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行业以信用为基础,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金融行业和行业一样,也面临着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是指由于业务规模不够大,产生的毛利不能覆盖固定成本而产生了亏损。
与经营风险相比,金融行业自身业务造成的财务与信用风险才是更加引人关注的!
由于金融机构杠杆率较高,因此业务风险会产生很大的社会危害。
具体怎么判断银行、券商、保险等金融各业态的风险程度?
可以从两个方面观察:一是本身杠杆率高不高;二是客户资金是否与公司资金隔离开来。
让我们逐一分析一下几种主要的金融业态的风险。
基金公司需要一个亿的注册资本,而且是实缴资本,这在各种金融业态中算比较低的了。
基金公司的主要的风险就是业务风险,如果业务拓展不了,不能取得足够的管理费,这一个亿很快就花完了。
毕竟基金是个高大上的行业,员工至少都是硕士起步的,年薪至少大几十万。
办公场所一般位于CBD最豪华的写字楼。
租金加上员工工资,每个月的开销都不小。
基金公司的业务风险反而不是很大!
目前,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无论公、私募都是契约型基金,每个基金相当于一个信托产品。
基民是委托人和受益人,基金公司是受托人,银行担任托管人。
一家基金公司,无论管理多少只基金,每只基金都是相互独立的。
对于基金公司来说,一、两只基金业绩做得不好,都不会对自身有很直接的致命危害。
最多影响口碑,下次发行新基金会难些!
有时候,基金公司会把一部分自有资金来购买自家基金,向外界释放出积极的信号,希望吸引客户购买。
既然是投资,就会有风险!
不过这些钱就算亏光了,危害也不会太大。因为这都是基金公司自己的钱,没有加杠杆。
因此,在几种金融主流业态中,基金公司可以说是风险最小的了!
信托公司的最低注册资金是3亿,也是实缴资本。一般金融业监管要求,注册资本都是实缴资本。
理论上,信托公司的业务风险也不大。
因为信托产品都是相互独立的,即使亏也不会影响到公司母体,就像基金公司那样。
经营性信托是信托公司的主要业务,特别是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包装出各种各样的理财产品。
有债权性质的融资类信托,相当于委托贷款;有股权性质的投资类信托。相当于一个风投基金。
很多房地产公司以融资类信托这种方式来筹集资金,在房价高涨的时候收益还不错,往往都在10%以上。
后来到了2018年,已经有不少产品违约,打破了刚性兑付。
投资者也不傻,既然有违约风险,那我就不买了。
信托公司为了能让产品顺利发行出去,自己买了劣后级,作为担保吸引客户来购买。
这下子就把自己陷进去了,出现了暴雷现象。
如果信托公司只是把自己的钱亏光了,那倒也没什么太大的危害。
但信托公司拥有很多融资渠道,是目前唯一能够涉足货币市场、证券市场和和实体投资的金融业态。
一方面他可以参加银行间拆借市场,从其他银行那里借了很多钱。另一方面他还可以为自己发行信托产品来筹集资金。
这样一来,风险就对外扩散了!
全国性保险公司资本金至少人民币十五亿元!
保险公司最大的风险就是遇到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赔付数量太多了,赔不了而破产。
为了应对风险,保险公司设置了很多制度:
1、注册资本的20%,存入银保监会指定银行,只能用于清偿破产债务。
2、提取了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未决赔款准备金、寿险责任准备金等,相当于银行的坏账准备金。
3、从每笔保险业务收入中提取保险保障基金,用于在保险公司被撤销或者被宣告破产时,向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提供救济。这有些类似于银行的存款保险制度。
目前有东方人寿、国信人寿和安邦保险三家破产的保险公司。
保险公司破产似乎不会影响客户,因为有保单会由新的保险公司接手。
不过,个别公司破产可以这么处理。
如果全行业爆发系统性风险,那也找不到人接手了。
证券公司的注册资本有分几种情况。
如果只做经纪、咨询业务类的券商需要5000万;如果涉及投行,自营,资管等业务,只要有一项,注册资本需要一个亿;两项以及两项以上需要5亿。
总的来说,证券公司的风险并不是很大。因为股民的保证金是存在托管银行里的,无论券商本身或者托管银行破产都不会受影响。
不过这是由血淋淋的教训造成的!
早年还没有保证金第三方存管制度,证券公司可以随便挪用客户保证金。
南方证券由于自营业务亏损,挪用了客户准备金高达80亿元,也没弥补上市这个黑洞。
爆雷后,央行提供了80多亿再贷款来买单,收购了自然人债权。
最后由建银投资接盘,在承担央行已经注入南方证券80多亿元再贷款的基础上,再以3.5亿元的代价,接手南方证券的经纪、投行业务,成立了中投证券。
挪用客户保证金倒闭的可不仅仅是南方证券一家,一共17家券商破产或关闭。
其中有的业务保留下来,重组成另一家新券商。
大鹏证券的营业部被长江证券收购;而广东证券、科技证券和中关村证券合并成安信证券
目前证券公司没有挪用客户保证金这方面风险了,主要风险在于自营与融资融券。
其中,融资融券和期货公司的风险差不多。
这个风险大家在股灾时期领教过!
期货公司净资本最少在5亿元以上。
期货公司的业务和券商很类似,都是对于特定标的物的买卖来赚取价差,因此都由证监会监管。
但期货买卖天然就带有高杠杆;而融资融券在整个证券公司的交易量中的比例并不高,大约在10%左右。
因此期货公司的风险要远远高于证券公司。
客户只要用5—15%比例的保证金就能交易,相当于期货公司要给客户一笔授信。
与此类似,交易所也会给期货公司一笔授信,因此交易所也承担了不小的风险。
所以每当节假日要休长假的时候,交易所就会宣布提高保证金比例来降低风险,原因就是预防在长假中发生突发事件。
如果产生系统性风险,客户爆仓卖不出去,还要倒欠期货公司一笔钱。
期货公司就面临着客户破产追不回来的风险,很可能自己也破产了。
同样道理,破产的期货公司多了,也会波及到交易所。
储户把钱存入银行,就是把所有权转移给了银行,形成了一种负债关系。
银行的主要资产业务就是贷款,这是一种间接融资。
资金贷给谁不贷给谁,并非由资金的初始供应者储户决定,而是由金融机构决定,这就需要银行承担所有的责任。
不同于直接投资,客户亏多少都是自己负责,一般不会波及金融机构自身。
客户把钱存进银行并不一定就是为了利息,还有支付结算的功能,不可能带着着一大帮现金去做生意。
因此,即使在一些实行负利率的国家,企业还是把钱存进了银行。
客户最重视的就是资金的安全以及流动性,大家都倾向于选择大银行,因为越大越不容易倒闭。
这样一来,小银行就得不到发展。
因此,银行业就搞了个存款保险制度,让大小银行处于一个比较接近的竞争环境。
存款保险制度有一个弊端,可能诱发道德风险。
一方面,存款保险制度使得存款者风险意识下降,特别是在利率市场化实现后可能不顾银行经营风险,将钱存到愿意支付最高利息的银行;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的风险约束机制也会弱化,在经营活动中就可能为追求高额利润而过度投机。
在各种金融机构中,银行的风险最大。
除了间接融资的业务特点这个原因外,还因为银行资产在金融行业中的比重最大,在我国达到了90%以上。
因此监管部门一直提倡股市等直接融资方式,降低系统性风险。
这些特点决定了银行破产产生的风险最大,对社会的危害性也最大。
所以,在金融的各种业态中,对于银行的监管力度也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