。从股权关系上划分,统一法人和金融控股公司属于“自上而下”参股,金融服务公司和联合银行则属于“自下而上”参股。金融控股公司和联合银行两种模式由于改革困难和阻碍相对较小,成为当前多数省(区)倾向的改革路径。
2007年重庆农信社作为全国省级联社改革试点,正式拉开组建一级法人农商行的大幕。到2008年6月,伴随着消化不良资产工作的收尾,重庆农商行挂牌成立,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全国第三家、中西部首家省级农商行。2019年6月,重庆农商行资产规模突破万亿大关,成为全国第一家万亿级农商行。当年10月,该行完成A股上市,成为全国首家A+H上市农商行。从改制到今天,重庆农商行资产规模从不到2000亿元增长至1.27万亿元,相当于再造了5个农商行;资产质量跻身上市银行优良水平,年度净利润近百亿,纳税额连续多年排名全市前列。
2022年4月18日浙江农商联合银行正式挂牌成立,这标志着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再次启动。不过,其不能从事吸收公众存款和发放贷款业务。未来,该行如何根据批复业务进行特色运营,也是各方关注的焦点。
新成立的浙江农商联合银行在原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基础上改制组建,由浙江省内全部法人农信社入股组成,注册资本超过50亿元,管理资产总额4.49万亿元。作为浙江省内唯一一家血脉从未间断的金融机构,浙江农信从1952年成立至今走过了70年的历史,先后经历了建设农村信用社、组建县联社、理顺行社关系、成立信用合作协会、组建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改制为浙江农商联合银行等几个阶段。
从2006年开始,浙江省就开始探索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新型农村合作经济体系,即以统分结合农业双层经营体制深化改革为主线,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长发展为动力,以农业社会化服务转型提升为重点,以生产、供销、信用综合合作和协同服务为目标的农村综合改革。加之民营经济发达、信贷环境良好、市场主体活跃,这就使其具备了深化农信社改革的“先天条件”。随着“一省一策”方针的落地,浙江省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省”工作作为“十四五”时期钱塘江金融港湾重大改革之一,进而在全国持续推进农信社深化改革的浪潮中占得先机。
目前,多个省、自治区陆续出台的《“十四五”金融业发展和改革规划》,提及“省级联社改革”。对于省联社改革,陕西、江西、安徽等地提出争取率先列入全国改革试点。
回首历史,农信社早已成为“重”之焦点,农信社服务“三农”的成效、自身的变革,备受瞩目。可以预见,未来,随着股份制改革的持续深化,农信社将会以崭新的面貌成为新时代农村金融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