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网友私信问我:法院没有任何通知,就把我的银行卡、微信零钱给冻结了,这是为什么呀?法院这个操作违反规定吗?
其实,我想说法院冻结你的账号,你多少心里应该有点数吧,法院不会无缘无故冻结一个人的账号,一个人的银行账号被法院冻结,大多数情况是以下3个原因:
第一种原因: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财产保全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方式进行。人民法院保全财产后,应当通知被保全财产的人。”
据此,依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可以在起诉前或者诉讼中申请财产保全,从而查封、冻结了被保全人的财产,以保障后期判决的执行。也就是说,在正式起诉之前就可以冻结被保全人的银行账户内的存款,当保全完成后,法院才会通知被保全财产的人。
注意:采取诉前或者诉讼中财产保全的,只有保全措施完成后才会通知被保全财产的人,因为往往提前通知被保全人的话,很可能难以完成保全措施,所以往往法院保全完成后,才会通知被保全财产的人。这符合法律规定,并不违法。
第二种原因:
通常法院判决生效后,一方当事人未案人民法院生效法律文书履行相应的义务,则另一方当事人有权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不履行义务的当事人则属于法律层面上的“被执行人”。
作为被执行人是必须履行法院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的,若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或者被执行人一直拖延不履行、不配合、甚至抗拒执行、转移财产的,法院会进行强制执行,并根据被执行人的情形采取相应的强制执行措施,情节严重的可能涉嫌“拒执罪”,被追究刑事责任。
通常情况下,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法院会向被执行人送达执行通知书等法律文书,再对被执行人采取相应的执行措施,但是情况紧急的,也会先行冻结被执行人的存款之后,再通知被执行人。因此,执行程序是一种强制执行的过程,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以执行时(通常指的是银行存款、微信零钱、支付宝余额等),一般也不需要征求被执行人的意见,因为如果法院认为提前通知被执行人之后,有可能会造成财产转移,无法执行的风险,法院有权实施完执行措施后再通知被执行人,这个操作也并违法。
第三种原因:其实,法院在冻结你银行账户或者微信零钱之前,是已经联系过你的,只不过是没有联系上(联系不上你的原因可能是:要么你换了号码、要么你手机关机、要么你不接电话,要么就是申请人没有提供你的的联系方式或者你现在的实际住址等),如果你的银行账户内的钱只有几十块、几百块钱(不足以履行债务的金额),那么法院可能是想通过冻结你银行账户或者微信零钱的方式,来联系你,值得注意的是被执行人的微信零钱被冻结后,系统会推送一条冻结信息以及法院联系方式,希望你能及时与法院联系,并处理涉及自身执行案件上的问题。
有人会说,我电话又没有换,联系不上我,法院不会多打几次电话吗?
被执行人应当知道法院强制执行是在依法执行公务,一年到头有大量的执行案件涌入法院,办案人员根本没有时间,很多次来拨打你的电话,况且也不知道你是故意不接电话还是规避法院执行,亦或是有些被执行人本来就是老赖,本来就不想让法院找到,那么找不到被执行人,联系不上被执行人,并不影响法院强制执行,法院可以采取公告形式送达有关通知和法律文书,难不成被执行人不出现、找不到人就真的要等着人出现了才能执行?那样黄花菜也等凉了,如果人人都欠债以后玩失踪,拒不履行法院判决义务,那这个社会岂不乱套了!
综上,被执行人履行法院判决才是关键,法院是国家司法机关,一般也不太可能出现违法违规违反程序的事情发生。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当下,我非常理解大多数被执行人(债务人)的困难,但是在这个社会上,“完全揭不开锅”,完全没有履行能力的被执行人毕竟是少数,希望被执行人能努力生活、努力奋斗!伟人说:美好的日子是奋斗出来的!希望被执行人能够自立、自强,千万不要把自己变成别人口中的老赖!
如果觉得文章有用,请点赞、收藏、转发、关注!有其他关于执行程序的相关问题,可以在下方留言,我们一起交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