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不是声讨,也非论过。
相比几年前的不规范,714高炮,断头贷等,目前数家.甚至数十家的所谓高科技或互联网公司旗下的金融(放贷)业务还是好上很多。
大致理一下,参与进来的公司名字。(只是部分互联网公司的。)
360——该公司暴力催收事件发生何止一二,前段时间却又和国家联手应对美国网络入侵西北工业大学,这事件赢了些百姓好感。(周大炮如果没钱了,别朝这方面走啊,向有关部门申请嘛!万一哪天骂起了,你突然说挣的网贷利息,都去堵国家网络黑洞了,那,是该骂,还是不该骂?)
小米——咱小米就没有不敢趟的业务。
百度——有钱花.度小满,好多做生意的朋友都在使用,是很早规范的那一批,李彦宏好多年前就提出的大数据秒审概念。(时间是不是莆田系事件后,才想开展新业务来源,来做无人驾驶技术?)
今日头条——放心借,嗯,听说和百度差不多。
58同城——这,不就是一个中介吗?
新浪——小象优品,据说这家有点黑,除了正常利息,每个月还多加一项服务费之类的。
滴滴——你不进来做放贷业务,我都觉得不好意思。
美团——我大美团是要走大开放路线的,吃喝拉撒一样少不了,更不要说这贷款小业务。
当然还有两位家大业大的小马哥。(各自还有金额更大的企业服务金融,应该是好事。)
以及强哥的白条.金条让你购物消费两不误。
————
以上不尽全述。(为啥不说联想?呸……)
归根结底,这些互联网公司大部分都是吃的一个中介钱,往深,就是各自用户的流量。
再说,也是一个信息不对称,一般人根本没有办法去快速,便捷的办理相关贷款业务。(比如大多放款机构是新起银行,像网新(再加个小括符,也大多是一群所谓高科技等公司共同出资的)。)
另外自有资金的使用,多数是上市公司的现金流充足,躺着也是躺着,得钱生钱嘛,哪有放贷来得快?
有句话说得好:互联网公司的尽头,就是金融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