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这么一个可以让你节省大笔房贷利息支出的方案,你会不会心动?而这个所谓的方案就是用经营性贷款来置换房贷。
在目前利率下行的大趋势之下,不少人的住房贷款LPR都随着整体利率的下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一定程度上为我们购房贷款省下了一些利息支出。但是对于处于前期利率高点的贷款者而言原本6%的利率即使下调之后仍旧在5%的区间,相对于目前基准4.3%的利率仍旧高了不少。在这种背景之下不少中介机构就看到了其中的“市场”,打着以低成本的经营贷(一般最低利率在3%-4%之间)来“置换”房贷客户高成本的房贷利率旗号来招揽生意。那么究竟这所谓的“置换”靠不靠谱,是否潜藏风险呢?
以低换高,貌似可行?
所谓置换在前文中已经提到就是以低利率的经营性贷款置换客户高利率的住房贷款,目前受到相关政策性优惠,不少地区的经营性贷款甚至可以做到3%左右的程度,相较于我们5%甚至6%左右的房贷利率,确实几乎是便宜了一半。
而通常置换流程就是中介机构为客户包装一家公司,客户携带相关个人材料以及中介公司所提供的公司材料至银行申请经营性贷款,然后等待银行机构审批发放经营性贷款。同时,我们通过中介机构牵线找“过桥”资金还清个人住房贷款并解除抵押,最后等到银行的经营性贷款审批放款后归还“过桥”资金并归还经营性贷款,中介将按照经营性贷款最终额度进行抽成。看起来似乎可行?
置换背后,风险难掩。
虽然单纯地从节省利息的角度来看,上述的操作过程似乎存在可行性。但是对于中介而言其关注的只是抽成,其中的风险并不会告知我们。其中最大的风险就是:一旦被银行追踪到经营性贷款资金用途不实,贷款立马就会被全部收回,要求客户一次性全额结清,同时上报个人征信。
而房地产领域更是银行等金融监管机构关注的重中之重,一旦被察觉几乎没有回旋的余地,到时候面临的很可能就是高额的短期债务。而且如果被查明是个人联合中介联手造假申请经营贷,还涉及到骗取银行贷款,更是上升到犯罪的范畴,必须要提高警惕。而这一切中介自然不会告诉办理的客户,等到“东窗事发”,中介早就拿着不菲的抽成不知所踪了。
所以说风险往往与利益并存,基本不存在不承担风险而又享受高收益的现象,如果巨大的利益之下真的毫无风险那么自然也不会轮到我们。